2006年,宜信从线下业务起家。成立最初的五年间,宜信利用P2P外壳规避机构放贷限制,利用线下推广克服网上P2P模式增长过于缓慢弱点,这种模式大获成功。后来,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宜信逐渐转型。2013年起,宜信重点发力线上模式,宜人贷业应运而生。2015年,在倾其之力打响冲击纽交所的第一炮后,宜信自身经营管理并没有因为宜人贷的上市而万事大吉。相反,一些与生俱来的痼疾在这两年开始不断发作。
今天:再陷举报门
3月15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在微博中转发了投资人瞿锞实名撰写的两篇关于“宜信财富、诺德基金、喆颢资产被指欺诈令消费者亏损1.7亿”的举报信,将宜信集团和其创始人唐宁推上了风口浪尖。
资料显示,被举报的三家企业分别为宜信财富管理公司、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喆颢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喆颢资产为宜信财富全资子公司,两者法定代表人均为唐宁;诺德基金法人代表为潘福祥,2015年7月,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宜信惠民”)入股诺德基金,持有其49%股权。其中,宜信惠民法人代表也为唐宁。
被举报的相关基金产品分别为喆颢诺德定增1号私募证券投资A基金(基金编号:SE9894)、喆颢诺德定增1号私募证券投资B基金(基金编号:SE9895)、喆颢诺德定增1号私募证券投资C基金(基金编号:SE9891)、喆颢诺德定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编号:SE9893)。
据了解,该定增基金类型为“契约型基金”,起投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系宜信财富、喆颢资产与诺德基金在2016年2月合作发行。其中,宜信财富为销售方,喆颢资产为基金管理人,其通过诺德基金将资金投向二级市场,托管方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原因综合如下:一是在该定增基金销售过程中,宜信财富存在夸大和虚假宣传,说好的8折产品突然“变脸”,让投资人陷入“产品与实物不符,宣传仅供参考”的尴尬境地。二是,存在先打款后签合同等违规之处。三是基金不设预警和止损机制。四是投资者合格性存疑,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私下操作”。五是违约擅自延期,无视投资者知情权。
投资人已经准备联名向证监局投诉宜信财富、喆颢资产、诺德基金,三方却采取闭口不言、冷处理的方式来对付投资者。
紧接着,在今年4月10日,网络传出一份署名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宜信发出的《关于协助配合有关机构检查工作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表示宜信公司总部正接受行政监管机构的现场检查,希望员工积极配合。此次检查系对宜信公司的合作单位所展开的协助调查,需要宜信公司配合合作提供相关数据予以核查,公司已安排专员配合检查工作。宜信方面回应:“很明显是假的,我们已经注意到该谣言,公司法务已经报警。”
宜信在处理此类事件上,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2014年4月8日,宜信就曾被香港媒体曝出现8亿元贷款坏账。据称,当时宜信通过有限合伙制企业(即PE)投资了中国南方、东北地区的多个地产项目,抵押物都是东北四线以下城市的烂尾楼。但是,在高达22%的利率吸引下,宜信仍然放出了这笔贷款。
“8亿坏账”传闻,激起外界对宜信的种种猜想,并对宜信组织架构、经营状况、不良状况等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宜信早已不是一家简单的p2p公司,唐宁通过旗下控制的十多家公司,正在构建一个涉足多种业务的“金融帝国”,但是透明度和风险状况令人担忧。
昨天:挥之不去的原罪
2006年5月,唐宁创立宜信公司。2012年3月,宜信公司推出在线金融服务平台——宜人贷(NYSE:YRD),旨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中国城市白领人群提供信用借款咨询服务。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作为目前P2P领域的大玩家,在宜信高速扩张的道路上,围绕其商业模式的争议一直不断,尤其是宜信独有的中国式“创新”:线下债权转让模式。其核心交易结构为,宜信的创始人唐宁或其他宜信高管提前放款给需要借款的用户,唐宁再把获得的债权进行拆分组合打包成类固定收益的产品,并通过销售队伍将其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
线上与线下业务最大的区别在于资金的匹配时间。宜信的一项基本安排是,创始人唐宁先借钱给借款方,然后唐宁把债权转让,自己成了超级债权人或者居间人。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债权的组合分拆,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及类固定收益化,同时克服了线上模式极度依赖用户主动寻求贷款因而发展速度缓慢的劣势。劣势在于:这种分拆循环、资金与资产无法一一明确对应的模式,让投资客户实际上不清楚自己资金的真正投向,对于平台来说,风险隔离“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宜信后来逐渐转型。
其实,业界对宜信的风险把握能力一直存在质疑。据传,2012年8月以前,宜信奉行线下推销、集中审批制度:全国的贷款均通过互联网提交资料,最终由位于北京的信审部门拍板。但随之而来两个问题:一是全国“一刀切”,优质客户无法获得特别优待;二是风控不了解贷款当地金融生态,容易出坏账。事实证明,一套审批制度打天下的路子行不通。所以从当年8月开始,宜信在广东试点风控前置,审批权下放到城市。
但是,金融是一个考验人性的职业。2015年8月,据深圳法制频道《法治时空》报道,宜信员工涉嫌伪造客户签名,高价贩卖客户资料。
2016年,宜信普惠二度踩雷。当年4月,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称一家名为智鼎科技的公司以招聘为名,引导应聘人借款,变相收取培训费,发放贷款的是宜信普惠。当年国庆期间,宜信再次卷入教育信贷风波。据新京报报道,英语培训机构环球托业停课关门,公司前控制人失联。有业内人士认为,其未对合作机构的资质尽到审核的责任。
明天:继续辉煌or走向灭亡
作为国内最早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之一,宜信的版图早已超越了一般的P2P借贷平台。针对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宜信财富能够提供生活和投资两大类服务,除了销售各类理财产品,还提供投资移民、海外置业、家族信托、保险保障、财税规划、高端学习、子女教育、公益慈善等等服务。
4月14日,在“2018宜信财富尊享年会”上,宜信创始人、CEO唐宁对宜信财富的“过去、现在、未来”做了一篇详细的解读,并宣布了2020年宜信集团整体上市的战略目标。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并不看好。实际上,早在2015年,号称中国互金第一股的宜人贷足足递交了三次上市申请,才成功登陆纽交所。分析认为,美国证券交易机构并不待见宜人贷:一是中国P2P模式的通病,运作模式不纯粹,“重重套路”。二是宜人贷在利润方面的种种“假象”。据当年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宜人贷2013年亏损834万,2014年亏损450万,而2015年上半年竟然是盈利1700万美元。
宜人贷在招股书中提到,当年宜人贷的很大一部分客户都由宜信所推荐,这些贷款的比重甚至高达六成以上。分析认为,宜信是挑出集团内部最优质的线上业务部分给了宜人贷,宜人贷一家平台的上市,掏空的是整个宜信的集团之力。上市表面看似光鲜,但当上市这件事回潮后,下一个让企业继续发力的增长点也十分难寻。
也有专家认为,宜信虽然发展得早,有先发制人的优势,但是模式并不健康。如今宜信正面临的大问题是:资产太重,几百个门店,养了上万员工,这需要高额的运营成本来支撑,所以宜信就拼命做大业务规模。但优质借款人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只做优质人群的生意,宜人贷和宜信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现在宜信管理的资产体系中,占比最高的还是评级偏低的客户。做这类人群的借款,服务费高,利息也高,平台是有钱赚的,当然风险也会更高。
随着中国网贷行业迎来更大范围的监管,网贷平台靠“讲故事续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面对越来越严厉的监管,老平台也罢,曾经的老大也好,一不小心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