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正前所未有地登上教育的高地。
新近,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继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重锤连敲,在教育界和体育界激起重重热议。
体教融合,早有提及,但一直未能全面落地破题。今次高层下大决心,出大手笔,列大工程,立意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凸显了党和国家改革学校体育的决心与力度,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命成长乃至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都有深远意义。
有许多媒体热情欢呼:体育老师的春天来了!
体育是扭转“文弱”流弊的关键
毋庸讳言,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超重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近视率居世界前列并且低龄化趋势明显;脊柱侧弯超国际患病率水平;上了多年体育课,很多学生却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运动技能;体质测试,有的男生一个引体向上也拉不起来,不少学生对800米或1000米跑望而却步……
问题的背后,是体育教学的虚浮和体育师资的流失。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度是学校体育与教育脱节错位的写照。有关“体育老师生病”的段子,装满了许多学生的求学回忆。
据调查,2018年体育教师55万人,约有20万左右的缺口。随着近些年校园足球等项目的推行,专项体育老师的匮乏,更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困扰。
少年强则中国强。把体育课还给孩子,让体育回归校园、回归教学、回归育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呼唤。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所所长吴键表示,体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扭转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持续下降趋势、培育健全人格最有效的手段。为了健康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不能放任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蔓延,不能放任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以优秀体育文化为引领、让体育成为儿童青少年精神追求的重要内容,乃是扭转当下‘文弱’流弊的关键。”
资深足球节目评论员、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副会长张路认为,我国的体育教育长期偏于竞技,而忽视了体育对人的思想、心理、智力等方面的育人功能。以足球为例,张路说:“校园足球承担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让广大根本不可能成为职业球员的孩子也来参加足球活动,让他们通过踢足球获得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精神、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开发他们的智力,包括时空判断能力、快速分析的操作思维等。”
体教融合直指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和育人功能的回归,同时,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也具有“破冰破壁”的里程碑式意义。
体育产业资深人士、芬兰凯萨卡里奥(中国)CEO强炜认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应该融合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形成一个梯级的人才成长体系,并和市场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体育打通成长通道,这样才能保证在学校体系里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同时也能培养出专业的运动人才。”
“体育于私是一种业余爱好,事关身体健康、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与人生幸福;体育于公是一种国家战略,关乎中国梦的实现。”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德胜表示,体育是强国建设的工具,体育凝聚民族精神,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人民幸福。深化体教融合,扎实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体育最难的是家长观念的转变”
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所有家庭的责任和期盼。
“家庭体育是体育的细胞。”但是,体育在我国的传统教学观念中,一直扮演的是副课的角色。相应的,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体育也是可有可无。
前不久,青岛市一所学校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做法,遭到家长极力反对并直接投诉到政府信箱。而反对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新闻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中国教科院的调查显示,孩子放学后,我国绝大部分家庭都不准孩子到户外参与体育活动。很多孩子要么去课外辅导班,学英语、数学、写作,要么在家做作业、玩游戏、看视频。
无疑,中国的家长都是特别疼爱孩子的,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期冀中,都将是“人中龙凤”。为了孩子,他们可以承担一切,可以拼将所有。但是,为什么他们看不到体育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呢?
体育可以强健孩子的体质,而身体素质是未来发展最基础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体育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学习效率,这已是科学常识。体育还是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完善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磨炼品格意志,培育良好情感,增进合作精神,对孩子的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大有裨益。许多家长恰恰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竟然对体育如此漠然,他们对孩子所抱持的又是怎样一种褊狭甚至是扭曲的疼爱呢?
反观一些发达国家,体育都被视为重要的文化象征,家长非常支持孩子的体育爱好、运动追求,并会将其纳入孩子成长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体育最难的是家长观念的转变。”张德胜表示,家庭体育是体育的原点和起点。只有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这三点结合起来,青少年体育和社会体育才能得到更蓬勃的发展。
“体育老师不生病了”
“体育老师终于不‘生病’了”。开足体育课,不得随意占用体育课,正在成为各学校的共识;场地设施“鸟枪换炮”,体育老师施展的舞台更广阔了,学生们“撒欢儿”的场地更多了……,这是许多校园呈现出的崭新气象。
体教融合变革与创新的尝试,也在不少学校相继展开。
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副校长孙宁介绍,保师附校是河北省体育传统校,体育教育已深深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之中。学校开展了“七球进课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高尔夫球进入校本课程。对于有相关方面特长或兴趣较高的孩子,学校还外请专业教练来指导训练或比赛。每年学校都有网球等体育特长生输送至国内重点大学,同时为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培育了后备力量。近两年,保师附校还启动了“保定责任师生健康工程”,探索体医融合,引入医院、医学会等资源,指导师生科学运动、健康运动。一个更加规范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正在体教融合中逐渐成形。
“‘体育老师生病了’这个段子在我们学校从不存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体育教师王海祥介绍,学校对体育十分重视,“高三学生毕业前一天都还在上体育课”。全校约三成学生参与了体育项目的第二课堂。
王海祥特别提到,长期以来,体育或文化部门举办的一些比赛、培训,因为没有教育部门的文件,学生、教师往往不能参加。“没有比赛、没有平台,我们的教学、训练就没有希望可言。”2005年,王海祥与几名教师、当地的篮球爱好者发起成立了贵德县业余篮球协会,为当地中学生参加篮球比赛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提高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热情,也重新掀起了曾经的传统篮球之乡的体育热潮。
“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在等,在期盼。”王海祥对“体教融合”意见的出台备感欣喜。他所等待、期盼的是打破体教部门壁垒,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在北京,“小比赛·大梦想”校园足球项目正在120多所小学里如火如荼开展。这一项目由北京市教委与北京中赫国安俱乐部联合推出。发起人张路说,项目实施以来,3个学期里共有3万个孩子踢了15万场比赛,达到190万人次。同时解决了场地有限、师资不足、运动受伤、孩子兴趣不高、家长反对、学训矛盾等校园足球发展瓶颈。
张路强调,“小比赛”活动实际上是“国际足联草根足球发展计划”所倡导的方式。校园足球不是为了培养球星,不是为了成绩,而是让孩子们获得健康快乐。“如果小学都按照这种方式开展起来,让成千上万的孩子下了课在操场上高高兴兴地踢球,这些踢球的孩子里将来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把体教融合之路走通走远
体教融合的新政出台,为学校体育改革指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学校体育的理念、策略、教学方式,也已有了更加清晰的引领。
体教融合,不是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资源简单的相加。它主要是一种理念变革,要以文化人、以体育人,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同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体育资源的期盼相契合,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匹配,使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综合功能和价值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体教融合是指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的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教学中体教融合之路如何进一步走通走远?
吴键认为,学校体育需要进行整体的变革和创新。理念上,一是真正实施五育并举,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体育教育。形态和方法上,要以兴趣为引导,竞赛为杠杆,激发学生学习、锻炼、比赛的积极性,扭转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同时,要突破时空界限,打通课内外、校内外的阻隔,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发力。评价上,把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纳入科学评价体系,强化姿态、动作、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发展,巩固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探索高考招生中对高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基本要求。
吴键说:“体教融合的关键是破除部门藩篱,创新体制机制。体育部门管理的重点是职业体育、社会体育;体育部门要与教育管理部门融合,共同管理儿童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育赛事要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教育部门要突破编制等制度瓶颈,创新学校体育工作,为教学、训练、竞赛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让体育专业人才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这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难点。自然,体育进了中、高考,必将受到全社会更为主动、更高程度的重视。但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一些家长也会产生各种忧虑,学校体育老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孩子的负担会不会更重?体育中考的增加分值和体育进高考的问题,文件也只是给出了方向性的意见,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保障其科学性、公正性?问题的求解有待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持续探索。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杂志2020年11月刊第一期,原标题《体教融合,让体育回归育人》作者 | 本刊记者 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