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晋南的一个小乡村采风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村里好多靠崖院的窑洞都用水泥封了起来,院墙也推倒了。这些年,随着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很多乡村实现了整体搬迁,废弃的小乡村已经司空见惯了,可是像这样的情形还是第一次见,这是怎么回事?小编决定过去瞧个仔细,走近一看,封窑口的水泥上都贴着某某镇镇政府几月几号封签的字样。想找个人问问,转身看了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看着院子里乱七八糟散落的日用品,不远处还有个废弃的牛棚和大石槽。看样子搬走的时间应该不是很长。院子里星星点点还有一些秧苗,看着像是南瓜的样子,这种地方就适合种各种瓜,能扯秧苗的作物,有施展空间。点种的小坑都挖得规规矩矩的,应该是自己种的,不像是野生的。
几个人正聊着,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走过来一个大爷,看见我们背着相机就说你们来干什么?我们已经搬走了,就是回来看看。看大爷这个态度,不是很友好?这是怎么回事儿?小编赶快拿出来证件给大爷解释说我们是民俗爱好者,来乡村游玩拍拍古村落,想用影像留住那些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没有别的意思。听我们这么一说,大爷先不好意思了,说误会了,我以为是你们是政府那些工作人员呢,哎,窑洞的门都封死了,我们不走能行吗?
我们给大爷点了支烟,问为什么要把门都封住?我们去过好多小乡村,即使整体搬迁,有些老人故土难离守着老院子不走,政府也默认了,没有非得强迫让走。大爷叹了口气,指了指远处说,你们不知道呀,我们这地方后面的山上有矿石,前些年疯狂挖矿,地下都采空了,这个地质结构都改变了,这几年出了好几次泥石流和塌方事件,政府这是为了防止再出意外,把已经划为危险住宅的老窑洞用水泥封了起来。
大爷说,自己姓祁,今年69岁了,这里是自己家的老宅子,过了年搬出去的,今天没事儿就来收拾收拾,看院子里还有没有能用的东西?顺便给种的瓜苗和杏树浇浇水,施施肥。我们问大爷这院子有多少年啊?大爷眼圈一红,说我也不知道,打小就在这里生在这里长。去年,86岁的老父亲就在这里突发脑溢血没了,连医院都没有来得及去,前一天还好好的,能干活能吃能喝的,一点也没有拖累别人。按说86岁也是高寿,在农村算喜丧了,老人没遭罪就是大福报了,可是自己做儿子的连个膝前尽孝的机会都没有,根本接受不了。孩子们安慰自己,说是陪着老人让老人晚年不孤独,就算是最大的尽孝了。
大爷指着远处一块平整好的土地说,老父亲就安葬在对面山坡的老祖坟里,每天在自己家里就能看得见,感觉老父亲还没有离开,谁想到现如今这老院子不能住了不说,政府统一规划,连祖坟也得搬迁,等到自己走了,还不知道魂归何处呢,想想就伤心。
大爷说,咱也知道政府让搬迁是为老百姓着想,是想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也能理解,就是从感情上一时接受不了。人老了就特别恋旧,自己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好在现在这个老院子还是自家的,能种点南瓜、西瓜啥的,自己有空就来浇浇地,在这坐一坐,回忆一下,想想人这一辈子真是不经混,才几天的功夫,自己也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
看大爷又伤感了,我们赶快叉开话题说,大爷,你这一辈子没有打过工,就靠着种地生活,肯定有不少农具吧,让我们看看呗。大爷说,那玩意有啥看头?现在都是机械化了 只能淘汰当柴火烧,可惜搬了家不让烧柴火,就扔在这了。大爷领着我们去看农具,路过牛栏时,大爷又伤感地说,以前家里地多,农活太重孩子小干不了,家家户户都养牛拉磨耕地,这山里地方大,草料多,放牛也方便,如今地也收了,人也老了,也用不到了这些了。
在一个破窑洞里我们看到了这些不用的农具,90后和00后的估计都不知道这些物件叫什么了吧?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推广,这些曾经必备的农具都已退出历史舞台,估计若干年后的孩子们也只能在民俗博物馆里认识这些农具了。人类进步的同时,很多文化也在消失,就像伴随着快速消失的古村落,延续几千年的民居文化也就消失匿迹了,真是可惜。
老人要给瓜苗浇水了,我们告别了大爷。不禁感慨,都说故土难离,每一次搬迁,淳朴善良乡亲都默默地做出来很大的牺牲。让我们祝福这些善良的百姓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