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
1)早期IP地址:自1969年美国国防部授权进行互联网实验以来,就宣告了互联网的诞生,IP地址也已启用。 最初,由于主机数量较少,IP地址主要用于区分不同的主机,人们对IP地址的使用相当自由,但随着主机的增加,这种现象的许多弊端也显露出来。 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现阶段使用的IP地址可以称为早期IP地址。
(2)IPv4地址:1982年,DCA和ARPA建立了网络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该协议组一般称为TCP/IP协议。 TCP/IP 创建百思特网了未来的网络通信模型。 基于TCP/IP协议,互联网开始使用IPv4地址,32位,通常用4个点分十进制数表示。 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于标识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另一部分是用于标识给定网络上的特定主机的主机地址。 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的设计者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址类别,而地址类别的划分是针对不同规模的网络的。
(3) IPv6地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加速发展,无论是CIDR技术还是NAT转换技术都无法防止IPv4地址资源的耗尽,以及下一代IP协议对足够大的IP地址空间的要求迫在眉睫。 为了满足互联网日益增长的地址需求,IETF(Task Force Task Force)自1994年7月起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下一版本的IP协议——IPv6。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实施IPv6地址。 和局部应用。 IPv6地址的128位(16字节)被写为8个16位无符号整数,每个整数由四个十六进制数字表示。 这些数字由冒号 (:) 分隔。 为了简单起见,只要保证值不变,前面的0就可以省略。 另外,还规定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一系列0。
2. IP地址现状
(一)IP地址分布状况
由于IPv4地址的分配采取“先到先得百思特网、按需分配”的原则,各国内部各地区互联网的发展极不平衡,这必然导致大量的IP地址资源。 集中分布于某些发达国家及各国某些发达地区。 全球可用的IPv4地址超过40亿个,预计未来五年内将被分配。 我国的情况更为严重。 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1亿。 截至去年底,我国申请的IPv4地址总数仅有6000万个左右。
IPv6地址的分配也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迹象。 从1999年起,RIR(互联网资源分配区域管理局)开始分配IPv6地址。 截至2004年6月,全球分配的606块地址中,美国、日本、德国、荷兰、英国五个国家分配的地址总数占全球总数的48%,中国仅有11百思特网件,占比仅为1.8%。 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11月,全球已分配的725个IPv6地址中,美国99个,日本73个,德国72个,仅中国14个。
(二)IP地址申请情况
由于IP地址分布极不均匀,一些国家和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在实际应用中还不够,这也导致了IP地址资源跨地区交易的现象。
虽然大家都明白IPv4地址的资源越来越稀缺,但IP协议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历史的必然,而IPv6地址从1999年就开始分配。目前IPv6实验网络6Bone已经普及全世界范围内,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仍然使用IPv4地址,几乎每个现有网络及其连接的设备都支持IPv4。 因此,短时间内完成IPv4到IPv6的过渡是不切实际的。 IPv6必须能够支持和处理IPv4系统遗留的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从IPv4到IPv6的过渡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