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高云龙 通讯员 曾祥海)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41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164.09亿元、年均增长7.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6元、比“十二五”末增长8995元、年均增长9.2%……在2020年度高质量考核中,泗洪县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历史性突破,荣获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交出了“阅卷人”满意的全面小康答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近年来,泗洪县立足发展实际,牢牢把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中心”,大力开展“三个年活动”,按照“六增六强”发展要求,着力聚焦工业经济、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城市能级、作风建设“五大突破”,聚力建设不含水分、群众认可的小康社会。
扩量提质强支撑
建成后劲十足的全面小康
工业经济总量偏低,一直是泗洪的突出短板。近年来,泗洪始终坚持“工业突破强县”战略不动摇,牢牢锁定发展导向、招大引强、项目建设、培大培强、营商环境、要素配套、乡镇产业、创业就业工业经济“八个突破点”,推动扩量提质强支撑,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聚力建成后劲十足的全面小康。
推动工业经济扩量,招商引资是关键。泗洪矢志攻坚招大引强,精心绘好“产业链招商图谱”,创新用好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接续开展比项目招引赛体量质态,比开工建设赛推进速度,比考核转化赛效率质量,比招商实绩赛成效实效“四比四赛”竞赛活动,并刚性落实招商引资奖惩机制,实现招商引资硕果满枝。
在此基础上,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系统搭建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全身心的“五全”服务平台,创新一张联系卡、一名帮办领导、一个服务单位、一个工作专班“四个一”帮办制度,每月举行一次集中开工仪式,加快推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
工作成效如何?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一季度,泗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2%、工业投资增长54.7%,达开工条件项目数、新开工项目数、10亿元以上新竣工项目数以及新竣工项目完成投资额总量等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今年以来,新招引落户园区项目65个、同比增长40.5%,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东磁新能源、德康食品科技、瑞昀医疗器械和投资110亿元的高能时代等4个项目成功落户。
扩量的同时如何提质?泗洪一方面严格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挂钩帮扶重点企业责任制,“一企一策”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快“三区同创”和“一区多园”试点步伐,统筹推进县级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园区错位发展,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确保把园区打造成高端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汇聚、经济活力凝聚的“强磁场”,做好培大培强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泗洪各乡镇也结合资源禀赋,积极培育自身特色产业。“巩固好既有成果的同时,今年力争实现乡镇工业经济‘244’发展目标,即20%的乡镇年度开票销售超20亿元、40%的乡镇开票销售超10亿元、40%的乡镇开票销售超5亿元。”据泗洪县有关负责人介绍。
强农靓村带民富
建成人民满意的全面小康
每年支付9500万元固定分红,前三年拿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用于当地扶贫事业,全部投产后将带动5000多人就业增收……在泗洪,德康生态循环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带来的红利,正在快速释放,既促进农业增效,又带动农民增收,激活全县乡村振兴新动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泗洪注重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强农、靓村、富民乡村振兴“333”工程,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聚力建成人民满意的全面小康。
以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泗洪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瞄准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三产融合、产学研结合“四类项目”,已先后招引四川德康、广东温氏、广西桂柳、山东丰沃等一批行业领先龙头企业落户,引领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以城市化理念建设现代农村。泗洪强化“镇当城建、村当镇建”,积极探索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融合治理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推动公共空间治理,高质量建设农房改善工程,留住“乡愁”、解开“城愁”。
去年2月,临淮镇结合渔家风情小镇打造 ,高标准推进胜利家园等新农居建设,并探索“五美庭院+民宿”乡村旅游模式,将传统的渔具、刺绣、剪纸等水乡特色元素融入庭院,并依托洪泽湖湿地公园等景区建起“渔你有约”“知青岁月”主题民宿,吸引了大批游客。”胜利村一家民宿老板说。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根本。为实现富民增收,泗洪聚焦全体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开展全员普查登记、全员分类建档、全员培训发证、全员转化就业“四全工程”和“‘家门口’就业创业工程”,坚决把促招工、稳就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家门口’就业,稳稳赚到钱,还能照顾家,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瑶沟乡付圩村村民陈强笑着说。
推动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大提升,泗洪还以创建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县为契机,不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12类主体投身“五小创业”;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开展“支部擂台赛项目”活动,推动支部书记带头招商,力争90%以上的支部书记有项目。
增能提质强内涵
建成内涵丰富的全面小康
在实施棚户区改造5350户的同时,引进碧桂园等知名房企进驻,引领住房设计和建造水平提升;在新建泗州大街东延等城区主干道的同时,改造提升山河路等道路,实现城市“外畅内联”;在实施濉汴河等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探索“城市公园+生态修复、公园+运动、公园+海绵城市”等模式,精塑城市特色……“十三五”以来,泗洪城市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功能提升,一个具有水韵特色、人文内涵的魅力新泗洪款款而来。
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泗洪紧扣“湿地之都、水韵泗洪”的发展定位,坚持建管并重,全面提升城市首位度、魅力值和竞争力,实现增能提质强内涵,积极打造“淮河流域生态旅游宜居之城”,聚力建设内涵丰富的全面小康。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泗洪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5%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围绕“医教水住行、法访文保收”等重点民生领域,统筹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让泗洪老百姓感到城市的温馨、舒适和便利。这几年,该县第一人民医院挂牌运营,投入20.5亿元新改扩建泗洪姜堰实验学校、衡山路学校等68所学校,城区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不仅如此,泗洪还大力实施居民消费升级工程,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月光经济”特色街区,支持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等新模式发展,加快推动吾悦广场、绿动创意之家等项目建设,实施“汽车城”“建材城”“水产城”等专业市场提升工程,持续提高城市品质品位。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泗洪县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宿迁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宣传力度,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成城市的品质品牌,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和文明城市省级测评已连续两年三县第一。
以更新理念推进城市能级突破,当前,泗洪正围绕到“十四五”末,城区常住人口突破50万人、流动人口突破70万人的目标,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和要求,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进一步完善中部商贸服务区、东部生态康养区、南部高端文旅体验区、北部功能产业区、西部现代物流区“五区并进”的城市功能布局,全力打造“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协同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