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理想之城》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和东方卫视播出。该剧两集首播之后,我曾写剧评文章,非常认可这部电视剧的写实风格,并且认为它的角色情感真实,能够让老编共情,继而认为这是一部较为不错的作品。不过,8月13日,《理想之城》开出首播当日的平均收视率,这份成绩单,似乎并不理想。
根据酷云的收视率数据来看(这家数据,以往情况,和总局的中国视听大数据较为接近,具备参考价值),《理想之城》在央视电视剧频道取得的首播收视率是0.5524%,甚至于不如稍后播出的《扫黑风暴》。而该剧在东方卫视的首播收视率,则是0.3885%。比之于孙俪主演的电视剧《安家》动辄便是2%以上的收视率成绩,这次的《理想之城》起步成绩,确实有些不理想。
这是一件值得注意的影视剧现象,明明作品的质量很高,但为何反映到收视率成绩上,反倒是不够理想了呢?是大家对于《理想之城》的期待收视率成绩过高呢?还是这部电视剧确实有点开局成绩较差呢?8月13日,老编将已经上线的6集《理想之城》全部追剧完毕,基本上可以对这部作品管中窥豹了。我认为,该剧开局收视不理想,跟题材内容有很大关系,这部剧的故事,离观众略远。
作为普通观众而言,是很难接触到工程造价师这个职业的。而且,观众们对于建筑企业的印象,也“有点远”。而这部《理想之城》讲的,恰好是建筑集团当中的故事,且非常写实,女主角和男主角从事的主要工作,则是工程造价。无论是行业内容,还是职业背景,都离普通观众略微有点远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工程造价方面的职业剧,开局收视率成绩不高,可能也是必然需要面对的。
对于这部电视剧作品,我之所以能够共情,是因为开局的剧情当中,女主角身上有一种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气质。这种气质,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文学气质,是拒绝与肮脏的东西同流合污的气质。经过6集的内容发展,个人认为,《理想之城》其实不是把“质本洁来还洁去”当作叙事主题。这部《理想之城》的真正叙事内容,是新千年以来,我们的很多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正在面对新的转型期。
《理想之城》聚焦的其实是建筑企业的转型期问题。在该剧当中,于和伟角色担任董事长的集团公司,创立于2002年,当时不过就是一个建筑工程队一样的公司罢了。几个集团高层领导,也不过是跟着董事长出生入死的兄弟,这些兄弟,甚至于大多数都是包工头水准。而这家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产业规模很大的集团公司。
正是处于这种状态之下,这家集团公司看似蒸蒸日上,但很多领导层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所以,集团内容,更为年轻的人才涌现,大家开始依靠数据说话。工程造价,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是年轻人的数据为王,还是老一代的关系为王呢?因此,像男主,女主甚至于审计部门的那位年轻人,其实都是集团公司的新力量。
这部电视剧,最终的剧情主线梗,是“包工头们”和年轻一代的争斗与妥协。《理想之城》在这些内容上,非常写实,甚至于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报告文学的价值,能够让观众们清楚的看到集团企业转型期的各种困境问题。老兄弟们的办法好,还是年轻人的办法好,都在这部电视剧当中实现了有效碰撞。
但是,剧情虽然有效,且有价值,却离观众有些远。这是职业剧普遍面对的问题。咱们以往的职业剧当中,总是愿意选择观众们介于熟悉和陌生之间的职业。比如,医生职业剧。医生是大家经常见到的,可谓是熟悉。但医生和医院的具体工作内容,则又是观众不熟悉的。这样的职业剧,就具备很好的观众基础。再比如,孙俪主演的《安家》,讲房产中介的故事,也是观众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便题材内容上讨巧了很多。
建筑集团公司和造价师的职业剧,是普通观众非常陌生的。这个职业,躲在建筑楼宇之内,是普通观众根本没有见过的。因此,把一个观众们较为陌生的职业内容打造成剧,就需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了。我们以往的通过观众较为熟悉的剧情桥段来牵扯观众的创作方式,就走不通,需要开新路子才行。
末了,我还是那句话,虽然这部剧的开局收视率数据不够理想,但《理想之城》确实是一部用心之作,它有自己的优秀之处。(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