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将门出虎子。大将军的孩子自然不能是平庸的样子。就有一位“虎子”,他的父亲是开国第一大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立下了数不清的赫赫战功。
毛泽东这么评价他:“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毛泽东的这番话直接定位:他实际上就是元帅了!
在战场上练就铁骨铮铮的大将军,自他长子出生后,就用“吃苦、耐劳、严肃、顽强和勇敢”的原则训练他,等到孩子长大一些,就经常向他传授作战经验,有时一时兴起,还会像老师一样给他出考题,每次把孩子考倒了都会哈哈大笑。
这位既是严父,又扮演慈父角色的父亲就是粟裕。想必提起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朱德、陈毅和刘伯承都是他的战友。他最响当当的名气还是指挥华野立下的重大战功。可以说,华野能够成为解放战争的主力部队,离不开粟裕的指挥和领导。
粟裕在战场上的作风很强硬,他也把这种风格延续到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
粟裕和妻子楚青一共育有三位子女,大儿子粟戎生、二儿子粟寒生还有女儿粟惠宁。
大儿子粟戎生回忆和父亲粟裕的相处,笑着说道:“父亲同我大概就是‘军事父子’吧。”
这篇文章就要将粟裕和粟戎生父子俩的那些年向读者娓娓道来。
1907年8月,粟裕出生在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的枫木树脚村。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粟裕的家庭条件很不错。到了适学的年龄,就被父母送进了学校念书。
幼年时,他就在家附近的私塾念书,之后又进入了高等小学。
直到1916年,当时粟裕叔父创办了第八国民学校,粟裕就转入到这所学校就读。
在粟裕24岁之前,他一直都在家族的安排下,过着按部就班的求学生活,但是其实他的内心早就很不满了。
他的家族还保留着很浓重的封建思想,教育粟裕的时候也经常十分保守,甚至是迂腐的。
在粟裕24岁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定:他要离开家。
因为他意识到家庭对自己的教育,已经束缚了自己的精神自由。在学堂里,教书先生也会让大家“之乎者也”得念。
但是新的知识和文明其实已经不着痕迹地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很多学生,粟裕就是其中之一,他开始反思家庭对自己思想的影响。
粟裕离开家的导火索是父母没有经过他的同意,试图给他安排一段包办式的婚姻。这让向往自由和民主的粟裕再也无法忍受,他只好忍痛辞别父母,离开了家。
离开家的粟裕继续他的求学之路。他来到了常德,但是那时升学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来能够进入更好学校学习的粟裕,到一所省立的平民学校就读,粟裕没有抱怨,而是安之若素,抓住自由的学习机会。
在1925年,他终于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也是在这里,粟裕开始接触革命,成为先进青年的一份子。
当时,正值北伐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整个社会都在倡导联合起来消灭反动军阀,粟裕所在的学校也加入浪潮中,频繁地组织学生运动。当时的粟裕已经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了,他积极报名参加,在学生群体当中已经是一种表率。
1926年11月,粟裕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团员,在参与团组织的革命活动时,粟裕表现地很突出,每次上级交代的任务,他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粟裕就读的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是当地有名的革命阵营,当时的校长就是坚定拥护党和革命的进步分子,遭到反动派的嫉恨,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残暴地带走了。
形势变得紧张起来,反动分子行事粗暴,下手的时候丝毫不会顾及同胞之情。学校的校长遭受到迫害,其他革命志士也是唇亡齿寒,身处险境了。
粟裕在当地名气也很大,行事很“高调”,他和其他进步学生马上上了反动当局的通缉名单。
团组织一看情况不妙,立马通知粟裕和其他进步学生赶紧从学校撤离。
于是在1927年5月的一个深夜,敌人趁着粟裕等人没有防备,突然找到学校。当时情况万分紧急,他突然想到:学校的下水管道是通向校外的。他赶紧带着其他人从下水管道逃出敌人包围。在夜色的掩护下,马不停蹄地赶到武昌去了。
也是在武昌的这几年,粟裕结识了有名的军事家叶挺。他在叶挺的24师教导大队担任学员班长,在这里,他的军事能力和领导都有了一定磨砺,初露头角。
也是在叶挺大队的这段磨练,让他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被吸收进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
这个时候的粟裕走出了校园,走出了相对平静的“象牙塔”,果断地选择了投笔从戎,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1927年,国共合作的失败让党明白了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掌握了武装力量,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闹革命,走上无产阶级道路。所以,我党发动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在8月1日爆发,粟裕积极投身革命,当时他奋战在革命的前线,投在了朱德、陈毅的麾下。
南昌起义可以说是粟裕参与的第一次重要革命活动,当时他在军中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小战士,军中人才辈出,粟裕还很年轻,自然没有受到很多的关注。陈毅那时已经是一军主帅了,谁能想到这个很低调的粟裕能够成为今后他的同袍战友,还一起统领解放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华野呢?
但是这一路走来,粟裕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走得十分艰辛,参加了无数场战役,在战场上不知留下了多少汗水,也不知留过多少鲜血,才形成了他强势冷硬的作战风格。
然而,南昌起义的起义军想要进军潮汕,却不想遭遇敌人时,作战失利,为了保留有生力量,大部队只能先行撤退。
在战场上遭遇了挫败,军中的士气有点低迷,党也考虑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粟裕的心中也有些许低沉,但是他很快调整回来,心态放平稳: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为了一个挫折,就放弃信仰,他的信仰就是跟着党走。
于是,他没有丝毫犹豫地跟着朱德、陈毅转战。但是反动派闻风而来,一路上追着起义军,纠缠不休,双方进行了多次交火,粟裕他们走得很艰难。
这个时候,党的革命道路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选择一条正确的革命方向变得至关重要,党的领导人们也陷入了思考中。
就在这时,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论断,党要燃起一股星星之火,让它形成燎原之势。这股星星之火,自然要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
1928年,粟裕跟随朱德、陈毅他们走上了井冈山,并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顺利会师。
走上井冈山的粟裕绝对算得上是活跃在建设根据地的第一线了,是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
党在井冈山进行土地改革、武装斗争还有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根据地建设,阵仗越来越大,造成的影响力也逐渐从井冈山向周边城市蔓延。
眼看党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用心险恶的国民党反动派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开始设计剿灭党的革命武装,巩固地位,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就像邪恶无法战胜正义一样。
国民党纠集了重兵,准备向井冈山发动“围剿”战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党在井冈山上养精蓄锐,不就是为了变得更加强大,以更好地迎敌吗?
红军几次“反围剿”战役中,在战斗的前线,都能看见粟裕的身影,可以说几次反围剿战役对粟裕的军事本领有很大的锻炼,他的军中才能也逐渐得显露出来了。
他在战斗中多次建立战功,他的名字也更多地被军中上级提及。从营长到团长,再到师长,他晋升得很快,这离不开他在战场上的拼搏。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词家。在他的词作当中,有很多都和党的作战经历有关。
他有一首《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顾名思义,这肯定和第一次“反围剿”战役有关系。词里有一句:“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这句可谓是传唱度很高啊。
它讲的就是第一次“反围剿”,红军以多胜少,活捉了敌军大官张辉瓒的事情。
张辉瓒是何人?他当时可是敌军18师的师长啊!能够以很小的伤亡,俘虏了国民党高级将领,这是多么令红军振奋的事情。
难怪了,毛泽东听到前头打了胜仗,还活捉了张辉瓒。在战役结束后,他来不及下马,直接在马上豪迈地大喊:“前面捉到了张辉瓒啊!”一首诗作也即兴而成了!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卓绝的功绩,但是背后的故事可能不太了解。
当时,张辉瓒奉蒋介石指令,率领重兵,向井冈山而来,毛泽东和朱德听闻,敌人来势汹汹,就立马开始作战部署,要让敌人有去无回。
能够活捉张辉瓒,说起来还是粟裕的功劳。这得益于他的建言。当时粟裕在军中的级别不高,别说向中央领导提意见了,就是平时见上几面也是不常有的事。
粟裕意识到自己在军事上很有兴趣,平日里也喜欢做些研究。
在战前,他私下里就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了一番了解,还有根据地附近的地形,他都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在毛泽东等人为了战前计划殚精竭虑的时候,粟裕也在好好思考着,当他有了一些想法后。
他来到在领导人办公室门前,徘徊了好一会儿,时间一长,在那儿站岗的警卫员觉得这人有点奇怪。最终,他还是鼓足勇气敲开了毛泽东的房门,一气呵成,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
粟裕的策略大致是这样:诱敌十八师,也就是张辉瓒部下到龙冈处,再歼灭敌军。
毛泽东和朱德一听,把目光投向了沙盘上的龙冈一处,考虑了一番,最终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在龙冈一战中,果然和粟裕设想的一样,敌人被引到龙冈一带,陷入被动,一下子就慌了阵脚,面对红军的猛烈进攻,张辉瓒部下毫无章法的打法根本招架不住,最终被全部歼灭,师长张辉瓒也被活捉了!
毛泽东发现粟裕是个打仗的好苗子,就把他带在了身边,时不时指点他。粟裕跟着毛泽东,这是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啊!粟裕心里很感激。他在军事上很有天赋,再加上自己勤学苦练,很快从一名基层指挥员成长为出色的高级指挥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1938年4月,他率领部下奔赴江南的敌后战场。
6月份,粟裕的先遣支队在江南战场的第一战—卫岗战大获全胜,为新四军挺进江南扫清了障碍。
这场战役打得异常艰难,粟裕的先遣支队和日军苦战良久,最终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破除了日军侵略江南的企图,打出了新四军的军威,粟裕其人的强悍作风也让日军闻风丧胆!
刘少奇同志说粟裕其人:“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也是最大的。”粟裕在抗战时期,可以说是江浙地区抗战的中流砥柱,巩固浙东抗日根据地,还建立了浙西抗日根据地,他功不可没!
1941年,那一年粟裕34岁,他结识了人生伴侣楚青。两人相识相知,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当时在抗战的关键时期,战事很急,粟裕作为将领,自然不能离开军队,那时粟裕已经很久没有回湖南老家了。
他和楚青两人就在新四军的司令部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粟裕的战友和部下成了婚礼的见证人。
楚青比粟裕小了16岁,但是为人十分温柔体贴,很有包容性。粟裕军务繁忙,回家很少,楚青也很能理解:粟裕作为军中统帅,抗战是保卫家国的头等大事。自己也是党员,绝对是要为国家分忧的。
夫妻二人生活平淡,却相敬相爱。大儿子粟戎生在二人婚后的第二年出生。这时的家庭生活,在平淡中又添温馨。
孩子出生时,粟裕正在率领新四军第一师进行反“扫荡”和反“清乡”斗争,战事很紧急,没有立马回家。
出生没多久的粟戎生就和母亲一起生活在江苏扬州的外公家。外公很欣赏粟裕的军事本领,就给外孙取名:粟戎生。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寄托了粟裕对长子的殷切期望:自己戎马一生,自然希望儿子也能继承自己的志向。
粟裕的父爱像钢铁般严格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安逸的环境下长大,不经过锻炼,怎么能迎接生活的坎坷?
粟戎生回忆他和父亲,自他记事起,就被父亲带在身边了。粟裕常年待在军队里,粟戎生小小年纪也过上了艰苦的军旅生活。也是这段经历,让粟戎生早早地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
为了更好照顾军中将领的孩子,部队办了一所保育院。粟戎生被放在保育院里照料。
母亲楚青曾经告诉他:战士一副扁担挑子,一头挑着电台,一头挑着他。他两岁左右的时候,条件更好一点了,有了马和骡子,他就被放在马背和骡子背上。长大一点了,他就被放到了华东保育院去了,其实也算是一所学校,校长是李静一妈妈,副校长是邓六金妈妈。后来,学校随着部队南下,一直到上海解放才开始稳定下来。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粟戎生才离开了军队的生活。上中学时,父母为了锻炼他的生活能力,让他进入了一所寄宿制学校。
粟戎生的父亲在那时已经是如雷贯耳,他的班主任也是有所耳闻。但是老师很惊奇的是,粟裕对自己的孩子,比一般家长严格多了,他心中倍感困惑:为啥把孩子当成军人来训练呢?
一次,粟戎生的班主任终于耐不住好奇,向粟戎生问道:“你是你母亲亲生的吗?”粟戎生一听,心中觉得又无奈又好笑,不过他也能够理解,他坚定地回答到:“当然是的!”但是粟戎生的回答,老师好像并没有相信!
粟戎生走上从军的道路,绝对离不开父亲粟裕的言传身教。
粟戎生在学习上,十分刻苦努力,高中的时候成绩就比较优异了,中学毕业后,他一心想当兵,在1961年的时候,考入了哈军工,学习的是导弹专业。当时这门学问还很新。
他从军校毕业后,高学历的他没有进入大机关工作,而是去了云南,当时云南是援越抗美的前线,他进入了一个导弹支队。他还牢牢记得父亲经常告诉他的:“年轻人不要贪恋小家庭,只想着坐机关。”青年人就应该去更宽广的天地,好好施展一番。
在支队里,粟戎生一直都十分低调,从来不会主动透露父亲的大名,更不会借着父亲的名头做事。
刚进入支队时,没人知道他是粟裕的儿子,就是一名小战士,他自己一步步地从士兵做到了排长。他回忆在支队:“前线的生活是很紧张的。敌情多时,每天要有4次以上的战斗警报。谁也不能远离阵地,警报一响,就要拼命跑到战位。”这四五年的时间,粟戎生面临了很多次生死攸关的一刻。
和炮弹打交道,危险来得很突然。但粟戎生始终没有动摇过,也没有退缩过。
粟戎生在军队里实战了几年,一次回到家里,父亲想要考考他的成果。
粟戎生对父亲的“突击检查”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父亲对自己的考察简直是家常便饭。
父子二人面对面坐着,刚好有一副宣传图册,上面的画面是几个战士扛着炸药包,围着一辆坦克投掷。
长子粟戎生就是学这个专业的,粟裕看到这幅画,就点出了图上作战的不合理之处,他面容严肃地对粟戎生说道:“你们这样的打法可不行!就是拿来宣传也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粟裕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要打坦克,光靠几包炸药围着坦克进攻是不行的!武器一定要使用性能足够好的,还要“对症下药”,配合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战术,才能攻下坦克这个大家伙!
父亲总能在不经意间交给粟戎生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一次也不例外。对待战斗,要绝对严肃,无论是宣传还是实战,纸上谈兵都是不行的。不能拿将士们的生命冒险!
在粟戎生再一次奔赴前线的时候,粟裕和儿子道别,没有过多的叮咛嘱托,只将自己的一首诗送给了他,鼓励粟戎生勇战疆场,为国尽忠。
粟裕的影响已经渗透在儿子的军旅生涯中。一次,粟戎生随军在北方作战,一直在南方生活的他,一时很难适应。但是他安之若素,从始至终都很淡定自若,他告诉战友:“粗粮比例大,蔬菜供应较差,气候恶劣,干燥、严寒,需要有坚忍的毅力,我都顶过来了,一点一滴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
1985年,粟戎生被调到某陆军野战部队任师长。那时,粟裕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一直在医院休养,他前去医院向父亲道别。和以往每次一样,父亲没有和他闲话家常,只是仔细叮嘱他,好好把握军队的锻炼机会。那是父子俩见的最后一面。
一代名将离人们远去了,他的志向后继有人,粟裕和粟戎生真不愧是“军事父子”,他们的军事才能令人钦佩,为国挥洒热血的精神令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