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成了!”
北京军区某营部饲养员激动大喊,屋内的妻子听到后也赶忙跑出,激动又有些试探地问:“成啦?”
“真成了!快过来看看!”丈夫用手指指向他面前的箱子。
妻子看着发酵成功后的猪饲料,不由得喜极而泣:“太好了!太好了!”
妻子真的为丈夫感到高兴,因为这段时间,丈夫的辛苦她都看在眼里,丈夫整天吃不好睡不好,就为了成功研制出不用粮食的猪饲料。这下好了,丈夫的辛苦没有白费。
这名饲养员可不是一般的饲养员,而是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模范饲养员”,他叫叶洪海,先后被毛主席接见11次。彼时,他刚成功研制出黑曲霉醣化饲料。
那么,这位颇具性格的“猪司令”为何坚持要研究猪饲料呢?后来他怎么样了?
响应号召,应征入伍
叶洪海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中兄弟7人,母亲平常主要在家照顾他们几个,父亲经常去地里干农活,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因为叶洪海是家中老大,所以每每一放学,就会去地里帮助父亲干农活。
小学毕业后,因家里实在没有钱让他继续上学,他只好辍学在家。年龄不大的他,就要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干农活,如果不是农忙季节,他就放放羊,打打猪草。
别看叶洪海年龄不大,个头不高,但却是个勤快人,热心肠,整天在村里“转悠”的人,帮了邻居不少忙。帮老奶奶提水,帮老爷爷推车,帮邻居看羊……只要他遇到,他立马就会跑过去帮忙。
叶洪海每次打完猪草,扛在肩上,就便哼着小曲回家了。但每次到家,背上的猪草都已所剩无几,父亲就以为他贪玩,没有好好打猪草,所以几乎每次他都会挨骂,他还竟以此为乐。
后来,有一次在与邻居的唠嗑中,邻居感激到:“老叶啊!你家洪海真是个好孩子,看我行动不方便,经常帮我去打猪草,有时候我要不了那么多,他就把他的分给我一些。”
父亲这才知道原来儿子并没有因为贪玩而不去打猪草,他错怪儿子了,父亲有些惭愧又有些后悔,但是又感到莫名的开心,他虽然没有学问,但他也一生质朴,真心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
“回来啦,饿了吧?赶快过来吃饭吧!”父亲对打完猪草刚回到家的洪海说。
这次叶洪海背的猪草和往常一样,也不多,应该够一头猪吃的,反正他已经做好了被父亲说道的准备。
没想到,这次回家,父亲不仅对他不打不骂了,反而还轻声轻语地和他说话。
他感觉很奇怪,都不敢坐在那里吃饭了。走到离父亲还有两步的距离,他停下了,看看父亲,看看正在吃饭的弟弟妹妹,很安静,父亲低着头也不说话。
母亲拍他一下,把饭递给他,说到:“洪海,过来呀!别管你爸,他还能把你吃了啊!”
如果父亲说道他一顿,他才觉得正常呢!但现在,他很不安啊!
“过来吧,我都知道了,你拿猪草帮邻居了,你咋不和我说实话呢?”父亲开口说到。
叶洪海这才放下心,摸着头说到:“爸,举手之劳嘛!”
就这样,村里人都很喜欢这个勤快还爱帮助别人的小伙子,经常放羊的他,和村里的老大爷都很聊得来。
一天,他在放羊的途中,听到邻居们说:“国家现在正在积极征召青年人参军入伍。”
听到这,他不禁有些心动,虽然他已经习惯了现在这种自由散漫的生活,但他内心深度还是想要去参军的。回到家后,母亲已经做好饭了,父亲还没有回来,他就赶快洗洗手,走到了母亲面前,他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给“咽”下去了,因为自己还没有想好怎么说。
自己参军入伍的话,可能又只有父亲一个人承担农活了,而弟弟妹妹还在上学,他有些担心父亲的身体。不一会,父亲回来了,许久没有仔细观察父亲的他,发现父亲老了不少,头发白了一些,行动也有些缓慢了……
“快来吃饭啦!”母亲喊到。
吃饭时,叶洪海有些心不在焉,母亲察觉到了,就问:“洪海,怎么了?”
“洪海?”第一遍洪海没有反应,应该是没有听到,母亲就又喊了一次。
“啊!妈,怎么了?”洪海反应过来赶忙回道。
“你怎么了?”
“哦,妈,没事没事,赶快吃饭吧!”
“你肯定有事,什么事能瞒着住你妈吗?”
叶洪海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家人,突然站得笔直,说:“爸妈,我想参军!”
可能太突然了,父母没有思想准备,不一会,父亲说:“去吧!我愿意你去!”
“那家里活怎么办?”叶洪海挠了挠头。
“这不是有你弟弟妹妹吗?他们都大了,可以帮我了!你去吧,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父亲说到。
母亲也没有说什么,好像就是应许了。
1964年12月,叶洪海应征入伍,来到了位于燕山脚下的偏僻山沟里的北京军区某机械化团。
成功研制“中曲发酵饲料”技术
刚到部队的叶洪海,就被分配到某连去做机枪手,他并不怕苦,勤奋练习,还不到一年就成了一名优秀射手。
1965年9月,他被部队调到了营通信班去学习通信。有一天,营长突然喊他过去,说:“洪海同志,我们营部的种植员这段时间要回家探亲,你可以帮忙暂时管理一下菜地吗?”
“好的,营长,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叶洪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对于叶洪海来说,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于种菜那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怎样给菜浇水,还知道怎样给菜除虫。不久,营长见到后,开玩笑说:“你小子可以啊,你这菜不仅看着嫩乎,长得比野菜还茂盛啊!”
不久,他又被营长叫过去,营长笑着说:“洪海呀!我给你换个新差事怎么样啊!”
“没问题,一切听营长的。”
“好啊!咱营部饲养员最近有事来不了,你去接替一下,为咱部队喂猪吧!”
“好的,营长!”就这样,叶洪海当起了饲养员。
令营领导吃惊的是,叶洪海把猪养得也不错,没过多久,猪圈里的猪明显肥了不少。
其实,对于从小在家打猪草、喂猪的叶洪海来说,养起猪来也算得心应手,但是部队里猪的数量多于家里,这就增加了叶洪海管理的难度,于是,他开始关注每一头猪的吃食情况以及健康情况等等,几天时间,叶洪海就熟悉了每一头猪的基本情况。
后来,由于领导对叶洪海的工作比较满意,就让他继续留任饲养员了。
养好猪,是为了给部队提供口粮,而对于饲养员来说,还要解决好猪的“口粮”,当时,猪的“口粮”主要是军队里战士们的剩饭剩菜,还有就是上面批下来的饲料。
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刚刚起步,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对我国当时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解决人的口粮尚有困难,更别说猪的“口粮”了。
当时毛主席关心此事谈到,猪的饲料可以适当简单一下,比如青草、树叶之类的,不一定非要吃精料。
为猪找饲料的问题就落在了叶洪海的肩上,他发现,那些粗饲料,猪根本不吃。再这样下去的话,猪是养不下去了。
就在叶洪海无办法可施之时,他听说,饲料可以经过一定的手段,发酵之后,猪就喜欢吃了。叶洪海想,如果发酵之后,猪爱吃,还可以获得更多的饲料喂更多的猪,那不是太好了嘛!
后来联系得知,唐山遵化县畜牧局可以为猪制作一种叫作黑曲霉醣化饲料的猪饲料,于是,他不远万里,骑着自行车,带上干粮,每次往返都要骑行150多里路,去遵化县畜牧局学习这种饲料的制作方法,又到各个酒厂、面包厂去学习发酵技术,最后求来了菌种。
好不容易学来了经验和方法,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做过的叶洪海来说还是困难重重,生怕哪一点关键技术没有学习到,然而又一个困难摆在了叶洪海面前。
他是一没设备,二没仪器。他就想尽办法,没有器皿就用盘子,没有试管就用瓶子,没有保温箱,就自己做了一个,外加一个灯泡用来加热培菌……
叶洪海是白天看菌发酵情况,晚上趴在灯下瞅书上对于发酵的相关方法,为了看书,他还特地买了一副眼镜。每天就是这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复一日,有多少个夜晚未眠,他也不记得了。
三个月后,叶洪海终于熬出头了,他真的成功制成了黑曲霉醣化饲料,这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叶洪海拿着新制成的饲料去喂猪,果不其然,和前段时间的粗粮相比,这就像是一顿大餐,很受猪的欢迎。
黑曲霉醣化饲料的制成,可以说是解决了猪饲料的燃眉之急,但让叶洪海不满的是,这种饲料的制作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成本太高,有没有可能把发酵周期缩短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叶洪海又开始了他的发酵实验,这次实验并没有第一次那么顺利,但他没有放弃,一次不成功,那就再来一次,就这样,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重来……
后来,他满脸胡子拉碴,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有饭菜沾在他胡子上,他都不知道,因为很多时候,他都心不在焉。
有一次吃饭,他突然看到桌子上的豆瓣酱,恍然大悟,顿时给了他灵感,突然说到:“太好了!太好了!”说罢便把碗筷放在那里,起身走了。
妻子喊到:“饭还没有吃完呢?这怕不会疯了吧?”妻子自言自语说道。
豆瓣酱就是主要通过发酵而制成的一种调味品,因为他所制作的比较经济实用的猪饲料,和豆瓣酱的发酵原理是一样的,于是,他便开始重新实验。
几个月后,一种制作简单且经济实用的新曲种制作成功了,这种新曲种有一股酸、甜、香的味道在里面,还带有酒的味道。最重要的是,新曲种的制成,可以让发酵周期缩短为7天,对于当时来说,这大大可以提高饲料的产出。
由于当时粮食短缺,用粮食来做发酵原料,着实有些浪费且成本高,不怕失败的叶洪海想要再进一步的实验,看看用那些稻糠和麦麸是否可以代替粮食进行“曲种”实验。
经过多次的实验,叶洪海已经掌握了一些发酵技术和方法,一些基本现象他有时还能说出个缘由,不由得让人佩服。
再一次实验,他也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也就是一次次的失败,让他更加不愿意屈服,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
总结以前的发酵经验和教训,他更加准确清楚那些东西应该按照什么比例进行发酵,终于在1968年成功研制出了发酵新技术,而这种技术用稻糠、麦麸以及其他粗杂粮都可以制作。
因为猪养得好,毛主席11次接见他
1969年底,为表彰叶洪海的贡献,北京军区为叶洪海荣记一等功。1970年,他又被中央军委授予了“模范饲养员”荣誉称号。除此之外,叶洪海也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中,毛泽东主席先后接见他11次。
1969年,叶洪海作为代表受邀到北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在去北京之前,他获知,此次回忆将持续10天,期间,毛主席将接见各位代表。
他一知道毛主席将要接见各位代表,他太激动了,又担心到时候自己太紧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索性现在就赶快准备好说什么。
那天,陆陆续续的代表们都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大家都找位置坐了下来,当毛主席讲完话时,台下一片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那天,原本是计划让每位代表依次向毛主席敬酒的,但后来考虑到毛主席身体问题,与会代表又有很多,为了让主席多休息休息,就选了一部分人向主席敬酒,交谈。
每一个向主席敬酒的代表,毛主席都会亲切地与他们握手,而叶洪海多希望有这一刻,但是他却没能去给主席敬酒。
“我可想和毛主席握手了,考虑到主席的身体问题,就选一些代表敬酒,代表也多,我当时没能向主席敬酒。而且毛主席没有先伸手握,我就不能主动要求去握,这是尊重,这是规矩,这更是纪律啊!”
对于叶洪海来说,这些纪律他还是懂得的。
而在叶洪海的记忆里,有一顿饭却让他记忆深刻,这顿饭是毛主席请的,而饭菜是红米饭、南瓜汤。
那是1969年10月1日,叶洪海又作为代表参加了国庆庆典,就在20年大庆那天,叶洪海受邀与毛主席一起吃了一顿饭。
在叶洪海的记忆里,那天,他们代表住的地方,吃的地方都是在中南海,一大早,他们刚起床,还没有来得及洗漱,大家还在讨论今天将会有什么活动。
突然,有人来找他们,“各位代表,欢迎来参加建国20年大庆,路途奔波,你们辛苦了,等会代表们吃完早饭,就可以去庆祝现场了,是周总理让我们来给大家送请柬的!”工作人员说到。
“请柬?”一个代表问到。
代表们一拿到贴子,看到是毛主席邀请他们吃午饭,是又激动又开心。
旁边有代表激动地说:“是毛主席!是毛主席邀请我们吃午饭!”当时有很多代表是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见毛主席,所以真的是又激动有紧张。
大家对中午的饭也是充满了期待,能和毛主席一起共进午餐,别提多激动了,恨不得中午多吃一些。于是,大家吃早饭时,都是简单吃了一些。
到了中午,大家陆陆续续来到了饭堂,大概有10来桌,差不多可以坐满,大家看了看饭堂,也就是简单设计,墙上刷满了白漆。他们来时,饭菜已经摆好了,代表们在桌子上只看到了一盆红米饭,一盆南瓜汤,代表们有些傻住了。
“毛主席来啦!毛主席来啦!”突然一个声音传过来,大家都朝向门口看去,一个高大伟岸的形象出现在大家视野中,但略显疲惫。
“毛主席好!毛主席好!”大家纷纷向毛主席问好。
“各位代表们好啊!别站着啦!快坐快坐!”毛主席亲切地说。
令叶洪海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示意下,竟然坐在了他的旁边,这个福气真的是让他有些措不及防啊!
以前他是多么想近距离地接触毛主席,这次他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只要一伸手,就可以和毛主席握手了,他不敢!他不能!
现在的他,连抬头看毛主席都不敢,提前准备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他实在是太紧张了,一点也不敢动,生怕一不小心碰到了毛主席。
“大家开始动筷子吧!今天请大家来吃饭,一是想表示对大家的慰问,二是想和大家聊一聊家常。”毛主席亲切说到。
看大家一脸疑惑,就解释到:“这红米饭、南瓜汤是我在延安时经常吃的饭,今天呢,是想让大家尝一尝,这可比我当时吃的好吃呢,那时,煮汤只放二两油,今天,这汤放了四两油呢!快尝尝!”
听完主席的话,大家就开始大口小口地吃着,似乎比吃肉还香。
突然,毛主席看向叶洪海这边,笑着说到:“我军的'猪'总司令,您辛苦了!”
此时的叶洪海就只知道向毛主席说“谢谢”了,他忘了想对主席说的话,他也忘记了和敬爱的主席握一握手……
被阿尔巴尼亚朋友称为“东方魔人”
1972年,阿尔巴尼亚的农业部长来华访问,周总理在与其交谈中说到:“我们现在有了解决粮食问题的新方法。”
阿尔巴尼亚农业部长听后很好奇,问周总理:“什么新方法?”
周总理耐心细致地给阿尔巴尼亚农业部长讲述了叶洪海的发明,其连忙称赞到:“中国军人真了不起!中国人真了不起!”并表示,希望可以见一见这位叶洪海饲养员。
周总理直接回应到:“好的,没问题,我这就安排!”
当阿尔巴尼亚朋友与叶洪海见面之后,叶洪海就应对方邀请,向其介绍了“中曲”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并表示希望可以帮助到阿尔巴尼亚。
随后,阿尔巴尼亚朋友问到:“可不可以请叶洪海到他们那里传授方法?”
周总理爽快地回复到:“这个没问题,我们还可以多派一些农牧业专家去贵国,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怎么样?”
阿尔巴尼亚朋友高兴说到:“没问题,谢谢周总理!”
按照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我国农业部组成了一个十几人的代表团前往阿尔巴尼亚。
后来,叶洪海用四十多天的时间,先后在其8个农场传授发酵方法和技术,被阿尔巴尼亚朋友称为“东方魔人”,对于两国的友好关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平凡中的伟大
1988年2月,叶洪海正式退休,但是他并没有离开部队,因为部队就如同他的第二个家,他始终放不下他在部队的养猪事业,时而回来,和其他饲养员们一起谈心得,聊经验。
当他知道国外可以通过3斤饲料使猪增肥1斤时,他那股不认输的劲又来了,他想要制作出2斤饲料就能使猪增肥1斤的配方,虽然当时的他已经是乱病缠身,但他仍开始了新的试验。
可是,令人惋惜的是,敬业、朴实的叶洪海却未能战胜病魔,于2005年5月14日,肺癌已到晚期的他,因病情突然恶化,与世长辞。他带着还未完成的试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叶洪海的一生,是平淡的,他曾果断将儿子结婚盖房子的材料无偿捐给了年久失修的学校,他也曾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来买试验饲料的仪器,他还曾无偿为军队里的军人治胃病……也是伟大的,他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成功研制了“中曲发酵饲料”技术,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