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7日,朝鲜,铁原。
志愿军63军指挥部,军长傅崇碧盯着作战图,眉头紧锁。
20公里之外,就是敌人,以美军的机械化水平,进攻铁原,仅需40分钟。
在数十万主力部队尚未建立起稳固的防线前,铁原如果失守,整场战争的形势都会逆转。
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铁原,彭德怀总司令下了死命令。
然而,这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吆。
这样的绝户仗,该怎么打?
傅崇碧的眼神,却依然刚毅而坚定。
新上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要跑断了腿。
他计划发动一次大进攻,于是走遍了前线的每一个师团,向指挥官们征求意见。
但是,几乎所有的军官都是一副好死不死的样子,意思仿佛在说:怎么打都是输,还打个鸟。
他们怎么会有如此严重的心理阴影?
挨揍挨的呗!
志愿军打仗,从来不搞一窝蜂,而是三人一组,分别负责进攻、支援和掩护,协同攻击冲刺。
这种阵型,不仅能够防止被敌人的炮火团灭,而且可大可小,三个三人组就是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就是一个战斗排……即便被打散了,选出个指挥官,就可随时自由组合,这便是著名的“三三制”战术。
这样,志愿军的进攻,看起来就是一波接着一波,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从美军的视角,与志愿军的战斗是这样的:
前方一排冷枪,几个排头兵歪歪扭扭地倒下了。
找掩体、架设通讯设备,轻重武器一阵突突,目标却找不到了。
一脸懵逼地收拾装备继续赶路,几颗手榴弹却落进了队伍。
气急败坏地去追,殿后的几个,便让子弹冲击出了个“狗抢屎”。
吓破了胆?想逃?四面枪声大作,包饺子,瓮中捉鳖。
美24师的罗伯特少校,曾经这样描述过与志愿军的战斗:
“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陆地沼泽,老是打不到要打的目标,但四周好像到处都是目标。”
这样强悍的战斗力,当然是因为“三三制”这种极具针对性的战术体系,但基层军事民主化带来的主观能动性,却也是不可或缺的。
当每一名战士都了解部队的计划时,才有连长牺牲了排长上,排长牺牲了班长上,哪怕打到最后一个人,都会转战敌后,开始刻入骨髓的“游击战”。
第三次战役中,冷树国所在的部队接到任务——穿插到济宁里,他带着他的尖刀班一路狂奔,跑着跑着感觉不太对劲,回头一看,好嘛!就剩老哥5个了。
前面的村子里,驻扎着400多韩军,等大部队上来?
冷树国这个急脾气,等不得,打了再说。
五个人分成两个小组,从村子两头发起攻击。
韩军不知虚实,也确实被打怕了,掉头就跑。
冷树国5人一路追击,打死几十人,俘虏十几人,生擒了一名美军上校,为此,他们付出了“零伤亡”的代价。
10年之后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庞国兴用相同的情节,致敬了前辈。他们三人小组纵深15里,打下了2个炮兵阵地,击毙了7名官兵,缴获了大量物资。
战后报告中,庞国兴写出了那句的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这样的故事,恐怕最好的编剧都写不出来。
美军的心理阴影,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挨打中形成了,他们生生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神话。
李奇微劲头很足,通过分析和小规模的实践,他有了“惊天”的发现。
面对垂头丧气的老部下、第八集团军司令詹姆斯·范弗里特,李奇微翻开作战手册:“10月26日,遭到中国军队大规模阻击,11月2日,攻击停止,历时7天;11月25日夜,遭到中国军队的攻击,12月2日,攻击停止,又是七天;12月31日黄昏,中朝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1月8日,在占据巨大优势时,中朝军队仍然停止了进攻,还是七天。”
范弗里特一脸懵逼。
“动动脑子,詹姆斯,这说明他们只能携带一周左右的补给,而这,就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范弗里特恍然大悟。
在给下属文件中,这货竟恬不知耻地吹上了:“李奇微将军和我对第八集团军有信心,我们一定会赢。”
彭总正在考虑是否发动第五次战役的问题,把美军赶到了半岛南部后,补给线拉得有些长了,继续追下去,有可能会出事。
但两条情报让彭总下了最后的决心:美军从国内增援了两个师,韩军也有三万多人在加紧训练。
如果让这些人从背后再来个仁川登陆,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只有继续进攻,大规模消灭朝鲜战场上的主力,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4月22日晚17点,月圆之夜,志愿军3个兵团、12个军,近20万人发起了排山倒海的进攻。
这一次,范弗利特没有兵败如山倒,他指挥部队分段攻击,有序撤退。
志愿军每天的行军距离是20公里,李奇微充分发挥了机械化部队的优势,让整条战线每天后撤22到26公里,志愿军善于夜战,那晚上就躲的远远的,只在白天用空中优势和强大的炮火反击。
他在等,等志愿军的补给消耗完毕,再开始大举反攻。
这套对付志愿军的独特战术,被称为“磁性战术”。
彭总觉察到了李奇微的战术变化,西线美军不是躲着打吗?那我不搭理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中线韩军无故躺枪,三四个师近乎被全歼。
李奇微的“惊天发现”没错,志愿军一个礼拜的进攻打得漂亮,但补给确实也已经到了极限,大量战士甚至患上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见东西。
彭总果断让各兵团停止进攻,转向三八线休整防御。
机会来了,李奇微立即命令联合国军大举进攻。
彭总却早已察觉到了危险,在志愿军回撤之前,他就做了部署,命令各兵团留下一个师到一个军的兵力殿后,防止可能的反击。
他预判了李奇微的预判。
两条腿确实没法和四个轮子相比,很多殿后的志愿军部队还没到达预定的阻击地点,就被美军的反攻部队追上了。
范弗里特打仗,使得是“败家子”战术,他曾在一个小时内,向志愿军阵地倾泻了4500吨炮弹。
5月24日,志愿军60军180师遭遇联合国军三面进攻,这支为第三兵团殿后的部队,因战术失误,在激战几天之后,最终突围失败,因此付出3000多人伤亡的代价。
这是志愿军师级作战单位在朝鲜战场上唯一一次成建制的巨大损失。
5月26日,美军全线越过三八线,李奇微派出了预留的精锐特遣队,试图突破铁原,直插志愿军的后勤基地。
如果让其计划得逞,志愿军主力部队将会陷入包围,整场战争的胜负形势都会被逆转。
5月27日,彭总向63军军长傅崇碧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文岩里,铁原,朔宁地区的阵地,阻止敌人的进攻,没有命令不得撤退。
也就是说,即便把63军打光,也要守住铁原。
这便是文章开头的一幕。
傅崇碧是员儒将,16岁就加入了红军,之后的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打满了全场,35岁就当了军长。
即便是天才将领,但他的63军毕竟只有2.4万人,而且已经战斗多日,缺粮少弹,人困马乏。
他该怎么对付拥有5万多精锐、300多辆坦克、1600多门火炮的范弗里特?
彭总心里也没底,他拒绝了撤退的请求,爬上小山坡,彻夜不眠地向南看,哪怕敌军距离指挥所只有100里。
傅崇碧兵分三路,189师驻守涟川交通线西侧,187师驻守涟川交通线东侧。188师居后,作为战略预备队。
靠着磁性战术,李奇微是赚了一些便宜,但其破绽,傅崇碧却也了然。
这种战术要求进攻撤退必须统一,要连成一条完整的战线,但这也就意味着,美军必须把志愿军的阵地全部拔掉,才能继续前进。
而机械化部队的软肋在公路,只要守好交通线,美军必然便寸步难行。
于是,189师化整为零,沿着种子山分布成了若干个小阵地,每个阵地都对着交通线。
你不是要拔阵地吗?那就让你一个一个地拔,你不是绕不开公路吗?那就打你的绕不开。
这是一个只有志愿军才能执行的阵型,军队打仗历来怕分散,分散就意味着人数少,战斗中的减员就会很明显,人会本能地感到死亡恐惧。
换句话说,分散的表象是人数减少,内核却是士气衰竭,不战而败。
但中国人民志愿军,却以钢铁的意志,在分散中、在绝境中依然做到了众志成城。
美军开始挠头了,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去打,贻误战机;放任不管,退路可能被切断,小命不保。
没办法,美国人不敢冒险,只能挨个拔阵地。
美军的优势不可谓不巨大,志愿军的腹地也就在眼前,但傅崇碧使出的这一招,让他们看得见,就是吃不着。
飞机、大炮、坦克,冲锋、败退、再冲锋,无数阵地一天内易手数次,两军尸体叠在一起,堆成了山,又被美军的炮弹炸碎。
仅仅三天,189师多数营一级已经不成建制,连炊事班的人都抄起了家伙。
美军曾一度攻上了种子山,但利用夜战的优势,志愿军当天夜里就重新夺回了阵地。
坚守到第6天,就在师长蔡长元做好了全军覆没的准备时,189师终于等来了撤退的命令。
他们打得只剩下了一个团。
188师顶上来,继续守卫铁原。
几天前还眉飞色舞、极度自信的范弗利特,现在的脸色,好像刚刚吃过一坨屎。
范弗里特在继续他的“败家子”战术——火海战术,他每天使用的火炮超过250轮,是美军规定的6倍以上,光是炮弹震动,就能把人震昏。
但即便250了,范弗里特依然没法突破志愿军的阵地。
6月4日,188师563团的战士们,在团长马兆民的带领下,刚刚分散到高台山的几个阵地中,联合国军就蜂拥而至。
冲在最前面的,是美军开国元勋师——骑一师,用御林军打只剩下一半兵力、七天没有补给的563团,李奇微这是要拼命了。
美军还是老套路:炮兵轰,步兵冲,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志愿军还以老套路:炮兵轰时不露头,步兵冲近时猛打。
开国元勋,南北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美骑一师,持续猛攻了三天,愣是打不上这几个二百米高的山头。
就这,还敢叫“英雄部队”呢?
6月9日,同样阻击了美军6天的563团撤下,全团1600多人,打到只剩下247人。
564团成了铁原最后的盾牌。
564团驻守在内外加高地上,这里只有一座孤山,四周全是平原,根本无险可守。
马谡失街亭,就是这种地形。
但564团团长曹步墀,却不是马谡。
曹步墀发现,内外加高地北侧不远处,有一个水库,如果炸掉水库大坝,必然会淹没美军必经的87号公路。
“水淹七军”当然是个好计划,但五连的70多名战士,却驻守在高地上,大水会淹没公路,也会把五连彻底困住。
没有任何的犹豫,为了主力部队的安全,五连要亲手断送掉自己的后路。
6月10日清晨,联合国军坦克的轰鸣刺破苍穹,就在他们接近内外加高地时,更大的巨响震彻云霄,水坝被炸开了。
汹涌而下的洪水瞬间涌向了美军,大量坦克趴了窝,步兵只能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恼羞成怒的美军再次实施了狂轰滥炸,而这招,对志愿军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按照美军的计划,只需一个小时,他们即可打到志愿军总部,为此,范弗里特甚至提前准备了庆祝记者会。
然而,整整一天过去了,他们一步都没法前进。
孤军奋战的五连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他们不愧是最可爱人。
6月11日,即将油尽灯枯的傅崇碧,终于接到了彭总的电话:你的任务已经完成,现由二梯队40军接替你军。
13天的炮火轰炸,繁华的铁原被打成了一片废墟。
63军撤退后,西方媒体竟恬不知耻地吹上了,什么“联合国军占领铁三角地区”,“范弗里特看到了胜利”,“第八军将会赢得战争”等等等等。
然而,让美军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的大部队轰隆隆进入铁原后,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志愿军主力建立得几乎牢不可破的防线。
一个军都打不下的部队,想要攻破志愿军的主力防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想想了。
从4月22日到6月11日,在50天时间里,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彭总、傅崇碧以顶级的战术,没让敌人占到任何的便宜。
李奇微手握双王四个2,穷尽了手段,却只能出成四带二。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不是武器。
一个月后,朝鲜停战谈判第一次会谈开启,双方开始了边打边谈的局面。
志愿军以超乎想象的智慧和勇气,打出了一个真理:对待咬上门的狗,得先把它打疼了,它才会摇着尾巴,服从你的“一票否决”。
至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他们得明白一个道理:东亚的事情,中国说不行,就是不行,行也不行。
参考资料:
《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