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台湾银行将一位97岁的老人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老人交不起房租”。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在面对法官的审判时,非但没有畏惧之色,反而大声感慨说:“我曾消灭10万日军”。
原来,这位老人是一代抗战名将,在抗日战争年代,他曾是享受无数荣光的将军,他的真实身份就是曾一度令敌人闻风丧胆“战神”的薛岳。
从抗日名将到拒绝交房租的老汉,薛岳到底经历了什么?在本应该安度晚年的日子里,他为何会过得如此艰辛?
一:追随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
1896年,薛岳出生在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当时中国刚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薛岳家也如此,日子并不富有。虽然如此,但薛岳的父亲却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成年后可以成为有用之人。
因仰慕岳飞,他希望儿子长大以后可以成为像岳飞那样的英雄,所以为儿子取名为“薛仰岳”,而“薛岳”这个名字则是后来他自己改的。
虽然家境贫寒,但薛岳的父亲却舍得供养儿子,想要出人头地,保家卫国,入军校读书无疑是最便捷的一条道路。
1912年,16岁的薛岳就被父亲送到了保定陆军军事学校学习,虽然保定军校在当时没有黄埔军校名气大,但也培养出了如白崇禧、叶挺、唐生智等军事界的精英。
虽然入学这年,薛岳年龄小但他志向远大,并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所以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他的成绩不逊色。
1914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华革命党,志在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建立自由、独立之民国。
时年18岁的薛岳立志追随孙中山,并在二次革命后,加入了中华革命党。不久后,他进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继续学习军事知识。
1918年,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薛岳加入了革命军援闽粤军,担任总司令部上尉参谋一职,随后他跟随部队进入福建,攻占以漳州为中心的20多个县。
之后薛岳一直是孙中山的忠诚护卫,在广州韶关期间,薛岳主要负责总统府的警卫任务,而他的忠心和勇敢,也深得孙中山的信任。
当时薛岳最大的功劳就是,在孙中山遇难时,他舍命保护孙中山的安全。当晚,叛军足足有两三万人,而薛岳的警卫部只有800多人驻守在大帅府,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薛岳临危不乱,有效地指挥人员积极和敌军作战,并倾力保护宋庆龄的安全。
当时,宋庆龄人在粤秀楼,薛岳身边只有20多名侍卫,敌人展开强烈攻势但一直未能得逞,最后竟然要用柴油烧掉粤秀楼。
混乱之中,在其他侍卫的掩护下,薛岳亲自保护宋庆龄下楼,并由何香凝陪同,将宋庆龄护送到永丰舰和已经突围成功的孙中山会和。
“大元帅府保卫战”整整打了三天三夜,最终薛岳带着200多名幸存的警卫们向韶关方向突围出去。
这一仗,薛岳面对劲敌,临危不乱,以寡敌众,先是巧妙安排孙中山成功突围,之后在枪林弹雨又护送宋庆龄成功脱险,其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淋尽职,可谓是难得“智勇双全”的人才,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5年,孙中山因病在北京去世,薛岳无比悲痛。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成为了接班人,薛岳开始跟着蒋介石做事,这之后薛岳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的数次战斗,并屡立战功。
1926年,国民革命誓师北伐,战斗打响后革命军多有败退,士气锐减,唯有薛岳率领的第一师第三师始终英勇奋战,12月他被升代第一师师长,先是克复杭州,之后获得青红帮头目的合作,又克复上海。
可以说,此时的薛岳所向披靡,大有岳家军的风范。但这之后,薛岳和蒋介石出现了不和谐的音调,甚至一度辞职回到了上海九龙闲居。
不过,蒋介石深知薛岳会打仗,且很少有失败的时候,所以他又重新启用了薛岳,但蒋介石一直多疑,因为薛岳曾公开反对过自己,所以他对薛岳一直是有顾虑的,这也注定了薛岳远去台湾后的结局,不会太明朗。
2:三次指挥长沙会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薛岳请战去上海参加战斗,前后经过三次申请蒋介石才任命他为国军第19军总司令,和日本军正式对战。
薛岳到任后,先是对我军在上海战场上伤亡过重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改变了了战略部署,由过去的一线阵地变为纵深配备,全线南北呼应,形成坚强的纵深防线。
凭借绝对的实力和用兵策略,薛岳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幻想。
薛岳是有名的抗日名将,在林谷堆战斗中他歼灭敌人多达10多万,是当时众多抗日将领中对日军打击最大,击毙日军最多的将领,也因此民间称他为”战神”。
不过,薛岳在抗战中,最出色的发挥就是著名的“三次长沙会战”,在这三次会战中,他利用其自创的“天炉战法”,最终大获全胜。
1939年9月,日军为了适应新的世界形势,进一步挫伤中国军队的抗战势气,加速解决陷于泥沼的对华战事,日军第11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共集合了10万余人的兵力,开始进攻长沙,第一次长沙会战拉开了帷幕。
当时,薛岳是代第九战区司令,在湖南集中近18万的兵力,不过蒋介石并不赞成守住长沙,他一夜之间连续9次致电薛岳,要他撤退长沙保存实力。
同时,在大战前夕,蒋介石命令白崇禧和陈诚去传达自己的命令,让他撤军并放弃长沙以北区域。
但薛岳坚持不肯后撤半步,他还对白崇禧和陈诚说:“谁得到河南和湖南这“二南”,谁就得天下。如今我们己丢了河南,如果再丢湖南,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
为了死守长沙,薛岳甚至自愿立下军令状,直言:“如果战斗失败,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
战争打响后,薛岳自创“天炉战术”,采用诱敌深入,瓮中捉鳖的方法,打得敌人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但挫败的敌人并不死心,又先后两次反攻,在薛岳利用灵活的战术,在三次长沙会战中都取得重大胜利,重创了日军的实力和势气,共计歼灭日军11万人,极大地提升了军民抗战的决心。
这之后“天炉战法”的美名不胫而走,薛岳也因为扬名,就连冈村宁茨亦不由得发出“撼山易,撼薛将军难”的哀叹。
那会薛岳无论走到哪里,百姓都是夹道欢迎,甚至还专门为他演出《精忠岳传》和《薛仁贵出征》两出话剧,这也是薛岳人生最风光的时刻了。
三:退守台湾,晚年落寞
1945年,经过八年的抗战,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1950年3月,薛岳从海南撤退到台湾。
到了台湾后,蒋介石表面上对薛岳很照顾,但其实心里并不信任他,给他的职位也是“虚职”。
此后,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薛岳,手上没有了一兵一卒,将军是去了战场,唯有仰望西天彩霞,百感交集。
无兵可带,无仗可打的薛岳,选择了半隐退,他将住所选在了台湾南部的嘉义乡间,过着犹如农夫一般,闲云野鹤的日子。
薛岳的后半生看似过得安稳舒服,但其实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一代抗日名将,在战争胜利后竟然成为了一个无一兵一卒的人,那种“英雄落寞”的感觉无人可体会。
和所有退守台湾的老兵一样,晚年的薛岳十分想念家乡,只要有机会就会打探家乡的情况,家乡的人们也没有忘记这位抗战名将,经常给她邮寄照片、明信片,让他看到家乡的变化。
而且,政府也没有忘记他在八年抗战时立下的汗马功劳,出资修缮了他的故居,保护故居内的文物等,这一切都让客居他乡的薛岳很感动。
虽然远离故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蒋氏父子在世时,薛岳的日子还算好过,自己建立了五间房子,院内种植了花草树木,环境宜人,而且出门还有自己的卫队。
不过,蒋氏父子去世后薛岳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因性格刚烈,原则性极强,眼睛里容不得半点儿沙的薛岳得罪了人。
后来,其在台北的房舍编列经费被取消,让薛岳自付租金,薛岳因交不起高额的房租,被台湾银行就将其告上法庭,97岁薛岳在法庭上大声呵斥:“我曾歼灭日军10万余人”。
走出法庭后,薛岳一气之下搬到了只有十几平米的小房居住,房内设施很简单,只有一床一桌一凳。
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代战神,晚年竟然如此落寞,让人心生悲凉。1998年5月3日,薛岳走完了自己一生,终年102岁。
人生后半场,虽然薛岳是在台湾度过的,但其实他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内地的故乡,有一次侄子前来探望他,带来了家乡菜,薛岳吃着吃着,突然落下了眼泪。
而他在世时,曾担任过世界客属总理会长,致力于促进两岸人民的联系,行至暮年他都没有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
虽然薛岳的晚年过得并不如意,但祖国没有忘记这位抗日名将昔日的付出,他捍卫民族,维护国土的巨大功劳,已经在中华民族千秋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本文原创首发,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