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民间把“中元节”又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这个名称的来由源自于道教的“三元说”,即:“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古人以正月十五为天官生日,故定为上元节(即元宵),七月十五为地官生日,故定为中元节,以十月十五为水官生日,故定为下元节。
后来,民间又流传有七月十五地府开门放鬼魂的传说,于是中元节渐渐有了“鬼节”的意味。然而,中元节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就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
这个节日的产生,最早是上古祖先们的“农作丰收秋尝祭祖”的活动,是古人对于农事的丰收,寄托于神灵的庇佑的美好期许,以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祈祝来年的好收成。所以,“中元节”的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按照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一般不会将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鬼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中元节”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都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是俗道僧的三流合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曾经隆重热闹的节日逐渐变得清冷,又因“中元节”的文化意蕴与清明节类似,所以,如今“中元节”的祭祀活动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
“中元节”这天的习俗主要有:河灯度孤、祭祖、跳天灯、祭祀土地、祈丰收等。
01 河灯度孤
“河灯度孤”也叫做“放荷花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最早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而演变而来。
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将其放入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放荷花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用以对已故亲人的悼念,对现世之人的祝福。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当夜幕降临,悼念已故亲人们的人们纷纷来到河边,将一盏盏荷花灯点亮投置江河湖海之中,任其随波逐流,希望以此将人们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祈求带给已故的先辈,祈求平安幸福!
02 祭祖
祭祖的民俗源远流长,传承千年, 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和感德祖先文化的传统,也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
“中元节”的祭祖习俗的产生,是因为民间相信自己的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才有了祭祖的习俗。
古时候,民间的祭祖非常注重祭拜的仪式,“中元节”这天祭拜的仪式一般是在七月中旬的傍晚时分举行。祭拜时,家里的当家人要先将祖先遗像供奉在祠堂,然后焚香、点烛、烧纸。这个时候全家人全部都要来到祠堂,依辈分和年龄的顺序进行祭祖礼仪。
恰巧,“中元节”的祭祖仪式赶上了小秋的农作物收获,所以这天的祭祀活动又称为“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晚辈还要把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
03 跳天灯
“跳天灯”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广西天等县一带。
在古时候,民间的老百姓们多比较迷信,而“跳天灯”的习俗正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迷信活动。
据说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在广西天等县这一带,村落里的主事人就会把全村的人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宛如长龙的队伍。村落里的男女老少们,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场地上按照主事人的要求,排好有讲究的队形,由一人带头敲打木鱼,其余人手拿燃灯,按节奏有规律地在手持燃灯的人们所排好的队形中穿来跳去,以此来迎神赛会、驱逐疫鬼。
不过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跳天灯”的习俗已经由古时候的迷信活动发展成为了现代的一种民间的体育活动。
04 祭祀土地
“中元节”这天恰逢小秋丰收,所以这天的祭祀活动又被称为“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是跟祖先分享丰收喜悦的日子。而民间为了保佑自家的粮食高产,在此基础上又盛行起了“祭祀土地和庄稼”的祭祀活动。
其实,“祭祀土地”的习俗比较简单,就是将贡品撒进田地,然后烧纸祈福,并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以此保佑粮食大丰收。
05 祈丰收
“祈丰收”的习俗与“祭祀土地”的习俗的意蕴都差不多,都是因为“中元节”恰逢小秋丰收,民间希望以此形式来祈福田里的庄稼大丰收的美好向往。
“祈丰收”的习俗与“祭祀土地”的习俗差别在于形式上的不同,在古时候,中元节的晚上又被称为施孤之夜,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中元节这天的忌讳主要有:忌说鬼字和半夜庆生等。
01 忌说鬼字
中元节这天忌讳说“鬼”字。
这个说法比较迷信,但是流传久远。毕竟中元节是悼念已故之人的日子,笔者认为既然古人不建议我们提,我们还是不提为好!
02 半夜庆生
中元节这天忌讳半夜庆生。
这个说法也比较迷信,但是依然是流传久远。这个说法的来由和上面讲的意思差不多,毕竟很多地区把中元节称为鬼节,如果半夜庆生,显得不是特别吉利。
所谓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我是文食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