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靠谱、有料的战争史,欢迎关注“今晚听历史”!
1957年底,青海西宁机场。
几辆满载乘客的军用卡车,缓缓开到跑道边,卡车上的人们好奇地打量着塔台和停机坪上的战斗机。这些人个个身穿讲究的袍服,眼中满是新奇,偶尔也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
他们都是青海的“上层”人物——土司、头人和活佛。今天是被“邀请”来参观“飞行表演”的,发出邀请的是兰州军区所属飞行部队。
一、航空兵出动
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将近十年,但此时的青海政局却在看似风平浪静中,不断有暗潮涌动。
1956年春天的“康巴叛乱”发生后,青海的活佛和头人、吐司们也都各怀鬼胎,图谋不轨。兰州军区也已经察觉到了这些人的蠢蠢欲动,发现他们正在图谋暴动。
不过,中央从民族团结的大局考虑,对策划叛乱的头目还是以劝说和争取为主。但为了震慑他们,让这些人迷途知返,兰州军区空军特意派出几辆卡车,将这些上层人士“请”到西宁机场,安排他们观看一场特殊的“飞行表演”。
表演开始后,两架拉-11战斗机先后起飞。他们拉起高度后再俯冲而下,从跑道上方来了一次超低空通场。两架战斗机发出震耳的轰鸣,几乎擦着人们的头顶掠过,猛烈的气流似乎能把人都掀倒。
从来没有见过飞机的头人、土司和活佛们,被“铁鸟”吓得张口结舌。他们缩着脖子、战战兢兢,几乎不敢直视呼啸而过的战机。
两轮通场之后,拉-11再次从高空俯冲而下,对设置在跑道尽头五十米处的靶场进行扫射。靶场上事先已经布置好了20个汽油桶,被机枪击中后瞬间发生爆燃,火光伴随着爆炸声腾空而起,头人和活佛们的呼吸几乎都要停止了。
不过,这些只是开胃菜。就在观众们惊魂未定之时,三架图-2轰炸机出现在机场上空。
轰炸机编队在几百米的高度盘旋一圈后,对设置在山坡上的另一处靶场发起航弹攻击。只见三架图-2依次进入俯冲,对目标区扔下六枚250公斤航空炸弹。
炸弹嘶鸣着从天而降,落地爆炸。顿时大地震颤,泥土掀翻,目标区腾起一阵阵黑色烟雾和火光。
吐司和活佛们哪见过这个场面,当时就有人被吓瘫在地。在他们的认知里,从来没有“飞机”这个概念,很多活佛把飞机称为“神鹰”。面对靶场腾起的烈焰,不少人当场就被吓尿了裤子,丑态百出。
飞行表演结束后,兰州军区安排了一场座谈会。这些个头人、土司和喇嘛们,个个争先发言,面红耳赤地表态:一定维护民族团结、坚决拥护政府!毛主席万岁!气氛那是相当的热烈。
经过这次心理震慑后,青海的局势果然有所稳定。一段时间内,叛乱头目们的确收敛了不少。不过好景不长,1958年春天他们还是按耐不住,发动了叛乱。
叛乱之初,中央并没有改变“劝说和争取”的基本态度。因此,空军只派飞机对叛匪投放宣传单和侦察,并没有诉诸武力。
这下,叛乱分子们又开始嚣张起来,认为飞机不过如此。还有人蛊惑叛军,说有活佛念咒就能刀枪不入,不用害怕解放军的飞机。叛匪不断大肆屠杀干部和工作队,并向一些县城集结进攻。
面对如此顽冥不化的匪徒,解放军终于出动开始平叛!空军轰炸航空兵也奉命直接参与平叛战斗。
其实,空军部队从很早就被列为“平叛”的重要力量之一,兰州军区的战备工作一直在积极进行,因为空军能在高原发挥比平原更重要的作用。
青藏高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而且海拔高。这种地理环境导致地面部队行军非常困难,很难快速部署。解放军陆军本来驻扎在当地的人数就不多,因此叛匪们往往利用我军兵力不足的弱点趁虚而入,对县城和工作点发起进攻。
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不但可以快速侦察叛军动向,还可以直接对地面进行火力支援。不过,出动空军就必须在高原修筑能满足需求的机场。
为了能够起降轰炸机,兰州军区开始对格尔木附近的盐湖进行平整,拓建出了一个具备大型飞机起降能力的机场,随后他们又开辟出第二个基地——玉树机场。
这两个新基地,不但能支持图-2轻型轰炸机起降,还可供“红色空中堡垒”图-4重型轰炸机使用。
二、图-2机组遇难
图-2,是一种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生产的双发轻型轰炸机,五十年代开始装备中国空军。
这种飞机的优点是对机场要求相对不高,但也有载弹量不大、航程不远的缺点。在青藏高原执行任务,空气稀薄,气象条件恶劣。哪怕只是进行侦察,对图-2来说也是有风险的。
当时叛匪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虽然从整体来看是一支乌合之众,但其中也有一些经过美国人训练,又被空投回来的藏族特务。
这些人受过训练,不但不怕飞机,还具备一定的防空知识。当我军轰炸机飞过时,他们会组织地面叛乱分子用排枪对空射击,而且还懂得打提前量来提高命中率。
中央情报局也给这些人提供了武器支持,派飞机给他们空投过一些高射机枪。不过,高射机枪重量较大,比较笨重,在高原携行非常不便;加上美国人提供的弹药也不很充足,所以叛匪并没能有效使用这些机枪,减轻了对我军飞机的威胁。
即便如此,图-2飞行部队还是出现了战损。
有一次,我机组返航后发现,图-2的机身被打出二十几个弹洞。经过勘查,他们发现这些弹孔大多是步枪子弹所造成,并且都没有击中要害,所以并无大碍。不过,空军领导还是要求各机组,在执行任务时要保持一定高度,不要飞的过低,给叛匪可乘之机。
谁成想,仅仅三个月后我图-2机组就出现了一次重大伤亡。
在平叛的图-2飞行部队中,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大队长——周廷彦。他出生于北京平谷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43年加入八路军,全国解放后被选调到空军,1954年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
1958年,兰州军区命令周廷彦所在的航空兵第74团两个大队转场到西宁、玉树机场,配合陆军执行平叛任务。
一次,周廷彦带队执行侦察任务,机组完成任务返回基地时,地面听到周廷彦在空中呼叫了一句 :“右发动机工作不好,只能保持5000公尺高度平飞,不能爬高”,随后就和地面失去了联系。
图-2轰炸机已经在我军服役了较长时间,属于相对老旧的飞机,在高原极端条件下飞行时,比较容易出现故障。
在高海拔山区,由于空气含氧量不足,发动机推力下降明显。周廷彦机组发出遇险警报时,飞机已经无力返回机场,地面推测他们很可能进行了迫降。
机组失联后,指挥部迅速派出空中、地面两路部队进行搜索,但苦寻多日并无结果。最后还是骑兵部队抓到一个俘虏,审问后从俘虏口供中得知有一架飞机坠毁。随后搜索部队赶到坠机地点,却看到了异常惨烈的场面。
现场并没有爆炸和起火的痕迹,表明飞机迫降是顺利的。但飞机附近却遗留着我全体机组人员的遗体,而且这些遗体都被大刀砍的肢体不全。同时机身上发现了大量弹洞、地面留有我军54式手枪的弹壳。
根据现场痕迹,指挥部大致推断出了当时的场景:当图-2迫降后,遭到地面叛匪的包围和射击,通讯员刘宝庆、射击员张佩福当场牺牲。
面对包围而来的叛匪,大队长周廷彦、领航员温勋太用随身携带的54式手枪进行了抵抗,并曾使用轰炸机上的机枪进行过射击,但由于机枪射界受限,因此并没能压制住敌人攻势。
最后,周廷彦和温勋太遭到叛匪长刀的砍杀并戮尸,壮烈牺牲。
经历了这次惨痛的事故后,空军马上给执行平叛任务的图-2机组加强了火力配备。
除了机组原来每人都配发的54式手枪(三个弹匣)之外,再给每人配一支54式冲锋枪(10个弹匣)。此外,每个机组再配备一挺53式轻机枪(5个弹盘)、再加4枚手榴弹。
考虑到当时叛匪普遍战术素养低下,图-2机组的这种火力配备已属强悍,能让他们固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待救援。
三、红色空中堡垒出动
除了图-2轻型轰炸机,1959年空军还出动了图-4重型轰炸机前往高原平叛。
1959年3月初,驻扎在陕西武功的图-4轰炸机部队接到秘令:立即转场至青海格尔木机场。等到了格尔木看到作战地图后,部队才知道将要执行平叛任务。
当时中国空军拥有12架图-4,均以购买的形式从苏联获得,有资料显示其总价值约为2亿美金。多年后空军部队有人这样评价:“虽然价高,但还算值。”
这12架图-4除了2架送往核试验基地外,其余10架编为空军独立第四团,对外代号“独立第2344支队”,是中国唯一的战略空军力量,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此后的作战表明,在藏区平叛作战中,图-4是最有效的装备。
图-4是苏联仿制自美国B-29的轰炸机型号,并因此获得一个绰号:“B-29斯基”。苏联从1946年开始仿制B-29,到50年代初正式列装。
那么,苏联人又是如何获得B-29的技术?这中间也有一段是非过往。
1944年7月29日,一架隶属于驻成都第20航空队的B-29,在对中国东北的日本目标实施轰炸后,于返航途中遭遇电气系统故障。由于美苏是盟国,因此机长在获得批准后,率机组飞往海参崴紧急降落,这是苏联获得的第一架B-29。
大约一个月后,又有一架B-29在执行任务时机体着火,在沿黑龙江飞行了一段距离后,坠毁在苏联境内。不过,这架B-29的机组乘员全部成功跳伞逃生,并在落地后被苏联短暂扣押。
又过了三个月,第三架B-29因燃料不足迫降在苏联。几天后,第四架B-29被日军战斗机追击,也迫降到了苏联境内。
至此,苏联一共控制了四架B-29的机组成员,并获得至少三架完整机体和一架残骸。
斯大林虽然同意全部美军机组回国,但却扣留了机体,美国多次提出索要均遭拒绝。这时二战尚未结束,美方也默许了苏联扣押B-29的行为,并将此事保密,没有和苏联撕破脸。
B-29是当时全球最先进的轰炸机,苏联当然不会让这种资源白白浪费。
1945年5月,新上任的航空工业部部长赫鲁尼切夫向斯大林建议,以逆向工程的方式制造B-29。斯大林于是授意飞机设计大师图波列夫,由他负责对B-29进行仿制,并正式命名为图-4。
在图波列夫领导下,苏联人把1架B-29解体进行零件测绘、1架作为对照机、1架用来进行飞行实验、并成立了一个国家委员会,全权负责图-4轰炸机的研制。
图-4轰炸机和原子弹,都被苏联列为“必须极速完成的国家任务”。
逆向工程进行的非常顺利,到1947年,苏联已经生产出了可以装配20架飞机的零件。而且在苏联工程师的努力下,新型图-4的全重只比B-29略增1%(340公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仿制的图-4轰炸机,各方面性能比原型B-29都有所提高。
首先是发动机功率。图-4的单台功率从2000马力增加到了2400马力,并安装了涡轮增压装置,使最大升限从B-29的9725米,提高到了12000米。
其次是载油量增加。图-4安装了大容量机内油箱,必要时,还可以在前机身的炸弹舱里加装3个副油箱。因此,图-4可以轻松完成18小时以上的巡航。就算遇到恶劣天气,油料消耗增加,图-4也能连续飞行10个小时。
后来的平叛战斗中,图-4经常留空对叛匪进行监视、侦察和威慑,正是充分发挥了它续航时间长的特点。
此外,图-4的航电考虑周到并且先进。它配备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航行雷达和天文罗盘,还装有宽幅航空相机和摄影机。因此图-4不仅能执行轰炸任务,还可以执行航空侦察任务。
最后,图-4火力强劲,安装了5个炮塔。图-4的5个炮塔一共配备了10门23毫米机炮,比B-29的火力更强。这5个炮塔中,有3个可以对地射击,它们既可以分别射击不同目标,也可以由一人遥控,射击地面上的同一目标,这比后来美军改装的C-130“炮艇机”,要超前很多。
在平叛战斗中,图-4的对地盘旋扫射威力极大,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堡垒”。
除此之外,图-4在高原飞行还有一个优势:它有4台发动机。就算有一两台发动机故障,凭借两台发动机它仍然可以安全返航。我图-2周廷彦机组,正是因为飞机仅有双发,一台故障后,仅凭一台发动机难以支撑返回基地,才不得已迫降在叛匪控制区的。
当时,我军面对的叛乱分子中有一些骨干,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不弱。这些骨干一般携带美制M1加兰德步枪,除了武器还带着可以维持一个月食用的糌粑和酥油。而解放军战士在高原行军,随身口粮只能维持一周。
叛匪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在野外,他们蒙上皮衣就能睡觉,几乎不受高海拔的影响;他们经常打猎,枪法也比较准,还擅长用腰刀格斗。
不过,叛乱分子最大的弱点是没有指挥体系,作战时一拥而上,交战不力就四散奔逃。虽然打仗时个人作风野蛮凶悍,但队伍却形同散沙,一遇到我军的协同作战就溃不成军。
虽然如此,地面部队也会碰到一些困难。因为地处高原,我军作战无法携带重武器,因此在一些攻坚作战中,叛匪往往依托坚固的石头营垒进行顽抗,这时就需要轰炸机提供火力支援,对敌人坚固工事进行“点名清障”。
四、擒贼先擒王
1959年3月,图-4进驻格尔木盐湖机场,最开始他们每天的任务只是进行侦察。
只要出任务,机组每人都配有一支冲锋枪(子弹两百发)、一支手枪(子弹32发)、一把伞兵刀和100元钢洋。
图-4部署之后,每天都会从格尔木起飞,前往拉萨进行低空侦察并拍照,以便准确掌握叛军动向。虽然在空中凭肉眼就能将地面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但机组然会进行航拍,返回基地后再仔细判读照片。
有一次,图-4飞临拉萨后,目视并未发现地面有叛军集结,但返航后仔细判读却发现了异常:在返回途中拍摄的一卷胶卷中,他们发现一支队伍正在集结。
虽然从胶卷上无法清晰辨认这支队伍的身份,但从对方松散垮塌的队形上分析,应该是叛军的概率较大。于是部队立即将“拉萨城外很可能有叛匪活动”的情报上报。第二天,当图-4再次前来侦察时,果然发现拉萨外围已经出现了叛匪骑兵。
当时,为了配合空军作战,在平叛的陆军指挥部里驻有一个空军的联络小组。这个小组主要负责协调指挥部和图-4之间的无线电联络。此外,联络小组还经常使用放在地面的白板,给图-4指示叛军的行进方向。
针对拉萨城外出现的叛匪集结,指挥部很快就传来了明确指示,要求他们前往轰炸并通报了具体的坐标。按照指挥部提供的方位,图-4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不过他们发现这股叛匪的人数不多,“有点浪费炸弹”。
机组按照命令,对这股敌人投放了几枚100公斤航弹,准确命中目标,将叛匪炸得人仰马翻。
这时,又从青海方向飞来两架图-4,三架轰炸机一边盘旋,一边用23毫米机炮对地面扫射。在广阔的草原上,叛匪们根本无处躲藏,而且也没有能威胁到轰炸机的武器,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经过一番机炮洗地之后,这股匪徒被全部消灭。
在返回基地途中,地面指挥部又发来命令:另一支叛军正向雅鲁藏布江方向撤退,很可能要外逃,命令轰炸机前去侦察。
三架轰炸机中的0044号机立即奉命前往侦察,并很快飞临目标区上空。轰炸员通过瞄准仪开始进行目视侦察。很快,他就在雪山上发现了一些黑点。
轰炸员让机长飞得再低一些,这时他看清雪地上的黑点正是叛匪的步兵和骑兵。而且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这支骑兵虽然人数较少,但队伍中却出现了几名穿着红色衣服的人,这种装束以前从没发现过。
机组马上报告了这个新情况,指挥部很快回复:身穿红衣的就是匪首。
遗憾的是,0044号机这次执行的是侦察任务,并没有接到攻击命令,因此侦察结束后他们就返回了基地。当时在0044号机上的飞行员王圣文这样回忆:
“当时炸弹非常有限,因为都是从千里之外空运到格尔木的,成本很高。所以我们并不是看见地面有匪徒就一定扔炸弹。但这次侦察之后我们认为应该“擒贼先擒王”。此后我们只要见到匪徒队伍中有人身穿红衣,就一定会投弹。”
0044号机投弹立功
有一次,独立4团的0044号机正在空中时,突然接到紧急命令:立即前往贡嘎,轰炸贡嘎西北方的一座喇嘛庙,这是一个叛匪目标。
指挥部在电台里向0044号的机组简单介绍了目标区的情况:这座喇嘛庙现已被叛匪包围,庙楼上有一名副区长和4名地方干部,他们携带了电台,正在与步兵指挥部通话。这几名干部的处境十分困难,被叛匪包围后无法突围,需要轰炸机前往支援。
0044号机飞临贡嘎西北后,很快就在一座山顶上发现了这座喇嘛庙。但他们也犯了难,如果只轰炸喇嘛庙会很简单,但是庙里有我们的同志,这可怎么炸呢?
机组向指挥部请示:尽快告知我们同志的具体位置。
指挥部回答:你们尽量避开东北角,要炸西南角。现在地面部队距离喇嘛庙还很远,不能马上赶到,你们先把喇嘛庙炸掉,叛军的一个指挥部也在庙里。
机组回复说:可能会炸到自己的同志。
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地面指挥部回复:庙里的干部已经看到你们的飞机了,他们一致要求你们投弹!现在叛军已经开始进攻庙楼,即使不炸,他们被抓到一样会被处死,地面干部一致请求你们,赶紧轰炸。
命令的内容清晰而明确。
为了保证投弹精度,0044号机立即降低高度进入轰炸航线。透过投弹瞄准仪,轰炸员全神贯注地操作,十字线稳稳地压在了喇嘛庙的西南角上,一枚航弹呼啸而下。
这枚炸弹精准的命中了喇嘛庙的西南角,地面腾起一股烟雾,笼罩了整个庙宇。烟尘散尽,机组观察到庙宇西南全被炸塌,碎砖碎瓦堆成一片。
过了一会儿,电台传来指挥部的战报:喇嘛庙一楼叛军被全部命中,主梁没有塌!二楼的干部安然无恙,任务完成得很好!
机组回复:机内还有剩余炸弹,怎么处理?
指挥部回复:现在没有目标,剩下的炸弹全部扔掉。
于是,0044号机转向飞往元宝湖,并将剩余炸弹全部投在湖内引爆,随后安全返航。
降落后地勤发现,飞机2号发动机、3号发动机和起落架钢梁上都有弹孔,一共有13个弹着点,其中有三枚弹头还嵌在机身金属结构内。后来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这些弹头均为美制冲锋枪发射的11.4毫米枪弹。
事后,0044号机因圆满完成轰炸喇嘛庙的任务并安全返航,荣立集体二等功。
后记: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图-4,使中国拥有了战略轰炸能力。在高原平叛战斗中,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轰炸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号将陆续讲述图-4的其他精彩故事,敬请期待。(全文完)
输出靠谱、有料的战争史,欢迎关注“今晚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