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现在你们很少知道王斌医生了?现在能找到的资料也比较少。我之所以想讲讲王斌医生的故事:
一则是他是从国民党军队中被俘虏后参加红军的;二则他在中央红军长征路途中,曾在遵义挽救过胡耀邦,又在毛儿盖挽救过周恩来的生命;三则是毛主席亲自任命的红军卫校校长。
一、王斌医生简介
王斌医生,1909年生于四川兴文。
少时去成都求学;1932年,毕业于成都医学专科学校。
1933年,赴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前身)教务主任兼附属医院外科医生。
胡耀邦回忆时称,王斌医生曾是国民党少校,被红军俘虏后受到优待而争取到红军的外科医生。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斌医生,历任红一军团医院医生,中央军委卫生学校教育主任、校长,陕北延安卫生学校校长。
土地革命时期,王斌医生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战争年代,王斌医生挽救了大批红军将士,保证了中央军委领导的健康。
抗日战争时期,十八集团军卫生部医务主任,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国医科大学校长。王斌医生为搞好医疗保健工作和部队战场救护作出了贡献。在担任中国医科大学校长期间,他创造了一套管理高等医学院校的有效方法,培养了大批医务人才,是我军正规医院学院校教育创始人之一。
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主席提议,红军卫生学校正式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同年,中国医科大学校长,亲自作词,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谱曲,创作了中国医科大学校歌,歌词为:
“站在卫生工作的最前线,我们是新医学的技术工作者,我们是新中国救护的先锋。在艰苦的斗争中,学习紧张、朴素、仁慈、谨慎的作风,创造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干部,为革命工作,为大众服务。我们正是社会的治疗家,使受伤的祖国走向健康,走向新生。同学们努力学习,勇敢前进建设新医学的责任,担落在我们双肩。”
1941年,即将毕业的红军卫生学校第十四期军医,在学校更名后成为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期毕业生;即将毕业时,校长王斌代表学生的心愿,给毛主席打电话,请毛主席在百忙中为军医十四期的毕业生题词,毛主席答应了。
不久,毛主席派工作人员送来了题词;只见一张白纸上用毛笔写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十三个大字,这十三个字成为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解放战争时期,王斌医生随第四野战军参加了辽沈战役,为辽沈战役取得重大胜利立下了战功,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嘉奖。
1950年,王斌医生任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医科大学校长。
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斌医生担负前线伤员的救治任务,组织铁路沿线300所医院、24列卫生救护列车,出色地完成一大批伤病员抢救治疗、转运任务。
后,王斌医生调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等职,是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2年6月13日,王斌医生因病逝世,终年84岁。
对于王斌医生曾有两种相反的评价,曾得到王斌医生救治的胡耀邦认为,王斌是是红军中最好的外科医生。
而时任红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不认同胡耀邦对王斌医生的高度评价;他认为,王斌要为王稼祥治疗上的问题负责,王稼祥由于负伤在整个长征过程中都要坐担架;王斌在长征结束后,成为红军卫生部门的负责人。
二、给王稼祥治病:橡皮管子差点害死他
1933年4月27日,红军总政治部在驻地(祠堂)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朱德、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以及总政治部秘书长肖向荣等几十人参加会议。正当周恩来作报告时,6架国民党军飞机对作为会场的祠堂进行狂风滥炸。一颗炸弹在身边不远处爆炸,王稼祥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赶来的贺诚医生,用电动吸铁石将王稼祥腹部的一些弹片吸取出来,但是还有一些碎片留在肌肤深处无法取出来,贺诚医生给的意见是送往瑞金后方医院治疗。
在瑞金后方医院,由彭真(彭龙伯)医生和王斌两位医生负责治疗。由于没有X光机,无法探知残留弹片的具体位置,作为主治医生的彭真决定采取保守治疗。后来有了X光机,也没有取出残留的弹片,王稼祥的腹部伤口一直在流脓。
对王稼祥因病遭受的苦难,在《王稼祥传》中说:“他的伤口经常流着脓血,护理人员用橡皮管子塞进伤口,在橡皮管外面穿上丝线,丝线外面缠上纱布棉花,用这个方法使脓液排出体外,以减少发言的机会。有时骑马或走路时,橡皮管掉进伤口,就发生炎症。”
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刚到达陕北吴起镇,在长征中一直被抬在担架上的王稼祥的病情突然恶化;王稼祥发着高烧,昏迷不醒;人们以为王稼祥活不成了;杨尚昆一直陪着他。
后来,人们发现,王稼祥濒临死亡的原因,是一根腐烂的管子造成的伤口感染。这根管子,就是王斌医生在为负伤严重的王稼祥治疗时,插进腰部的一根引流的橡皮管子。人们拔掉这根腐烂的管子,对伤口进行处理后,王稼祥的烧也退了,生命也得救了。
三、给胡耀邦治臀伤:最好的红军医生
1935年2月,扎西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回师黔北,重占遵义;胡耀邦所在的红十三团接受了军团首长交待的攻打娄山关、再夺遵义城的战斗任务。2月26日,红十三团打响了攻占娄山关的战斗;胡耀邦冲到前沿,大声对指战员说:“同志们!敌人想借关死守待援,将我们压迫到关外去。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攻上娄山关,消灭敌人,夺取胜利.....看,又一批敌人从关上压下来了。同志们,端起刀枪,冲啊!杀敌立功的机会到了”
2月27日,攻占娄山关后,红十三团向遵义城开进;胡耀邦和他的宣传队队员在遵义城不远的地方待命:一旦部队打垮了敌人的主要抵抗力量,他们就要进城帮助维护秩序。
这时,敌人的一群飞机低空飞行,俯冲下来;一颗炸弹在胡耀邦附近爆炸,一块弹片击中了胡耀邦的右臀部,造成重伤。胡耀邦被人用担架抬入遵义城,送进天主教堂。在教堂里,外科医生王斌(彬)用“鸦片水”给胡耀邦麻醉,做了手术,但是弹片未能取出来,这个弹片就一直留在他的身体里。为此,胡耀邦曾高度评价王斌医生。
四、挽救周恩来的生命:确诊病症
过草地前,由于操劳和粮食缺乏,周恩来在毛儿盖病倒了,十分严重。最初,周恩来的病被当做一般的疟疾来治疗,可不见好转。
通讯员紧急把李治医生叫过来。经过检查,李治医生判断周恩来患的是阿米巴肝脓肿;为了确诊,李治医生还请来了外科大夫王斌,最后确定是如李治医生所判断的那样。
李治医生和王斌医生,研究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可受限于医疗条件不能实行。最后,由李治医生用特效药易米丁治疗。
为了保住周恩来的生命,李治医生采用了冷冻肝内脓液结合用针穿刺肛肠结合部位的治疗方法。后来,在外敷冰块和针穿刺肛肠结合部位的治疗下,周恩来排除了体内的脓液,高烧也退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