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相比往年,今年仿佛只有三个季节:春季、夏季和冬季;还有南方的网友感慨,今年10月,要么热得像9月,要么冷得像11月,反正不像10月……
微博上相继出现“今冬北方或出现极端天气”“北京可能提前入冬”等话题。不少人疑惑:今年冬天真的会更冷吗?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影响着气候的“拉尼娜”是什么,并教你如何在低温天气正确保暖。
受访专家
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宋海涛
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延彬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杨国庆
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
国家气候中心10月22日消息称,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而早些时候,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报也指出,一次较弱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在2021年晚些时候开始形成,并连续延续到第二年。
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
通常而言,受拉尼娜影响的冬季,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的音译,这个词的原意是“小女孩”,是一种与厄尔尼诺(“小男孩”)相对应的海洋大气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它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
拉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它们都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还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厄尔尼诺(上)和拉尼娜(下)盛期示意图
195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将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即连续两年冬季发生“双峰型拉尼娜”。
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看:
- 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
- 而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会导致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会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差,不利于形成降水。
拉尼娜会让今冬更冷吗?
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
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制定并于2008年正式颁布实施的《暖冬等级》国家标准和于2017年5月发布的《冷冬等级》国家标准,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
身体6个部位要重点保暖
不管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在低温环境下,身体的“薄弱”部位如果受寒,则整个人更易感到冷,以下部位需要重点保暖。
头部
头部是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之一,气温在4℃左右时,人体约一半的热量从头部散发;零下10℃左右时,会有3/4的热量从头部“跑掉”。
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头部受寒血管收缩,易引起血压飙升而发生脑卒中。
颈部
脖子受凉,颈椎病、咽炎就会接踵而来,冷天脖子僵硬,往往就是脖子受寒的表现。
后背
中医认为,背部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把阳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如果背部受寒,抵御寒气的能力会大大下降。
肚脐
肚脐受凉,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膝关节
膝关节没有丰厚的脂肪和肌肉保护,血液供应较少,对温度和湿度都非常敏感,受寒易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疼痛、屈伸不利等问题。
双脚
双脚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热量也往往供应不足,长时间受凉,不但容易长冻疮,还可能引发感冒等问题。
提前学一套“保暖法则”
想要在低温天御寒保暖,只是穿厚衣服可能还不够,做好下面4件事,帮你过个温暖的秋冬。
1吃温热食物
天冷时,还可以通过饮食御寒,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等都有助驱寒。
钙不足,脂肪合成会增加,产热能力下降,也会妨碍抗寒能力。吃一些钙含量高的乳制品,如热牛奶、酸奶以及奶酪,对暖身有所帮助。
2坚持运动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热量,缓解怕冷症状。
冬季可以选择暖和的天气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3选对衣物
紧身衣物会导致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引发手脚冰凉,人只会更冷。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外套最好过腰过腹。
- 出门戴顶帽子,最好能遮住额头,风大可以选择防风的皮帽。
- 戴围巾或穿件高领衫,不要让脖颈后面暴露在外。
- 穿个背心或马甲,有助缓解后背发凉的情况。
- 避免穿低腰裤,外套最好过腰过腹,利于腹部保暖。
进出室内、外,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让体感温度基本保持恒定,尽量减少温差的刺激。
4睡前泡泡脚
晚上7~9点,用40℃左右的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不宜超过20分钟),让水漫过脚踝,泡至身体微微出汗。泡完后立即擦干双脚,并穿上保暖袜子。
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患者、足癣等皮肤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儿童等人群不宜泡脚。▲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