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900斤重的未爆炸弹,落在了黎巴嫩首都的一间民房里,当地的居民,警察都不敢挖,但中国军人们只用了4天,就将炸弹彻底拆除。
2006年8月,中国维和部队接到了一则拆弹任务,虽说当时,为期一个月的黎以冲突已经结束,但当军人们终于赶到任务地时,却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眼前的这颗巨型炸弹,就是本次的行动目标,不知为何原因,它钻进了地下11米,没有梯子,军人们只能踩着打钻机进入洞口。
这就意味着,一旦爆炸,军人连跑都没地方跑,不仅如此,这枚炸弹重达900斤,威力足以摧毁周围一百米的一切,那么, 如此危险的东西,当地政府为什么不处理呢?其实,这栋房子的主人找过邻居 ,报过警,可大家都不想帮忙,因为这炸弹太危险了,他们不想搭上自己的小命,但中国军人的字典里,可没有退缩二字,队伍连长立马代表维和部队做出承诺,
就这样,一场生死考验 ,拉开了序幕,很快 ,军人们跳进大坑,观察起了情况,刚开始,他们还无法确定炸弹是否有爆炸的风险,但没挖两下,众人就发现,炸弹的3根起爆管都完好无损,这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队长见状,立马命令所有士兵撤退,因为没经验的新兵,已经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他需要一名老兵,刚好,队伍里就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排弹高手:刘庆忠。刘庆忠曾在泰国军校担任过排爆讲师,30岁不到的年龄,就已经解除过数十次炸弹危机,但即便是他,也是第一次面对900斤重的巨型炸弹,怎么把它弄出来,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番观察后,他发现炸弹至少有80公分都埋在地底,只能靠挖了,他拿上铁镐开始了工作。
拆弹专家最害怕什么 ?不是炸弹引爆,而是灰尘,细小的灰尘不断钻进刘庆忠的眼睛,但他根本不敢眨眼,因为炸弹很不稳定,一次重击,一次敲打,都可能使其爆炸,他必须像对待考古文物一样细心,但挖着挖着,刘庆忠开始止不住地冒汗,太热了,以色列的温度动不动就是40°上下,他的视线变得模糊,手也开始发抖。
为了增加刘庆忠的活动范围,队长叫来了一名当地的挖掘机师傅,想让他拓宽大坑的长度,然而,这家伙实在太马虎,没挖两下,就险些碰到炸弹,这惊险的一幕,差点把在坑上观察的队长气晕过去,
相比之下,刘庆忠的状态则紧张得多,在过去的3小时里,他挥了至少几千次铲,每一铲都聚精会神,在这份中国人特有的细心之下,炸弹逐渐展露出了原貌,到了第4天,挖掘工作终于进入了尾声,接下来,军人们需要将炸弹完全挖出,然后用起重机吊离洞穴。
为了表示感谢,73岁高龄的房主老太特意给军人们端来了咖啡,在爆炸的几天里,她睡不着 ,吃不好,中国维和军人的到来对她而言,就好像天使降临人间,听到这话,军人们更加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接下来的工作是整个排弹中最危险的部分,因为引信已经暴露在外,一次摩擦,一次碰撞,就可能使炸弹爆炸,出于安全考虑,营长下令, 除了排弹专家以外的所有人,都撤离现场,因此 ,摄影师也没能记录下这危险的一刻。
2个小时后,弹体终于被挖出来,军人们赶紧用钢索固定在钻孔机上,另一头绑住炸弹的两端,负责起吊的师傅依旧是那个大马虎,刚往上抬,就碰到了一次石头,好在最终 ,这枚炸弹有惊无险地上了岸,一颗颗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了下来。
见到自己的家终于恢复了安全,老太忍不住湿了眼眶 ,在亲历战争的这些天里,她已经见过了太多的死亡,是中国维和部队的到来,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
同样的瞬间,还发生在黎巴嫩南部的乡下。
这个村庄里到处都是未爆的炸弹,农田里, 公路上,甚至连石头缝中也藏着一些,当地的居民 ,警察,都不敢冒着生命风险去排弹,但对于中国军人来说,拆弹 ,就是任务,硬着头皮也要上,然而 ,即便做足了心理准备,当它们看到炸弹那一刻,还是傻了眼。
这颗炸弹要怎么拆 ?整个弹体被一块废墟死死压住,看这大小,至少有2000磅重 ,想拆掉它,不仅要面临爆炸危险,还要提防着建筑坍塌,怎么办呢?队伍的士官决定用货车拉,他们把钢索绑在炸弹上,试图靠货车的绞盘将炸弹拔出,但即便这辆车重达10吨,炸弹也巍然不动,就连固定它的U形锁, 都被崩坏了。
无奈之下,士官只好决定用笨办法,他让拆弹人员拿千斤顶,把炸弹顶松,但下一秒,炸弹就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太紧张了,拆弹人员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因为千斤顶正好在起爆管的位置,一旦爆炸,他的防爆服起不了一丝作用,终于,炸弹与废墟之间出现了一丝间隙,士官抓住机会,赶紧让拖车开始发力,炸弹总算被拉了出来,但当军人们上前检查时,
原来 ,这枚弹壳是空的,所有人哭笑不得士官悬着的心, 也终于放下,这段纪录片的结局无疑是轻松的,可在战乱地区,空弹壳的数量几个指头就能数得过来,大多数的炸弹,都是完好无损 ,暗藏杀机,而在拆弹行动中牺牲的中国维和战士也有许多,令人痛心。
最后, 让我们由衷的期望,每一名维和战士,都能安全回到祖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