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一位韩国老人在首尔去世,享年100岁。
他可不是一位普通的韩国老人,而是韩国第一位陆军大将、朝鲜战争亲历者、韩国著名政治家白善烨。曾经作为韩国军人参加过朝鲜战争,当年出现在朝鲜战场上的他,毫无疑问是我军的敌人。
不过,白善烨的经历并不只有这么简单。即便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也堪称特殊:出生在朝鲜平壤,成长于中国东北,效力过日本伪满军队,脱逃至韩国担任军官,跟着美国人一起打朝鲜战争......
也正是朝鲜战争期间,当他得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自己将要面对的部队指挥官是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老上级时,居然连夜率领部队逃跑,避开了我军的锋芒。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避之不及的志愿军部队指挥官究竟是谁,会让白善烨吓得魂不守舍?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有多大?
吃百家饭长大的“脱北者”
要了解这件事的始末,我们必须从头开始,简单梳理一下白善烨的前半生。综合他的履历,笔者戏称他为“吃百家饭长大的”,不过由于他的确是韩军中作战能力十分出色的一位将领,称他为韩军名将也不过分。
1920年11月,白善烨出生在朝鲜平安南道一个距离平壤只有2公里的小村子。当时的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并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白善烨的父亲在他7岁那年就病逝了,母亲带着两男一女三个孩子来到平壤艰难过活,一度要靠乞讨为生,全家甚至差点投大同江自尽,在白善烨姐姐的哭诉下母亲才作罢。
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只要有机会就会拼命争取。
一年后,白善烨的家庭迎来转机,母亲和姐姐去平壤一家橡胶厂当工人,全家的收入有了保障。不过白妈妈是个有头脑的女人,他知道孩子们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方法就是读书。
有了积蓄的白家终于可以供白善烨去读书,他从小学开始就努力学习,考上了平壤师范学校,于1939年毕业。
由于朝鲜离我国东北很近,当时的东北也是日本人的地盘,为了进一步改善家人的生活,白善烨来到奉天(如今的辽宁省会沈阳),考上了伪满政府的奉天军官学校。
1941年底毕业后随即入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后开赴战场,与我国热河省(如今我国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交界)的八路军作战,还获得了晋升,后来历经波折回到了平壤,在平安南道担任军方职务。
之所以说他是吃百家饭长大,就是因为他在朝鲜、日本、中国和韩国的军事环境中都呆过。而真正改变他人生之路的,无疑是在中国的经历。
这段时间让白善烨积累了朝鲜半岛乃至日本军方的一大批人脉,为他日后在韩国军政界的攀升奠定了基础。只不过从我们国家的角度出发,白善烨那个时候在日伪部队服役,也是对我国人民以及朝鲜人民犯下了罪行。
在中国的经历让他白善烨能讲一口比较流利的汉语,跟不少伪满军队中的中国籍军官打过交道。他在伪满军营当兵期间,曾经有中国军官指导他所在的部队训练和打仗。
白善烨在佳木斯整训的时候,带队的军官就是中国人,与他们打过很多交道。
只不过白善烨做梦都想不到,他居然会在朝鲜战场上与曾经的老领导重逢。
1946年初,金日成在苏联的帮助下解除了时任北朝鲜临时政府领导人曹晚植,一直追随曹晚植的白善烨,已经提前在1945年底就拖家带口与几名好友冒险越过三八线难逃至汉城(今首尔)。
韩国方面管非法逃离朝鲜来到韩国的人叫做“脱北者”,白善烨就是朝鲜的第一批“脱北者”。
但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脱北的时候是朝鲜高官的身份,他的叛逃极大帮助了韩国军队的崛起,因为他是韩国军队的创始人之一。
韩军创始人在朝鲜战场上的高光时刻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来到朝鲜半岛,对三八线以南的南朝鲜(韩国)进行软殖民,开办学校、工厂等,特别是在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汉城。来到汉城的白善烨把家安在了这里,经人介绍加入了南朝鲜国防警备队。
这支部队就是后来韩国军队的前身。同时,有军事资历的他进入了美军开办的英语军事学校,并在毕业后参与了南朝鲜军的创建工作。最初南朝鲜军只有8个团,每个团也只有200多人,只相当于我国这边一个连的建制大小。
白善烨等在中国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军官加入,才让这支部队逐渐扩编成为师和军,人数增多,力量逐渐壮大,可以应付大规模作战任务。
白善烨在中国当兵的经历对南朝鲜军扩建有着很大帮助。
在我国东北地区带过兵打过仗的他,成为了南朝鲜军的重要领导人,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担任过陆军本部情报局局长等职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白善烨任南朝鲜军第一师的师长。得到苏联援助的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苏式坦克装备打得南朝鲜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开打仅仅4天汉城便宣告失守。在这个背景下,白善烨的部队坚守汉江北岸,损失惨重。
不过他们已经是南朝鲜军队中最能打的了,直到他们退守到半岛最南端的釜山防御圈,以洛东江的多富洞地区作为最后防线构筑工事进行拼死抵抗,等待美国人的救援。
不带任何历史滤镜来看,白善烨已经将手头的资源发挥到了极致。洛东江战役后期,白善烨的部队在美军增援下还击,但北方军队作战勇猛,夺下了南军的阵地,这让美军十分不满。
白善烨见状立即赶赴前线,让溃退下来的士兵继续向前冲,他本人以身作则,率部利用北方军炮火下的肋部空间漏洞进行穿插,打退了对手的进攻,夺回了阵地。
这次战役被韩军成为多富洞大捷,算是为他的军事实力正了名,也让美国人对他高看一眼。
随后为配合美军的仁川登陆,白善烨又率部击退了三个北方师,得到了美军的进一步信任。美军介入朝鲜战场后一个月,局面完全反转,远道而来的美军飞机坦克榴弹炮等重武器对朝鲜军队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美军和南朝鲜军一路推进,白善烨得到了美军的进一步支持,得到了高炮群和装甲车等装备,带着部队率先打入了平壤——平壤是他的家乡,在他看来,坐着坦克打进平壤相当于衣锦还乡。
白善烨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我一辈子的巅峰时刻”,可见他的兴奋。正是他在朝鲜战场上通过美国人的帮助打了一些胜仗,才让他在韩国军方以及美国人方面赢得了信任和尊重。
直至后来当上了韩国军方的最高领导人,都与他在朝鲜战场的战绩密不可分。但当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推进至中朝边境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该登场了。这就是我国伟大的抗美援朝一战。
白善烨的好日子从此到了头,此前在美军的帮助下他们才得以向北推进,但当我军入朝之后,南朝鲜军队得到的帮助明显减少,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们。
在总司令彭德怀元帅的指挥下,志愿军计划在朝鲜西北部的云山、温井等地向南朝鲜军发起攻势,歼灭南朝鲜军第一、第六、第八师,以及部分联合国部队。
第五十军作为志愿军总预备队,准备从西侧定州一代出发,直插西朝鲜湾,切断南朝鲜军与联合国军的联系。
1950年10月26日,五十军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准备向目标地区推进。不过,由于全军已经在过江后连续三天急行军,部队的情报跟进不及时,有一部分战士掉了队,与大部队走散,进入了敌人的驻防区。
这一点跟电影《长津湖》中的场景基本吻合,行军沿途还要面临美军飞机不定时的轰炸,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当时南朝鲜军并不知道志愿军入朝的消息。10月31日下午,白善烨的部队在云山附近俘虏了一名志愿军战士,发现他讲的语言像是中国话,便带回师部审问。
白善烨参与了审问,问出了志愿军已经入朝的情报,并得知了该战士所在部队的番号以及所在师的师长名字。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懂中文的白善烨看到师长的名字时,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该被俘士兵隶属于志愿军第50军150师,师长居然正是他当年在伪满军队第七旅当大队长时的旅长——王家善。
让白善烨魂飞魄散的志愿军师长
伪满军队的军官,现在怎么会成了志愿军的师长呢?王家善这个人究竟是谁?
1903年,王家善出生于黑龙江巴彦县康庄乡,曾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曾提到过该校,培养过蔡锷等我国著名将领。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王家善毕业后回到东北组织起抗日武装“巴彦抗日游击队”,但由于实力差距悬殊被日军俘虏。
日本人看中王家善的带兵才华没有杀他,反而让他作为教官培养更多的伪满军队,还送他继续去日本东京陆军大学深造,打算把他培养成伪满军队的名将。
但是王家善是个真正“曲线救国”的将军,身在日营心在汉的他偷偷与国民党部队取得了联络,获得了在日伪军内部潜伏的任务,还被时任国军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任命为上校。
在佳木斯期间带兵,让他与白善烨有了交集,他也许对这个会讲中文的朝鲜人印象不深,但是白善烨对他可是记忆深刻。
抗战胜利前,王家善建立的地下抗日组织起义成功,杀掉了日军驻守佳木斯的军官,配合苏联红军收复了东北。不过在成为国军正式编制的国军暂编五十八师师长后,王家善发现国军根本不是为了人民而战的部队。
上级克扣军饷严重,还打算吞并他的部队,这让他十分不满。
对共产党军队有了一定了解后,王家善知道自己真正的使命,决定再次起义投诚,奔向我党和我军的怀抱。
1948年2月,王家善率五十八师八千余人起义,消灭了驻防营口的国民党军。这次起义史称“营口起义”。
王家善的部队还连夜用300辆马拉的大车和二十几台卡车抢运营口仓库内的40多万发炮弹和300多万发各种子弹,全部收归解放军所有,甚至帮助我军缴获了国民党一艘满载弹药的美式军舰,让我军以最小的代价解放了东北重镇营口。
起义成功后,王家善率部加入了我军第50军,任独立第五师师长。
总的来说,王家善将军是一名爱国将领,尽管有过委身日伪军的经历,但能够不忘初心保持革命初衷,最终投奔我军和我党,这样的定力绝非常人能及。
朝鲜战争爆发后,五十军紧急从南方抽调整训后北上入朝,王家善改任第150师师长,在定州一带集结,准备向南朝鲜军发动进攻。得知王家善率部前来,嗅觉极其灵敏的白善烨做出了一个判断——大批中国军队即将奔赴朝鲜战场。
通过对这名志愿军的审问,他还得知,志愿军早在10月中旬就已经越过鸭绿江,甚至还准备了非常厚的棉服以抵御严寒。志愿军的行军队列已经进入朝鲜境内,在山里隐藏着数万名志愿军。
这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而驻防朝鲜北部的南朝鲜军将面临巨大压力,这份压力他和他的部队显然无法承受。
白善烨在中国多年,知道中国军队,特别是共产党军队的厉害。
中国人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更何况对面还是自己的老领导,作战能力出众,又能准确审时度势的王家善将军。
他知道自己的部队必须要避其锋芒,如果直接相遇,恐怕凶多吉少。白善烨在回忆录中是这样写的:
“中国军队的步兵实力很强。云山以北是非常陡峭的狄逾岭山脉,他们的行进队列非常隐蔽地分布在山脉的各个角落。
美军的侦察机也没有发觉到。他们在行军的时候会看下树木顶在头上,白天不活动专等夜里突袭,这样的行军方式很难被侦察机发现。
到了战场上,他们就好像是从天而降的部队一样,当然这是事后我们才了解到的具体情况,但跟我的预测完全一致。”
时间就是生命。白善烨立即向美军请示撤离云山前线,并表示中国军队要入朝,请求美军骑兵一师骑八团接防云山。
当时美国没有得到志愿军入朝的消息,所以对此信息判断不足,认为白善烨有些小题大作。
10月31日晚,骑八团仓促与白善烨的第一师换防,没有注意到白善烨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坑”——云山外围高地三巨里和277.4高地都被白善烨的第十五联队连夜放弃。
且美军在我军发起攻击之前都没有完成全面布防,高地附近有多个缺口,容易被炮群集火。
得到消息半天后率军完成撤退并换防,白善烨这动作真是够快的。
他非常清楚中国军队的实力,特别是这种步兵突袭战,在朝鲜山地较多、大兵团机动化部队难以施展的情况下,中国军队的优势显然会更明显。
不过,善于逃跑的白善烨可能是没有看地图——他们所在的云山距离五十军驻扎的定州还有100公里左右,那名士兵走散后跟大部队南辕北辙。
王家善所在的第50军,要攻击的并不是白善烨所在的云山区域,准备发起进攻的是另外一支志愿军部队,第39军——这是东北野战军的王牌军,首长为吴信泉中将。
11月1日,第39军116师师长汪洋决定在下午6时发动进攻,提前冲向敌人防线的缺口,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经过了将近三天的激战,骑八团大部被全歼。这就是著名的云山战斗,是志愿军与美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首次正面交锋。
志愿军第39军发扬顽强作战的精神,运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并合理运用战术,给了美军一个下马威——击毙并俘虏敌人共计2000余人。
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落3架美军飞机、缴获4架,击毁并缴获汽车170余辆、坦克28辆,还有119门火炮。
以武器装备和人数上的绝对劣势,战胜了号称美军“王牌之师”的骑兵第一师。歼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剩下的那200余人正是白善烨的部队,兵力相当于他的师下辖一个联队的半数主力。
不过,只用了200人左右的代价,保住了他的近万人的一个师,避开了我军的锋芒,白善烨可以说是非常有“先见之明”了。
只不过,打败他的部队以及美军王牌师主力的,并不是他的老领导率领的第50军。
白善烨的判断即便准确,对他而言也只是歪打正着而已。
半年后,1951年4月7日,韩国第一军军长金白一因为飞机失事而身亡,在南朝鲜军军队中资历最老的白善烨接替金白一的职位。
后来在美国方面宣布取消韩国陆军司令部对部队的指挥权后,成为了指挥韩国军队的最高长官。
要知道,当时的韩国军队只有2个军10个师,其中一个师还是白善烨从云山战斗中撤回来的,否则韩国的国防力量只会更寒酸。
也是在那一年的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白善烨作为韩方最高指挥官,又精通汉语,代表韩国军方来到了谈判桌前,与美国谈判代表一起,跟我军以及朝鲜军方代表进行谈判。
只不过,连战时指挥权都没有的韩国军队,在美国人面前只能唯唯诺诺。白善烨在谈判中表示要把停战线划到平壤、元山一线,不仅惹恼了朝鲜方面,就连美国代表也看不下去了——这种贪得无厌的条件意味着双方没得谈,只能继续打。
不想打下去的美国人干脆把白善烨又安排回了前线。
1953年1月,因在战争中立下了功绩,在美国的授意下,白善烨晋升陆军大将。按照美军的规矩,每20万名士兵中才有一个大将,当时韩国方面的军队还不到20万人。
这意味着白善烨已经成为了李承晚最值得倚仗的本国军事将领,韩国军事第一人。不过,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而言,管你什么大将中将,我们打的就是精锐!
白善烨的回忆录中还披露了很多云山战役中志愿军作战的细节,读来依然令人惊叹不已:
“我和美军盖伊上将在1950年10月31日子夜时分,听到了来自美军第一师骑兵八团的无线电呼叫,里面是急促的呼吸声。
有美军战士喊道:‘敌人正在进入我方阵地’‘敌人正在爬上战车’‘敌人站在了战车上’......然后就是一连串的爆炸声、枪炮声和呼喊声。
这太令人震惊了,中共军队的速度如此之快,让我们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这可能就是白善烨不愿意面对我军,甚至连夜逃走的最大原因。
他非常清楚我军灵活多变的战术打法,以及顽强的战斗作风,即便不是他曾经的老领导,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用保家卫国、拼死一战的勇气和决心,铸成的那道钢铁长城,都是白善烨以及韩国军队所无法逾越的。
参考资料
[1]李殿儒.回忆我的岳父王家善[N].营口春秋-往事回眸,2020-03-31.
[2]王辉.王家善营口起义[N].营口日报,2018-12-02.
[3]梁瑞林.艰难的新生——驻营口国民党五十八师起义始末[N].炎黄春秋,2018-04-09.
[4]白善烨.最寒冷的冬天II: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0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