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代才女,一生写下六十多部小说,号称言情小说教母。
她的小说被搬上电视、电影荧幕,大受欢迎,曾一度霸占着收视率的榜首,从君子雅士,博古通今的学者,到耕田卖菜的农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就是琼瑶,一个充满传奇的女作家。
琼瑶乳名叫凤凰,代表幸福吉祥,大名叫陈喆,代表理想顺遂,笔名叫琼瑶,浪漫有情怀。
可恰恰相反,琼瑶一生的经历一点都不顺利,一点都不浪漫。
她一边辉煌风光,往昔亦如走马观花,一边尝尽世态炎凉,历经战乱、背叛、离别......
她说:“我这一生已经把人家几辈子都过过了。”
不少人讨厌琼瑶,对她那热烈纯粹、无怨无悔的故事,嗤之以鼻,以“三观不正”一言以蔽之。
但看了她的苦难故事,或许你会心生一丝怜悯。
一、颠沛流离的童年
上世纪三十年代,外敌入侵、家国破败、山河呜咽,为躲避战火,琼瑶的父亲带着一家人,早早迁移到大后方四川。
1938年,琼瑶和胞弟出生,父亲是教师,工作稳定收入稳定,一家四口日子过得不算太凄惨。
但家国命运休戚与共,时局动荡,物价飞涨,父亲连干好几份工作,仍无法保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在湖南老家的祖父,三番两次写信过来,催促着赶紧回家。
1942年,父亲终于决定带着妻儿回湖南。
分别前,琼瑶舍不得奶妈,在母亲面前痛哭乞求:“为什么不能和奶妈一起走啊?为什么要分开呀?我要带奶妈走!”
没人回答她的问题,只看到母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奶妈坐在一旁掩面哭泣。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日子里,琼瑶因思念奶妈,常常半夜突然哭醒,摸索着说要找奶妈。
那时琼瑶才四岁,尚不知人事,却早早历经了人生的第一次离别。
与离别更痛苦的,是逃难路上的一次次死里逃生。
途中,一家人饱受各种苦难与折磨,差点被饿死,差点患疟疾病死,掉进河里差点被淹死,最可怕的是遇上日本兵,差点丧命在枪口下,母亲也险被掳走。
有一回,弟弟不慎走丢,行李也没了,父亲崩溃,母亲急晕了头,冲着琼瑶大叫:“怎么丢的不是你?”
简单的一句话,却给琼瑶幼小的心灵留下莫大的伤害。
觉得无路可走的父母,甚至走到河里想一死了之,但河水窒息的感觉又让两人清醒过来,我们走了,女儿该怎么办?她会活不下去的。
也许是上天见怜,弟弟后来竟找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团聚。
1949年,日本投降,老百姓得以过上安宁的日子,受文人清高的性格影响,即便穷到揭不开锅,父亲也不愿接受舅舅的接济,带着一家人在台北定居。
这便是琼瑶的童年,战火、逃难、饥饿、分别,尽是满目疮痍的回忆。
要说幸福,大概是和奶妈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吧。
人生的苦难是接二连三的,琼瑶还远没看到尽头呢。
二、伤痕累累的青春
逃离了战火,却迎来了学业的挑战。
父母是老师,弟弟和后来出生的妹妹成绩都不错,唯独琼瑶特别,除了语文成绩不错,其他学科一塌糊涂,每次考试成绩毫无意外垫底。
有次,她数学只考了20分,拿着成绩单闷闷不乐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该怎么跟母亲说。
回到家,听到妹妹的哭声,她跑过去问怎么了。
谁知竟是妹妹考试考了98分,没到满分感到懊恼难过。
用现在的话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琼瑶没心思安慰妹妹,也不知怎么安慰。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呆呆看着桌子上的卷子,“20”两个红色的数字,显得格外刺眼,越看越难受,越看越心痛。
琼瑶学习成绩不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耳边经常听到嘲笑声,堂堂一个老师的女儿,竟然考不上大学,怕不是智商有问题哦。
恶意的猜测,扎心地嘲讽,让本就心思敏感的琼瑶,绝望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置身于大海,无人伸手拉她一把,越沉越深。
她做出大胆的决定,含泪给母亲写完一封告别信,大口大口地吞下安眠药......
等琼瑶睁开眼睛,看到窗外的阳光洒进来,已经是一个星期以后了。
转过头去,看见的是母亲熬得通红的双眼。
女儿已经历经一次死里逃生,但母亲仍不放弃对考大学的执念,每天都在琼瑶耳边反复念叨,你一定要认真读书,你一定要考上大学。
母亲念紧箍咒般的唠叨,外加学业的重重压力,令琼瑶身心俱疲,烦躁不安。
感受不到一丝丝温暖的琼瑶,却对语文老师上了心。
老师虽然大琼瑶25岁,结过婚,但妻子已经去世,他不像旁人,时常夸赞琼瑶有才气,还给予鼓励。
在情窦初开、青春懵懂的心思下,琼瑶对老师渐渐地从崇拜变成男女之间的喜爱。
老师告诉她,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并读完大学,四年后如果你没有变心,我就等你,如果你变心了,那证明我们的爱情经受不住考验。
现实没有那么多如果,琼瑶直接落榜。
预感自己无缘和老师在一起的琼瑶,情绪低落到极点,不吃不喝不说话,呆呆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
熟悉的绝望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她重蹈覆辙,抓起安眠药往嘴里塞......
也许命不该此吧,琼瑶又一次死里逃生。
命运给了琼瑶又一次生的希望,却彻底断了她与老师在一起的可能。
气急败坏的母亲,将所有过错追究到老师身上,她四处告状,誓要将老师开除,甚至身败名裂。
后来,母亲的目的达到了,老师被开除,坐上火车离开了台北,自此再不复相见。
母亲这一闹,老师这一走,琼瑶哪还有什么心思复习功课,第二年高考,毫无意外又一次落榜。
这是琼瑶的青春时光,仿佛只有学业、高考、重重压力,唯一一丝温暖的火苗,硬是被无情浇灭。
三、一婚未得善终,二婚背负骂名
两次高考落榜,琼瑶寒了心,母亲也断了执着的念头,任由孩子去吧。
那时,琼瑶没心思做其他事,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写作。
现实中无法诉说的痛,只能在小说中拼命发泄。
恰恰此时,一个人突然闯进她的世界,便是第一任丈夫庆筠。
庆筠是个大才子,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还标榜自己写的文章才叫真正的文学。
志同道合的两个年轻人,渐渐从相识相熟,到产生情愫。
庆筠人是不错,但太穷了,住的是几片木板搭成的小屋,大风一吹,就摇摇欲坠。家里唯一最值钱的是一套西装,但裤子是破的。
当听到女儿与穷小子在一起,母亲站出来反对:“你和他能有未来吗?你这么年轻,不好好读书,偏要和穷小子喝西北风!”
母亲的言语,刺激起琼瑶的叛逆心,我偏要反其道行之。
不久后,琼瑶与庆筠结婚,并有了孩子,但在临产之际,庆筠不巧被派到国外上班。
琼瑶内心很失落,忍着疼痛生下儿子。
母亲不愿过来帮忙照顾外孙,她只能一边写作一边照顾孩子。
那段时间,母子两人所有开销,全靠琼瑶一笔一笔写作,赚来的微薄稿费。
然而,琼瑶万万没想到,会因为写作断送了一段感情。
在一次次写稿送稿的过程中,琼瑶发现写爱情故事很少被退稿,于是她决定专门写爱情小说。
结果越写越多,越写越得心应有,受到《皇冠》杂志社的认可,不仅及时寄来稿费,还主动提出约稿。
可丈夫庆筠这边,回国后一边不满琼瑶写太多俗套的爱情小说,一边又恨自己写不出好文章。
1963年,琼瑶在《皇冠》上成功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内容正是少女时期那段刻骨铭心的师生恋,后来被搬上电影荧幕。
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却不想迎来一场灾难。
丈夫庆筠难以接受妻子曾经那么爱另一个男人,父母在看了影片后,觉得女儿是在责骂他们,母亲直接气到绝食。
此时,琼瑶才醒悟过来,自己行为有所不妥。
她做任何解释都没用,只能流下悔恨的泪水,跪在床前,拉着母亲的手不停地道歉,恳求她喝口水吧,吃点东西吧。
最后琼瑶无奈,让儿子捧着牛奶跪在床前,母亲这才选择原谅。
至于丈夫庆筠,后来染上赌博,常常夜不归宿,夫妻感情本就不深,琼瑶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便提出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