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说:“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且能自我引导的学习者。”在这个背景下,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兴起一大批创新教育学校。
在这些创新教育学校中,正发生着令人振奋的变革,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变化,新的教育空间要为这种变化创造可能性。
建筑,是杰出的教具深圳市前海区拔地而起一栋全新的10层建筑,这是今年9月刚开学的深圳荟同学校(Wittle School & Studios)。说是深圳,乃至全国最富艺术气息的校园也不为过。12月初,我前往深圳荟同,去一睹这所创新学校的真面目。
整栋建筑带给我最主要的感受,是空间和光线搭配的巧心,通透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神思清明。
校园内大量采用建筑原始材料,比如天花板外露、管线排布,清水混凝土的梁柱、未上封闭漆的木板……让孩子认识建筑本质,体现了建造者的用心。
无论是教室、活动室、图书馆还是会议室,都采用全透明、开放的风格。
校区走道里随处可见的展板,分享和展示学生的作品。
处处细节无不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这也太不像一所学校了!”参观过程中,我频频感叹。
确实,荟同校园更像一个“创客空间”,或者是谷歌、脸书的办公室,现代感和舒适度极佳。透明玻璃,不设围墙,没有框架,然而一切井然有序。
荟同邀请了意大利国宝级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担任全球校区总设计,这栋 “通透、开放、极富创意”的校园建筑作品,正是出自这位老人之手。
美好、简朴、温馨、自然、光线充足。这是皮亚诺建筑最显著的特点,这是深圳荟同校区最显著的特点。
皮亚诺认为,建造一所学校是件非常棒的事情,能为下一代打造一个适合在一起学习的环境。建筑关乎美学,美学关乎文化,又与知识、好奇心、发现、探索相关,这些将成为教育最直观的诠释。
从表面看,荟同的硬件并不奢华——不过是打破空间隔断,让阳光洒进来...
但教育的奢侈从来都不在硬件,而是在观念。建筑与环境发生共振,本身是一堂精彩绝伦的人文自然大课,更不要提未来教育的挑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新的教育空间要为这种变化创造可能。
正如皮亚诺先生所言:建筑本身就是最为经久不衰的教具。
荟同校园,如何承载它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教育理念可以透过它的建筑和环境传递出来。
传统课堂:讲台下面摆放一排排桌椅,这是为流水线式的灌输教学设计的,老师是权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统学校:教室与教室之间堵着厚厚的水泥墙,我们不鼓励串门,也很少强调合作;除了上课的教室外,传统学校功能教室的数量少,利用率不高。仿佛学习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参观完荟同深圳校区后,我被设计中传递出的教育理念所触动。对传统教育发起挑战,首先体现在学习空间设计上的突破。作为一所目标是创立遍布全球校区的世界学校,荟同在未来教育方面的雄心和用心,有许多值得我们了解的地方。
打通边界:项目制学习荟同在中国首个学校选址在深圳,这是一个与荟同气质完美契合的创新城市。近十余年来,一大批未来教育学校在国内外兴起,“如果我们还在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孩子,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杜威100多年前的讲话掷地有声。
面向未来的理念首先需要全新的教育空间。荟同教育鼓励师生求同存异,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辩论,共享知识和观点,广场的作用不言而喻。内部大量使用顶级写字楼所用的玻璃隔断,是将“共享”的理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荟同华盛顿校区与深圳校区采用同一种装修风格
旧的校园设计追求的是“封闭式的社区”,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完整的功能体,与外部毫不来往。荟同的办学愿景,是要求学校与社会打通,与世界交流。
杜威一直反对机械的、抽离地学习知识,主张在实践中学习,在百年前就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口号。荟同卓越中心的存在,就是为引入大量社会资源参与教学搭建的平台。
学校,应是学生的舞台直行穿过公共空间,我们来到卓越中心教室。我参观学校那天,恰逢荟同每周一次的“X Day”,这是荟同最赋特色的主题拓展活动日,通过连续几周全校性主题活动,给学生带来新知和启发。“X Day”通常会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去博物馆、美术馆等地探索和学习。
每个年级每3-4周就是一个项目周期,各学科老师围绕项目主题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各科老师积极互动和配合,对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而此次的“X Day”是当周特殊活动,主题“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刚好当天没有外出,卓越中心教室内高年级的学生正在听一场分享会。
学校邀请到了达芬奇研究学者 Mario Taddei 先生,他从2004年开始研究达芬奇,并与几位合伙人共同创建了位于意大利米兰的达芬奇主题博物馆Leonardo3。根据达芬奇的手稿,Mario Taddei 先生曾与团队一起组装了达芬奇发明的机械狮子、飞行器等装置。
为了让学生了解达芬奇的想法和创意,老师借助3D动画、VR等多媒体手段,将达芬奇手稿中的设计原型生动地展示在大家眼前。
与此同时,深圳创意艺术与设计总监 Assoc. Prof. Alessandro Antonicelli 带着孩子们一起从局部到整体,仔细地赏析了达芬奇的名作《抱银鼠的女子》。
老师分享结束后,是学生们的动手时间。在深圳卓越中心老师的辅导下,高年级的学生们动手制作达芬奇的“飞机”和达芬奇发明的“自承式桥”,这些有趣的动手环节,是让学生爱上物理的“神器”。
还有同学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程序与蒙娜丽莎“换脸”,枯燥的编程也可以用来寻找乐趣。
充满想象力的达芬奇名画cosplay大赛
卓越中心为低年级的学生专门准备了一个惊喜——《最后的晚餐》被裁剪为许多幅小画,他们可以和朋友尽情地涂色!
功能教室:实现跨学科学习除了每个班级的教室外,荟同校园里的“功能教室”也非常多。
光地下一层就有3个超级大的乐队排练厅,采用的是最顶尖的隔音材料,“box-in-box”的隔音设计(教室设置两层隔断),乐队的排练声绝不会对其他教学活动产生干扰。
超强隔音的乐队排练厅地下二层是健身房和多功能篮球场,撸个铁,打一场篮球,让学习更高效。
“功能教室”遍布在荟同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有艺术教室、中国文化教室等。在荟同理念中,跨学科的探究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是未来教育的最主要课题,功能教室就是学生进行各种探究主题学习的场所。
开放的环境,包容最大胆的想法这些功能室比“创客空间”更具前瞻性,支撑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活动,包括摄影和电影制片室、平面设计室、木工和五金室等,学生可以尽情探索他们在艺术、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创造力。
艺术教室,给学生恣意创造的空间传统教育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学习者是被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早期,这种高效率知识传授的方式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面向未来的创新学校首先要在空间上进行突破。荟同的教室打破了传统教室桌椅摆放的规则,根据需要学生任意布置学习环境。同时被打破的还有教师的权威性,教室里不设讲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
这里是音乐爱好者切磋排练的乐园
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知识不仅来源于书本。作为荟同全球课程的亮点之一,体验式也体现在了荟同深圳校区环境中。学生在课堂之外做跨学项目,向社区里的各界人士学习,到城市里或田野上进行实践。
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应付考试,而是全面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团队写作的能力。荟同的校园为多种体验提供的了空间。
挑战传统:学习就是生活荟同学校的教室在哪里?我并不是很确定,因为在我目力所及之处,办公室、休息大厅、会议室、图书馆等空间,都承担了教室的功能,教学无处不在。
席地而坐,音乐就是要随性(荟同华盛顿校区)
传统教室更多是单独隔间,所有的座位都面向老师。荟同学校高中部采用哈尼克斯圆桌教室,课堂上师生地位平等,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关注。
一个教室不够施展教学活动?没关系,相邻课室可以组合使用。教室中所有的家具都可以移动,老师可以按照不同的课堂组织方式重新排列桌椅,自由灵活的布置教室,实现多种多样的教学需求。
荟同学校所有房间的层高,都比普通教室更高。建筑师相信,空间的延伸扩展,能激发孩子的创意和潜能。
灵活可变的教室空间,客观上也消除了教师的权威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体现在学校空间的每一个设计细节上。
所有的教室都面向建筑外部,在建筑师皮亚诺的理想中,学校应该与周围社区共生,没有明确的边界。面向外部的教室设计是一个很巧妙的做法,一方面视觉上实现了建筑师的理念,另一方面最大程度获得了自然光线。
皮亚诺认为,光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种元素,因为建筑呈现出来的一切都和光影有关,整个空间光线充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具有视觉的连通性。
不仅如此,科学研究还发现学习成绩与自然日光量正相关,自然采光不仅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视力,还会使他们更加专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术表现。
荟同教学,如何实现它的教育理念?荟同课程最大的亮点之一就在于中西融合。积极运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体验式学习、服务性学习等理念和方法来构建课堂和学习活动。实现中国教育部课纲要求的设计。
消除教师权威的课堂环境设置,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严晓旭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就读于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在一节说明文写作课堂上,严老师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请他们根据一系列事先学习过的评判标准为同学的作品打分。
完成小组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在教室、楼道、创研室、图书馆、中庭、楼梯口、甚至屋顶……任何地方讨论创意,从中他们学会如何有效分工,通力合作,搜集材料,制作海报。
小组成员共同撰写太阳系、机器人等科技说明文并当众展示成果,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荟同,学生们似乎总在“流动”之中,校园是一个不设边界的空间,时空的流动伴随的是知识结构的流动,即便是最坚硬的学科概念也变得活泼起来。
深圳前海区的荟同校园里,发生的变化激动人心。不过,如何将这些理念落地成切实有效的进步,对于身处其中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挑战还在后头。如同荟同楼顶刚刚栽下的树苗,教育这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程才刚刚萌芽。
如何利用好教育空间,启发学习者?这一所具有宏大愿景的学校如何脚踏实地推进教育的进步?需要更长的时间验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