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曾是行署所在地,文体活动一直领烟台风气之先,有着丰厚的底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莱阳县总工会和体委联合举办的全县职工篮球赛,就曾一时风靡,引县城篮球爱好者争相观看。
主赛场设在城厢联中现府前中学前的体育场东边,城里人都称灯光球场,球场四边设水泥垒成的台阶看台数层,五六层的样子。只有一个场地,球场上方均匀地悬挂着几十盏用钢筋做护网的吊灯。
比赛都是在夏天的晚上,天色渐暗的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占据有利位置坐好,由于看台座位太少,所以晚到的观众只能站在东边或北边的路上,抻长了脖子远远地眺望,并不耽误看到精彩进球的大声亮嗓子吆喝。更有周边居民搬了长凳方凳站上去观看比赛,那自然是比抻着脖子看的更累。
另外在莱动灯光球场设有一个分赛场,预赛阶段两个赛场同时开打,决赛都在府前灯光球场。
裁判员大多是由学校和企业的爱好者担任,一中的体育老师吕学良是国家一级裁判,裁判长一职便由他来担任,还有一个史老师、孙明国老师,记得还有一个总工会的,他们来担任重要比赛的裁判。
参赛队伍由莱阳范围内各大企业和各大系统如教育、建委等组成,驻军和学校很少参加,只记得有一年145医院组了一支女队参赛。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莱动、莱拖、肉联厂三支球队一般占据前三甲的地位,很难动摇。八十年代中后期,水箱厂、粉末冶金厂崛起。与莱动莱拖形成竞争,最高光的一次是金利大厦请来了省队三杰巩晓彬纪敏尚鞠维松,让梨乡人民免费过了一把看咣咣扣篮的眼瘾。这应该是九十年代初期的事了。
当时我只是很担心把篮筐给扣掉了……
印象最深的是两支球队。
一支是莱动队。莱动有着丰厚的篮球历史和群众基础,他们球队的第一批球员目前已经有八十多岁了,主力队员有:刘广第、王宗仁、王世斌。中生代主力球员中薛建民担任后卫、边锋胡增太、二中锋张炳辉、中锋王兵、宿德华。新生代球员中的优秀者有中锋党庆辉、二中锋李伟才、边锋吕建浩、张安庆、后卫于良斌。
刘广第是60年代大学生,半截篮很准;王宗仁是莱动最早的四个技师之一;薛建民家是部队的。中生代中多是青岛的下乡知青;年轻队员多是从学校招的特长生。
这支老中青结合的球队,球打得稳妥老辣,三条线人才济济,攻守平衡,没有短板,很长时间稳坐老大位置,与之争冠的大多是莱拖队,但屡遭败绩。
这几个省市属企业球队中,有几个球员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莱拖的中锋,个子是最高的,篮下技术也不错。另一个肉联厂的中锋,好像姓张,小伙子长得匀称结实,极耐冲撞,后来住河东小区,与我父母是邻居,周末偶遇,总是很客气地点头。
市属球队中最了解的是制药厂队。中锋姓荀(荀桂生?)、二中锋张树忠、后卫姓宋,是部队转业的专业举重运动员,一个结实而又灵动的胖子。老队员中还有张大明、王承秋、赵朋,后来又招收了王承光、赵月等年轻球员。之后球队解散,大荀去了水箱厂队,王承光去了电业队,大宋后来也离开药厂去了住房银行。
制药厂队算是市属球队中的佼佼者,与电业局队水平差不多,竞争也最凶。教育也曾组队参赛过几次,体育老师们打得并不好,后来就偃旗息鼓了。
盛极一时的职工篮球赛,给城区人民带来了极大乐趣和很好的视觉享受,比赛这十几天,就像是过节一样,成为一件盛事,也带动了莱阳篮球事业的发展,莱阳篮球人才辈出,先后入选省队的吕晓明、孙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吕晓明曾入选过国家队,并多次荣获全国联赛抢断王。莱阳也多次在烟台市青少年篮球比赛中夺冠,被誉为篮球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