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12月17日党卫军派佩尔部在马尔梅第屠杀1944年:80名美军战俘被杀
1944年12月17日:二战约亨·派佩尔的部队进行了马尔梅第屠杀。
1966年,美国拍摄了一部二战阿登反击战的电影,叫做《坦克大决战》。其中,德军装甲部队指挥官海斯勒上校,最让观众记忆犹新。这个海斯勒上校的风头,完全压倒了正面角色美军军官,成为电影实际上的主角。
海斯勒上校有一些特点,堪称军人的楷模。
第一,他非常勇敢。
电影开始,美军一架战机追踪海斯勒的汽车,驾车的德国军士吓得半死,将车开入路边的沟里。然而,海斯勒上校明知道敌机开火自己就会完蛋,却连表情都不变。随后电影中,他认为这是一架没有威胁的侦察机,但侦察机也是有机枪的,随时可能对地扫射。
第二,他非常有荣誉感。
在接到务必完成任务的命令,海斯勒明知道阿登反击战德军已经必败,仍然坚持作战。
最后对油库的攻击中,因情况危急,同一辆坦克的坦克手全部逃走。而海斯勒明知道冲上去也是死(炮手都逃走了,坦克无法攻击),仍然独自驾驶坦克冲锋,最终被炸死。为啥?他宁可战死,也不愿意接受无法完成任务的耻辱,这是军人的荣誉。
第三,他非常专业。
海斯勒不贪图任何享受,当军士将美酒和佳肴送给他的时候,却被怒斥“我说了很多次了。我必须吃士兵的食物,这样我才能够知道他们能够走多远!”于是,军士将普通坦克兵的配给食物交给他。
第四,他甚至很正派。
在战前,德国将军特别安排了一个美艳的交际花去和海斯勒约会,试图让他体验一下战场上没有的乐趣。有家室的海斯勒,却毫不客气的将交际花赶了出去。他是个严肃的人,不会随便背叛国家,也不会背叛妻子。
自然,电影中也有一些关于海斯勒残酷的记录。
比如有个法国少年开枪狙击海斯勒,险些击中。
在少年父亲苦苦哀求放过自己的儿子时,海斯勒将少年释放,却下令枪毙了父亲。在别人来看,这很残酷无情,但海斯勒的战场逻辑就是这样。任何敌人只要发动袭击,都要受到惩罚。少年心智未成熟,可以免于死亡,他的父亲则要为孩子承担责任。
这个海斯勒的原型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约亨·派佩尔
派佩尔是一个长相英俊的大帅哥,身高1米88。
如果派佩尔愿意,他完全可以做一个出色的男模。
派佩尔于1915年出生在柏林一个中产阶级贵族家庭。派佩尔的家族历史优秀,可以追溯到1550年,是西里西亚地区很有名的家族。
派佩尔之所以成为军人,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的影响。一战时,父亲在北非担任上尉,是个优秀的军官。派佩尔的母亲是富家女,是柏林有名房地产建筑商的女儿。
派佩尔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优越,受过相当良好的教育,精通多国语言。
他的思想也很激进,很快加入纳粹党,1933年加入党卫军,1936年提升为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