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离开妻女,在异国他乡,没有光明正式的身份,住逼仄狭小房间,吃最简陋的饭菜,艰难打工15年,换取足额财富,你愿意吗?能坚持下去吗?
2006年,旅日华人张丽玲团队历经十年,拍摄的纪录片《含泪活着》在日本上映,引起日本民众的极大震动。这部纪录片转播到中国后,也使中国百姓看到了上世纪末一群中国人的缩影。本文讲述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丁尚彪。
一、上海知青到安徽农村去、到日本去
1954年,丁尚彪在上海出生。两年后,为了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中央首次提出“知青上山下乡”的概念。此后,那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中华大地上响彻了近20年。
丁尚彪刚好处在这个时代的涌流之中。读完小学,他就被安排去安徽淮北的农村插队落户。在安徽农村待了多年,等再调回上海时,已是1981年,他27岁。他从少年变为中青年,娶了妻生了子。
但他没有放弃读书的念想。在安徽那些年,身边有复旦附中的学生,即便农村环境艰苦,平时工作劳累,这群人却常常挑灯夜读,围在一起讨论数学题,一起打排球,不甘于农村一方田地。
丁尚彪对知识本有热情,在他们那些年的感染下,学习的念头更是没放下来。回到上海后,他在一家工厂工作。工厂给青年职工进行“双补”——补习文化和技术,丁尚彪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就往夜校跑,几乎从不缺席。他从初中的知识一直补到高中,后来考了上海电视中专的行政管理专业。
但读中专并不是丁尚彪真正的计划和目标。他真正想读的是电视大学,念中文专业。然而,当时女儿正上小学,如果每天晚上往夜校跑,就不能辅导女儿的功课。
丁尚彪踏实勤奋,又好学上进,一路从工厂的炊事员做到建筑公司的后勤股股长。也在这时,他发现自己已经摸到发展的天花板了。
“我所在的单位是街道小集体性质的,在上海只能算是‘三等公民’。我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在单位做到中层干部,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他深知自己身上的劣势,对未来带着一份杞人忧天般的消极。
上世纪80年代末,赴日留学的浪潮扑面而来。生活在中国开放前沿的上海,丁尚彪的感受更深刻。那时,每个上海人里几乎都能从自己的亲朋好友中,找到去日本或者计划去日本的人。
丁尚彪一位朋友也鼓动他去日本,他犹豫了很久,毕竟他不是孤身一人,去日本,老婆和孩子怎么办?
但他没犹豫多久。一位已经到日本的朋友在给他的信中描述日本:日本人不要的彩电、冰箱和微波炉就直接丢在马路上,捡了就能用。
当时中国虽然提出了市场经济的大方针,中国百姓的生活却还是“计划”的。彩电这样的大物件得拿着凭票去购买,而且一向供不应求。
这个差距深深地刺激了丁尚彪的心,“这对我诱惑太大了,考虑再三,我决定去闯一闯。”
加上喜欢历史和文学,他知道鲁迅、郭沫若包括周恩来总理都去日本留过学。现实的迫切与诱惑、对广阔世界的渴望,种种因素加在一起,点燃了丁尚彪留学欲望的心。
这时是1988年,丁尚彪34岁。也是这一年,由于赴日留学的热度太高,国内留学中介市场鱼龙混杂,日本政府不愿引入参差不齐的留学生,对各项审批更加严格,许多人的申请和报名材料都被退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