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拙棘
本号原创
为什么生育率越来越低?
答案很简单:生孩子这件事成本越来越高,收益越来越低。不过这么简单的答案只是正确的废话:正确是正确,但好像什么都没说。我们来具体扯扯成本高在哪里,收益低在哪里。
刚刚出炉的三孩生育政策(图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成本主要分两项:钱和精力。初为人父人母者经常好奇,以前的人生四五个孩子也带过来了,为什么自己带一个娃就觉得无比辛苦?答案其实很简单:以前的父母带孩子之所以没那么辛苦,是因为那时的小孩过得比较辛苦。
以前父母双职工的,如果老人没法帮忙,那么也许孩子平常就被关在家里,饭点来喂次奶,然后锁门出去继续工作,只能随孩子哭了睡,睡了哭。现在养孩子,三岁之前目光不敢离开孩子一秒钟;各个月份各种食谱,每天做辅食、餐具清洗消毒就能花掉一两小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以前养孩子是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比如单位提供的各种育儿服务,农村里则有老人、邻里、家里的大孩子帮忙照应。现在人们的工作机构不再照料员工生活的方方面面,纯粹是个打工挣钱的地方。同时邻里关系也越来越淡漠,越来越指望不上。
总之,养孩子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依赖小家庭自身,因此养孩子的经济和精力成本不断上升。
这背后是巨大的社会变迁:现在的养儿模式基本是在独生子女时代形成的,相应的经济、精力成本都建立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前提之下。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如果多养一两个孩子,肯定会觉得应付不过来,除非家庭财富比一般家庭多好几倍,不仅可以cover掉奶粉钱、学费等基本的经济投入,还可以用更多的金钱买育儿服务省去一大部分精力投入。
成本急剧升高的同时养娃的收益却低了。
在传统社会,养孩子主要有两项很实际的收益,一是养儿防老,二是家族延续。养儿防老很好理解,至于家族延续,我们都知道传统的中国人首先是家族的一份子,而非独立的个体,家族是人生意义的栖居地,因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现如今,养儿防老这层考虑虽然不能说完全消失了,但也被极度弱化了。甚至会有人认为养儿不仅防不了老,还是一种负担,毕竟要给孩子准备房子,用这钱完全可以买到很好的养老服务——当然这种想法多少有些天真了。
家族延续的意义则几乎消失不见了。现代人很少会觉得“无后”会让自己的生命丧失意义,更不会担心没人烧纸钱自己会在地下穷死饿死。因此,这项收益直接被勾销了。
养孩子的动力除了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这与其说是动力,不如说是压力),主要就是单纯的感情需求。我们当然不能像某些好作惊人之语的文化史研究者那样,认为爱情、亲子之情等等都是现代社会的特产;以前的人对孩子当然也是充满感情的。但他们的亲子之情大概确实没现代人这么强烈和纯粹,以前养孩子更多是基于很现实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