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页的书,两天内就能通读完吧,但我劝你不要急着一口气读完,因为它不是一本寻常的书。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这本书的作者不寻常,是个牛人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的作者吴军博士,他是工科出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且有着多重身份:硅谷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畅销书作家、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得到APP课程主理人等。
他的作品也横跨多个领域,如:《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见识》、《格局》、《态度》等十余部畅销书,作品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
他在得到APP开设的课程也颇受拥趸,特别是他的《硅谷来信》年度课程,已经开到了第三期,总订阅学习人数近30万人。
就是这样一位跨界多个领域的牛人,注定了他的这本书的不寻常。
其次,这是一本书,更像是58节课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注重于理论与方法的讲述,下篇可以说是作者阅读了众多经典后的所思所感。
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是,两大部分、8章、58小节中,每一节结尾处,作者都留有练习题,题目或涉及当节提到的其他作品,或涉及到当节探讨的方法、理论,并附有二维码,通过扫码进入到相关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
由此,一本书就将传授与习得二者联通起来,而书本身也成了通往更广阔领域的一条条通道,并由这些通道串联起五彩世界。
比如,作者在谈到:如何读懂作者的内心这一节时,作者提到他非常喜欢的作家——《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作者茨威格,作者介绍了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畅销书背后作者的良苦用心,并以此为例阐述了“阅读理解到了深层次,其实就是从读书上升到了读人”这样一个观点。在这一节最后的练习题中,作者推荐阅读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谈谈自己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并且作者还建立了读书讨论群。
怎么样,是不是像极了我们日常的班级学习群,像极了我们的一门课程?
事实上也是如此,作者于去年开设了课程“阅读与写作50讲”,这本书就是在课程基础上,由多位大咖进行编选、润色而成。
因此,囫囵吞枣似地阅读,或只单纯地读完这一本书,就削减了这本书的价值,所以我建议你一定别急着读完它。
第三,突破时空、领域的边界,基于理解与表达,却关乎个人成长
作者吴军博士,他国际化的视野、高屋建瓴的全球战略眼光、博古通今的学识、深邃独到的思考,无不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注定,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单纯讲阅读与写作的书,它开阔你的眼界、打破多个领域的边界,常常令你的思维纵横捭阖,在东西方与历史的脉动中穿梭。
比如,在提到精英教育时,就要提高综合素质,而非获得一个个单个技能;仅靠自己长期摸索的效率太低,更有效的方法,是接受通识教育。
接着,作者立足于世界顶级名校的教育特征,对中西方教育优劣进行对比:哈佛大学开设了6000多门课程,其中绝大部分与谋生直接相关,相当多的课程都属于通识课。这样的模式,让学生以自己为主人,无论想学习什么知识都能学得到。
而中国的通识教育存在着知识的结构化缺失,即便学习了数学、语文、历史和科学,也不知道平时有什么用。
而通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许多地方,而不仅仅是直接用来做具体的事情。
再比如,作者在对《浮士德》进行赏析时,独到地指出:近代的德国与近代的中国是比较相像的民族。同时,将歌德的写作背景,与鲁迅的《呐喊》进行了对比,更进一步,由《浮士德》这部作品,引申出了中外四位名作家:屈原、李商隐、瓦格纳、鲁迅。
借由一部作品,串联起两个民族的历史;由作品的立意,延伸出四位名家的代表作,令读者对作品更加感同身受,仿佛打开了思维的边界,目光也投入到无垠的历史长空之中。
书中类似这样的内容不胜枚举,它涵养了科学、历史、文学、管理、职场、教育、个人成长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所有的内容又都不差分毫地指向“提升理解与表达能力”这一基准线。
作者独到的“基准线思维”,正是全面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思维方法。也因此,这58节课,就如同那条“基准线”。
“如果一辈子只学一门课,那就应该是语文。”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至少学了十几年语文,但学校中没有讲授的语文内容——“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更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于是,作者将《阅读与写作》纳入到自己系列通识课程之中,《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关乎人生经历的各个阶段,关乎你一生的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