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广东卫健委发布最新疫情信息,6月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
至此,短短12天,广东全省共新增感染者95例(本土确诊病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①
广州首例患者已传四代15人!
这次疫情,以广州早茶传播链为代表并蔓延至茂名、佛山两地的疫情最为引人关注。5月21日报告的本轮疫情首个病例75岁的郭某为例,其被确诊两天后,丈夫被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5月25日,曾在早茶点为郭某送餐、家住广东茂名的姚某确诊。5月26日,广州宋某某确诊,宋某某曾在19日与郭某在同时间喝早茶,宋某某的侄女宋某名、11岁的孙子许某某以及儿媳妇雷某某三人被判定感染。5月26日,宋某某丈夫以及与宋某某同一时间在齐贤酒家用餐的一名人员被判定感染。
在5月27日、28日,广州至少还有4名感染病例与宋某某及其家人相关。而佛山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为宋某某儿媳雷某某的密切接触者。更让人震惊的传播,是在关于5月29日新增病例的通报,广州新增12例病例中,有两例与宋某某及其家人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以发现的首个病例郭某为一代病例来计算,病毒已传播到第4代,与郭某相关,由此引发的感染人数已达15人。②
1. 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
在5月31日下午召开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明表示,经过近日快速密集的排查工作,已经基本圈定了传播的轨迹。本次疫情的所有感染者的病毒基因测序高度同源,所感染的均为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该毒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特点。
“印度变异株传播速度快,病例平均潜伏期在2~4天,且病毒载量大,核酸CT值在20左右,这些都造成了代际传播速度的加快,三者叠加,使得疫情发展迅速。”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新闻发布会总结说。③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分析说,CT值是局部病毒浓度高低、传染性强弱的一个标志,CT值越低,病毒浓度越高,传染性越强。一般情况下,CT值25-30之间比较常见,30以上传染性较弱。总的来说,CT值为20就意味着病毒载量较高。
2. 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很突出
从5月21日广州本土病例确诊第一例“郭某”开始,作为广州市新冠肺炎收治的定点医院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已经收治的本土患者(含无症状感染者)共有50多例。
6月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院长雷春亮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答时介绍,统计数据显示,50多例本土病例中,有3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平均年龄是49.1岁,重型和危重型平均年龄67.8岁。根据临床观察,他发现此次疫情中的本土病例有四大主要特点:
1. 感染者普遍病毒载量高;
2. 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
3. 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潜伏期非常短;
4. 核酸转阴时间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本土感染病例中,有4例患者注射了第1针新冠疫苗,还没来得及打第二针就被感染了。雷春亮说:“目前发现,只要是接种了疫苗,哪怕没有完成两针次的接种,基本病情都不重,临床反馈的结果显示,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很突出。”④
高福:新冠已越来越“流感化”!
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上,谈及何时能回归正常生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疫情越来越呈现流感化的特点,可能要和病毒和平共处,慢慢习惯这样的生活。
“我们大家习惯流感以后,每年会发生流感,那就叫正常生活,”高福说,由于疫苗注射建立了群体免疫,对新冠肺炎将不再是防感染,而是防重症、防死亡,减轻疾病负担。
谈及新冠病毒溯源,高福认为,科学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的“冷板凳”才能回答。
历史上,流感病毒用了近70年才完成溯源工作,这种病毒最初存在于水鸟中,后感染鸡鸭等,再传染到猪,混合后感染人类。“如果照着流感的理论推导新冠回不去,”高福解释,目前尚未找到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
“这个病毒出来以后,涌现出好多好多病毒学家,信息流行病也比较严重,”高福称,此前一些研究在蝙蝠、穿山甲等动物体内发现的病毒,“我很负责任告诉大家,研究一年多了”,这些病毒和人感染的新冠病毒没有直接关系,但存在非常密切的进化联系。
谈及当前的疫情防控措施,高福给出三个关键词,围堵、压制和缓疫。“中国就用这种方法做的不错,”他表示,如果全球都按照中国的方法,将有消除或消灭新冠病毒的希望。
在他看来,以传染病为代表的生物安全问题,不仅是国家安全,还关乎全球安全。“我们一定合作,在竞争中合作,一定要交流,一定要协调,”他强调,“如果我们不共享疫苗,病毒将共享世界。”⑤
钟南山院士:
要像预防流感一样,定期接种疫苗
早在5月19日,钟南山院士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采访时表示,“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不过鉴于现在多国都出现了病毒变异,具体发展还是要持续观望。”
参考资料:
①2021-06-03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②2021-06-01中国新闻周刊《广州首例患者已传四代15人,高福:新冠越来越“流感化”》
③2021-05-31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④2021-06-02广州日报《广州首例确诊病例郭阿婆有新消息!其他患者怎么样了?市八医院院长详解》
⑤2021-05-30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高福院士演讲)
本文编辑:鲁洋 审稿主任:杨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