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这两天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心头大事”。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听父母的,还是看自己兴趣?每年高考后,由于立场和观念不一样,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志愿的选择上常常出现分歧。
为填报志愿而引发家庭“战争”的案例不在少数。很多家长不解发问:“我是他妈,难道我会害他吗?我连毕业后的路都给他安排好了,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考生们却在呐喊,“我长大了,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成吗?”那么填报高考志愿,到底该听谁的?
听自己OR听父母?
填报志愿频频引发“家庭大战”
在2021·第二届全国高校在陕招生暨志愿填报咨询会上,考生小杨忍不住对着记者吐槽,“我一直很喜欢中医。想到一堆植物熬制成药物就可以治病,我就感受到传统医学的神奇。”小杨表示,自己很想去探究医学领域,但对于自己的选择,父母并不是很赞同,更希望她报考师范类专业。
家住碑林区的考生赵旭刚也有着相同的困扰,他为了报志愿的事跟父母意见相左,他认为,很多人最后从事的工作都与大学所学专业不符,那么大学里花那么多时间去学将来很少用的知识,是不是浪费时间?毕业后根据兴趣跨行就业,如何跟别人科班出身竞争?
无独有偶,这几天,考生晓雯的父亲张先生突然收到女儿发来的一条信息:“我知道您和妈妈很爱我,怕我走弯路。但人生是我自己的,我想走属于自己的路。”原来,这几天晓雯家里也为了填报志愿的事闹得不可开交。
晓雯从小对历史很感兴趣,她想报考古专业,但是父母认为,女孩学考古太辛苦,报师范类院校以后毕业可以当老师。可是晓雯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人生,想选更心仪的考古专业,她觉得人生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在等着她闯一闯。
“填报志愿真是两难。”晓雯的父亲李先生表示,既希望孩子能够按自己的兴趣,放开手脚尽情地去翱翔。又希望孩子能够务实,考虑家庭条件和社会实际情况,踏踏实实地填报一些相对稳定,将来好就业的专业。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对于“志愿填报听谁的”这个问题,很多家长表示:“当然是以孩子的意见为主,可是他人生经验缺乏,也不懂啊!”
过来人怎么说?
听自己的 但要吸收父母人生经验
对家长和高考生来说,填报志愿将决定大学的选择,甚至间接影响到考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对此,一些已参加工作的“过来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考生们提出了建议。
“填报志愿,当然应该听自己的。”26岁的幼儿教师李女士表示,自己当年高中玩废了,导致高考成绩没眼看,选专业的时候翻过去翻过来差点选了泰语,但是后面听从爸妈建议选了学前教育,大学时候觉得还好,毕业考进了编,城区幼儿园,工作越久越不喜欢。“别人眼中挺好的工作,但我自己觉得很煎熬,过几天打算辞职了。所以还是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吧,至少自己不会后悔。”
“填报志愿,我的建议是听自己的,但是也要吸收父母的人生经验。”在高新区工作的青年工程师杜先生说,自己从小动手能力强,对工科特别感兴趣,填报志愿遵循了自己的兴趣,但也分析综合了不少长辈的意见。“毕竟父母是咱亲爹亲妈,孩子也是自家亲孩子。其实填报志愿,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询师长、学长学姐,或者从业人员也可以。"
“根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填报志愿没错,但是并不全面。”在西安市社科院文化所所长周荣看来,用兴趣爱好做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结合优势和擅长,只有当兴趣和优势相结合,才能作为职业的发展方向。周荣表示,孩子们年龄小,对社会发展、事物认知有限,家长可以在大方向上帮助孩子进行分析选择,参与有度,但不要过于深入,甚至越俎代庖,包办了孩子的人生。
专家建议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要秉持终身学习态度
“填报志愿还是要保持理性状态,各方意见都要兼收并蓄。”指尖志愿的专家刘明旺表示,父母与考生应该多沟通交流,深入了解考生本人的性格特点,将考生的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及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科学选择未来发展方向。
刘老师建议,填报志愿同时要立足自身分数实际,注意拉开梯度,院校专业‘冷热兼顾’,进行科学合理的填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最重要的,不要把高考当成一劳永逸的事情。高考只是考生踏上人生考场的第一步,后面一定要秉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把大学当成平台,把专业当成工具,不断打造强大的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赢得砝码。”
“高考志愿填报关系到许多考生一生的职业选择,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不能盲目扎堆凑热点,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学业规划与志愿填报专家、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表示,考生可利用霍兰德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其他的专业心理测评工具,对考生的能力倾向、性格特征等进行评估。此外,家长在志愿填报过程中,需要对孩子提供有力的支持,把握“三要三不要”原则,即,要提早准备,不要拖延赶晚;要支持激励,不要包办替代;要综合分析,不要偏听偏信,凭想当然。
“随着社会发展,以后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青睐。”周荣认为,如果最初选择的专业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或者发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那么,学习双学位或者报名相关专业的选修课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他表示,可以选择去喜欢的专业课上旁听。在保证完成当前学业的基础上,分出精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为考研做准备。通过考研来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学校、学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康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