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颖哥
来源丨律界黑客 Legal Hackers
1999年12月29日,冬日的暖阳照进北京中关村的一栋小楼,一群北大法律系的年轻人们正在欢呼。这一天,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家公司带着中国第一个法律数据库“北大法宝”走向市场,也由此拉开了中国法律科技舞台的幕布。
何为法律科技?简而言之,它是辅助提供法律服务的技术或软件。
单看定义过于抽象,笔者按目标客户维度,将它细分为四大市场:To G(面向政府端)、To C(面向个人)、To B (面向企业端)、To L (面向律师、律所端)。
本文第一部分将以市场线为主轴,简要介绍各市场概况。第二部分将以时间线为主轴,解读中国法律科技的五大代表性时期。第三部分回归市场主线,解读影响各市场兴衰起伏的关键因素。
01
四大市场,各领风骚
按目标客户维度,中国法律科技可细分为四大市场:To G(面向政府端)、To C(面向个人)、To B (面向企业端)、To L (面向律师律所端)。
To G
面向政府端
G端的目标客户是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局在内的政府机关,聚焦用科技辅助司法机关为社会公众服务。G端产品既包括司法机关内部系统,如法院内部办案系统、案件统计分析平台,也包括对外服务系统,如对外的诉讼服务平台。
To C
面向个人
C端用科技为个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典型产品为智能法律咨询app,能解答房屋买卖、婚姻继承等常见法律问题。起初C端与L端紧密相连,app负责基础问答,深入咨询转介绍律师,和L端有一定的重合。但是直接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弊端明显。个人使用频率低,市场分散,客单价低,难以形成规模化。
随着司法部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各地司法局采购法律咨询服务app,引导民间纠纷走向法律渠道,减少上访;法院也引入“导诉机器人”,为个人提供诉讼程序自助咨询。原来的C端产品逐渐从To C向To G-To C转变。
C端的供应商以创业公司为主,例如,律品为司法部搭建了“中国法律服务网12348”智能咨询,汇智星源为法院提供“导诉机器人”。
To B
面向企业端
B端产品服务于公司管理。这里的“公司管理”不仅指法务管理,还包括法务、财务、风控等多部门合作的公司整体管理。按价值定位,B端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
——服务于公司整体管理的产品,如同时服务于业务、法务、财务的合同管理系统、电子签等;
——服务于专项法务管理的产品,如知识产权系统、证据存证系统、诉讼案件管理系统、合规系统等。
To L
面向律师端
L端用科技辅助律师为客户服务。律师端产品源起于为律师介绍案源的门户网站,类似律所界的“滴滴打车”,但之后逐渐销声匿迹。
2014-2017年定位律所信息化的“律师工作平台”一度火热。产品包括律所行政服务类的账单和案件管理系统,以及辅助律师实质办案的案例法规检索与大数据产品。供应商以创业企业为主,如iCourt、法蝉、无讼等。
02
20年回望,谁主沉浮
从横向时间轴看,过去20年中国法律科技经历了5个关键时期:萌芽期(1999-2008)、兴起期(2009-2013)、爆发期(2014-2017)、冷静期(2018-2020)和回温期(2021年上半年)。
笔者根据烯牛数据的记录,统计了2011-2021年5月中国法律科技企业融资事件数量和变化趋势。
将这张图横向延伸,正好大致反映了过去20年法律科技的走势。
萌芽期(1999-2008)
法律和案例数据库时代
萌芽期以1999年北大法宝的诞生为起点,围绕法律和案例数据库建设展开。当时,各法院裁判文书公开不全,各机关法律法规发布散乱,北大法宝几乎是当时唯一可以全面检索法律和判决文书的数据平台。这一时期的法律科技没有明显的市场细分,法律和案例数据库在B端、L端和G端均是法律人的刚需。
这十年间,整个法律科技的舞台都略显清冷,没有留下多少让人记忆深刻的入场者。不过,北大法宝在经历了20年风雨后,仍然是今日最为人所熟知的法律科技产品。
兴起期(2009-2013)
G端信息化建设兴起
2009-2013年,司法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兴起,法律科技的舞台吸引了新一批的登台者。政府定制软件供应商投身到司法领域,为各级检察院和法院搭建办案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2009年成立的华宇软件,也是至今法律科技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此外还有江苏新视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法院网站建设的老牌供应商。
不过,G端信息化建设市场虽大,本地化部署、定制化实施的要求一直让供应商难以大规模复制。虽然各地司法机关的需求大同小异,但强势的甲方爸爸总是要求供应商们量身定制,信息安全上也要求本地化部署,不容商榷。所以,这一时期的法律科技市场仍然没能出现规模化的SaaS级服务。
爆发期(2014-2017)
G端势头强劲,L和B端创业企业涌入
2014-2017年法律科技终于迎来大爆发。G端在政策春风下势头强劲,创业企业争相涌入B端和L端。根据烯牛数据上的融资事件记录,2015年法律科技企业的融资项目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从2014年之前每年只有0-2个企业融资,突然在2015年增长到了16个,2016-2017年达到高峰22-24个。
G端 司法大数据建设成为热点
随着裁判文书上网公开要求制度化,最高人民法院主导建设了“中国裁判文书网”和“法信”两大数据库。前者汇总全国各法院判决,后者将法律、判例和司法解释融为一体。这两个数据库背靠官方数据资源,很快打破了北大法宝的优势地位。
这场司法大数据建设的背后,有两家公司尤为瞩目。
一家是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它由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牵头设立,参股方既有原信息产业部直属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也有前文提到的两家法院信息化老牌企业——江苏新视云科技和华宇。国有背景的加持,让这家公司在数据上拥有其他公司难以企及的数据优势。当其他公司还在苦苦从裁判文书网爬取数据时,这家公司已拥有全量判决文书,甚至包括未公开的在审案件信息。
另一家是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大数据企业(后在2021私有化退市)。凭借在企业大数据上积累的经验,它很快在司法大数据上脱颖而出。最高法院“法信”平台的数据检索和智能问答均由国双提供数据结构化和检索服务。
此外,G端法院内部也在推广数据驱动管理。将法院内部办案数量、办案时效等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用数据驱动法院管理效率的优化。
B端 以电子签为代表的SaaS服务隆重登场
从2005年《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到2014年期间,电子签名一直以传统软件交付的形式用于少数企业,发展不温不火。2015年,互联网金融兴起,纸质合同显然无法满足线上交易场景。电子合同由互金平台单方面保存的模式也不能满足监管要求,因为它随时可能被互金平台篡改,难以保证原始性和完整性。随着行业监管细则的出台,电子签名成为互金行业的刚需。
据苏宁金融研究院的数据,2014年至2018年9月,P2P行业共诞生了48.31亿份电子合同,仅2017年就有18.14亿份。2014-2016年间电子签名厂商的数量几乎成倍增长,从2014年时仅有7家到2016年已有26家,翻了近4倍。
这一时期,电子签名三大阵营各领风骚:
- 第一大阵营以安心签、诚信签为代表,凭借其作为CA认证机构的资质优势,拓展提供基于SaaS模式的电子签名服务;
- 第二大阵营以e签宝为代表,老牌电子签章或数据保全企业由传统软件交付模式转向SaaS模式;
- 第三大阵营以法大大、上上签为代表,出身于律所、CA机构、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新设立企业,专注于电子签名领域。
L端 律师工作台与律师电商百家争鸣
2014-2017年定位律所信息化的“律师工作平台”一度火热。产品包括律所行政服务类的账单和案件管理系统,以及辅助律师实质办案的案例法规检索与大数据产品。供应商以创业企业为主,其中典型代表是北京新橙科技(iCourt)和无讼。两家企业均为律师培训服务出身,借助其丰富的律师圈资源迅速打开市场。
此外,连接L端与C端/小B端的法律电商平台,也如选秀节目般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这样的商业模式没能持续多久,毕竟无论是律师还是客户都不喜欢中间商赚差价。而且,在中国熟人社会下,个人和小微企业找律师也更倾向于通过熟人介绍。而律师也因为平台介绍的案源无法与自己的专长和地域精准匹配,逐渐对它失去兴趣。
冷静期(2018-2020)
创业热潮衰退,互联网大厂进场B端和G端
爆发期过后,创业热潮渐渐褪去,2018-2020期间法律科技每年融资事件又回落到了5个以下。不过,互联网大厂的铁甲奇兵在此时浩浩荡荡地进军了法律科技领域。
B端 电子签势头渐猛,区块链存证崭露头角
腾讯和阿里分别投资法大大和e签宝进军电子签领域。字节跳动自研推出“电子牵”,与腾讯、阿里分庭抗礼。互联网金融热潮过后,电子签转而主攻劳动人事合同领域,并且以API系统集成的方式与国内OA、CRM、ERP等通用型企业服务软件形成生态合作,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
B端法务专项产品上,区块链存证也吸引了互联网大厂的关注。过去,侵权证据仅靠当事人截图,难以被法院认定,需到公证处公证。但是公证时效性差,费用高,缺点明显。区块链存证不可篡改、成本低、时效性强的特点,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公证的缺点。互联网大厂通过与法院、仲裁机构合作,推出司法区块链产品。腾讯的至信链、百度的天平链、蚂蚁的版权区块链很快得到了B端和G端的认可。
G端 疫情刺激移动端信息化发展
G端司法信息化向移动端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倡导“司法普惠均等”的价值理念,希望通过移动端法院的建设,降低当事人获得司法资源的成本。“让数据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路。”
2019年移动法院初见雏形。腾讯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资源建立微信小程序端“微法院”,平安凭借其“智慧城市”项目积累的政府合作基础,推出“中国移动微法院”app。
2020年疫情更是刺激了移动法院的快速普及。如今,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立案、开庭、调解。
回温期(2021年上半年)
市场回温,B端与AI+趋势显著
2021年上半年,法律科技市场又出现回温。仅1-5月已有6个融资项目,已是2020全年的2倍。这几个项目恰好预示了回温期的两大趋势:
“AI+法律科技”:2021年新融资的秘塔科技、幂律智能、擎盾科技三家均以AI为核心竞争力,分别主打AI法律翻译和文本纠错,AI合同审核,以及AI判决辅助和智能问答;
B端潜力释放:另外3家新融资的企业分别是法大大、秀合同和法保网,均面向B端。法大大从电子签拓展到合同管理领域;秀合同由前法大大创始人创办,专注合同管理产品;法保网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字节跳动也在今年进军B端合同管理系统,将内部合同管理经验输出,全力打造飞书合同。
03
兴衰起伏,缘何而起
回归以市场为主轴,各大市场的历史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G端 政策驱动作用显著,间接拉动B端和C端发展
从兴起期到回温期,G端市场一直热度不减。这其中,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的政策推动是重要因素。从兴起时期的信息化建设,到爆发期的司法大数据建设,再到冷静期的移动法院建设,均是政策导向一出,各级公检法就掀起了“运动式”的科技建设浪潮。
此外,G端的政策还间接惠及了B端和C端。新基建下的“司法区块链”建设助推了B端区块链存证的发展,法院成为链上节点,为区块链存证提供了有力的背书。政府采购C端法律问答服务,也为C端打开了To G-To C模式的新出路。
B端 潜力逐步释放,服务于公司整体管理的产品优先得到青睐
B端的潜力首先在电子签和合同管理领域得到释放。二者都属于服务于公司整体管理的B端产品。这类产品同时惠及公司业务、财务、法务三大群体,因而它的价值更易得到高层核心决策人的一致认可。
相比之下,法务专项类产品因为价值定位比较单一,局限在法务内部的风控和提效,市场潜力释放较缓。不过,司法区块链产品已经在法务专项上撬开了一个突破口。随着企业对法律风险防控的重视,法务专项类产品,尤其合规相关产品,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L端 市场规模受限,L+B结合可能成为突破口
L端产品面临着明显的市场规模限制。截止至2019年底,全国专职律师仅有39.73万多人,律所虽有3.2万多家,但其中真正有产品需求的50人以上律所仅有940家。这直接导致L端产品在爆发期昙花一现后,很快陷入低迷。
结合海外市场观察,突破L端的天花板有两个潜在路径:
产品瞄准B端和L端共性需求,扩大市场覆盖面。面向律师和公司法务的产品有一定的需求重叠性,产品开发可瞄准共性部分需求。如合同智能生成、法律翻译都可在律所和公司法务端直接复用。
科技公司与律所合作,从服务律所,变为共同服务律所的客户。法律科技公司的定位从原本为律所降本提效,转变为与律所合作拉动业务增长。潜在应用例如科技公司和律所联合为品牌商提供商标打假,科技公司负责监测侵权线索,律所负责发起法律程序,互利共赢。
C端 从To C模式向To-G-To-C模式转变,化解规模化难题
C端产品难以仅面向个人独立存在,因为个人使用频率低,市场分散,客单价低,难以形成规模化。最初C端依附于L端,作为律师电商产品的客源端。但如前所述,L端市场规模本身受限,双边市场相互制约,C端也难以得到长足发展。随着司法部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建设,C端与G端形成了较好的结合,政府采购C端法律问答产品用于公众普法和日常咨询,给C端带来了规模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