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老话:“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准吗?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到底是什么意思,准不准?
今年,7月11日,进入初伏,也就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开始了。可是,刚刚观看天气预报,从南到北全国多地都是雨水连连,尤其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华北广大地区,暴雨降临,倾盆大雨而下。
这刚刚进入头伏,雨水却频频来袭,到底有什么预兆呢?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说“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到底什么意思呢?我是畅谈生活点滴,一起畅谈这个谚语,看看有何深意!
一、首先,看看今年入伏的具体时间。
常言道:“夏至三庚入头伏”,这是入伏的起算方法,通过夏至节气之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第一天,具体怎样理解呢?一起畅谈交流。
首先,从夏至节气中,查找到第一个庚日,10天一循环,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时候了。今年,夏至节气之后,7月11日,是庚申日,正好是第三个庚日,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进入初伏。
而末伏的起算, 则是从立秋节气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今年8月10日,是庚寅日,正好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所以从这一天开始进入末伏天气。今年三伏共40天时间,具体三伏天时间如下所说。
初伏时间:从7月11号开始,到7月20号结束,共10天时间;
中伏时间:从7月21号开始,到8月9号结束 ,共20天时间;
末伏时间:从8月10号开始,到8月19号结束,共10天时间。
二、其次,分析“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头伏,是什么时候呢?有的朋友理解为入伏的头一天,也就是7月11日这天。其实,头伏不仅仅包括这一天,而且包含更加广泛,它指的是头伏天,也就是初伏,共10天时间,也就是从7月11号开始,到7月20号结束。
伏伏,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好理解,总共有三伏,其中头伏是前提,那么中伏、末伏则是答案,也就是指中伏和末伏的时间里。今年,中伏20天,末伏10天,也就是说这30天的时间。
可见,这句农谚的意思说,如果在头伏的10天里,出现降雨,那么到了中伏和末伏的时候,雨水比较多,天气不会干旱,是个雨水多发的时节。今天,全国多地出现强降雨,是不是预示中伏末伏雨水增多?一起继续畅谈!
三、再次,探讨“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准不准?
这是老祖宗们经过长期劳动实践所得,是生活观察总结积累的经验,在过去农耕种田时代,有一定是指导意义。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说明在入伏以后,天气处于阴雨连绵的时候,此时,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不断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随着热带气旋的增多,常常会有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造成三伏天里雨水增多,阴雨绵绵。可见,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也有的说:“雨淋伏王,一天一场”,看上去有些夸张的说法,也是警示人们引起重视,如果入伏后,出现降水,容易造成连续阴雨,甚至是造成洪涝灾害,如果是一天一场,对粮食作物而言,也不是好事,甚至影响庄稼健康生长。
还有的说:“淋伏头,晒伏尾”。
也就是说,在入伏后,如果出现雨水天气,那么到了三伏天结束的时候,才会阳光灿烂,出现晴天,也预示着三伏天里雨水充足。
这些谚语,地域性和时效性比较明显,它们反应了过去农耕时代的天气变化。尤其是现在,天气变化比较大,这些谚语仅限于参考,不能过于精确,希望朋友们科学的分析,辩证的看待。尤其是中国地大物博,天候变化比较大,大家参考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