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奉军部队中,有一位骑兵营长,跟随张作霖南征北战。
可后来,他还是选择了离开部队,想要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生逢乱世,哪有“普通”可言?
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浓烈的爱国之心油然而生,为了能将日本鬼子早日赶出中国,他变卖了所有家产,在经商地附近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
这支队伍也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称为“朝阳队”。
他们的斗争行动很快吸引了很多当地民众加入,群众的抗日激情也在这一瞬间被点燃,其中,一位小个子的年轻人吸引了孙朝阳的注意。
原本,负责征兵的人看他瘦瘦黑黑,不太适合参军打仗,可这位小子楞是表了决心,一番软磨硬泡之后,他将情况汇报给孙朝阳,孙朝阳也不忍打击他的抗日热情,便让他来到队伍中当马夫。
然而正是这个马夫,日后拯救了“朝阳队”。
关键时刻,“马夫”显神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
在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下,东北军主力放弃了组织性抵抗,然而东北这个地方民风彪悍,怎么会轻易看到自家土地被日寇占有?
自卫军、大刀会、朝阳队等民兵抗日武装相继诞生。
朝阳队在这个时候名气越打越大,让日本人十分头疼,他们天天都在搜集情报,想要将朝阳队一举消灭。
1933年的一天,朝阳队几经周转,来到宾县东山一带先行修整。
孙朝阳本人都没有想到,部队中竟然有叛徒,有人竟为了金银财宝,将朝阳队的动向报告给日本人,日本鬼子也意识到,机会来了。
为了能将朝阳队彻底打败,整个宾县的鬼子全部出动,仅仅留下了几十名伪军在营地中呆着,可以说,这个时候敌人的大本营十分空虚。
这些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兵武装,装备上肯定是差日本人一大截的。
孙朝阳也并没有什么事前准备,部队还在休整当中,不一会,前方负责警戒的士兵报告了一个坏消息:我们已经被鬼子团团包围了。
孙朝阳马上赶到前线查看情况,也惊讶地发现,敌人的部队数量竟然是我方的几倍。
这下完了。
敌人不仅人多,装备还好,现在还采取的是“围城”战术,哪怕是双方都在僵持,就这样围着,日本鬼子都能将自己的朝阳队全部围死。
此时,此前“软磨硬泡”的马夫站了出来。
他主动来到司令部,看到了焦头烂额的孙朝阳,说:“我有办法”。
孙朝阳一开始便没有往心里去,一个马夫能有什么办法?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都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过,病急乱投医也行,孙朝阳看了一眼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点了点头:“你说。”
马夫开始了自己的分析:“能快速集结起部队来围攻我们,就说明这批鬼子都是宾县的,按照鬼子的布防情况来看,他们能出动这么多人,说明已经是倾巢出动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守在城内的鬼子数量就并不多。”
听到这样的分析,孙朝阳瞪大了眼睛,好像确实是有道理,他点了点头,示意马夫继续说下去。
“宾县,是附近鬼子的重要物资补给点,也是他们的大本营,为何不趁着敌人力量空虚,主动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孙朝阳听后,稍微思索了一下,觉得这样的套路非常有道理。
于是,他便问道:“我们都被敌人围住了,又怎么去攻打宾县呢?”
马夫接着说:“不需要全军出击,只需派出一部分精干队伍突击宾县,挑个几十人就够了,我们需要的是让敌人回防,缓解大部队的压力。”
为了能证明自己是认真的,马夫放大了音量:
“我这个计划,需要全军上下一致协调,千万不能将情报落到叛徒手中,如果战胜了,我就继续当马夫;如果战败,我甘愿接受军法处置!”
孙朝阳猛然拍了一下掌,大喊:“就这么办!”
于是,他马上行动起来,从一千多名士兵中挑选出了一百位枪法准的人,让他们偷偷出去,抄小路赶往宾县,突击县城。
而此时的城内,也仅仅只有那几十名游手好闲的日伪军。
当枪声响起的时候,这些日伪军没有一丝反抗的力气,他们赶紧派出几个人,连滚带爬地去找已经出发的日本鬼子大部队,当前线的日军知道自己的老巢被朝阳队攻击的时候,赶紧命令部队回防。
而已经准备就绪的朝阳队看到日军已经往回走了,赶紧转移,就这样,孙朝阳的全部家当都保留了下来。
危机解除以后,孙朝阳怀揣着感激之情找到了献计的马夫。
几经询问,他竟然是赵尚志,这个名字孙朝阳早都听过。
赵尚志秉持朝阳队的志愿,直到战死沙场
原来,当初赵尚志在东北学习过军事,便一直在东北从事地下党秘密工作,期间有两次都被逮捕,可他始终宁死不屈,都被同志们救出。
到了1932年,赵尚志接到了一项重要工作:领导巴彦游击队,打鬼子。
赵尚志
此时的赵尚志改名为李育才,当时的巴彦游击队长叫做张甲洲,他们共同创造了多个“抗日神话”,有一次,他们率领部队突袭了县城火车站,摧毁了鬼子的交通要道,搞得这些日寇一听到这两个名字,就气得牙痒痒。
为了能摧毁巴彦游击队,日军出动了大量部队和汉奸,就为了摸清这支部队的动向。
后来,他们更是气得走投无路,干脆出动重军包围了游击队活动的区域,慢慢向前推进,部队在突围的途中被打散了,赵尚志本人和整个游击队失去了联系,几经寻找也没个结果,这样,他才加入了孙朝阳的朝阳队。
当初,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大家都是有血性的人,可能对赵尚志也不是很了解,如果孙朝阳贸然给他安排一个很高的职位,对其他人来说也不公平。
所以,无论在哪支部队里,都要靠实力说话。
然而大家都知道赵尚志的大名,甚至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伙夫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尚志。
部队转危为安后,孙朝阳和赵尚志两个人聊了很久,孙朝阳直接让赵尚志从一个马夫当上了参谋长,全军上下一片欢呼,没有一个人不服气。
后来,孙朝阳的部队溃散,赵尚志继续带领剩下的人,继续组建巴彦游击队,那会,张甲洲在抗日过程中不幸牺牲。
重新组建的游击队,吸收了过去两支部队的主力力量,随后来到珠河一带继续战斗,此时的部队满打满算也只有一百多人。
赵尚志一心打鬼子,他们在这片又搞出了很大名气。
不过,当时的情况还是比较危急的,日本人装备精良,经常花大价钱要买赵尚志的项上人头,队伍里也经常出现几个叛徒,为了能保住有生力量,他们一年有七八个月都在山沟中吃野菜,受尽了苦头。
那会,赵尚志本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父母曾多次让他结婚,找人为他说媒,可他总是宽慰父母,说:“日寇不灭,何以为家?”
他也多次告诉手下的人:“东北只要不解放,我赵尚志就不会结婚。”
手下听到这句话,还开玩笑说:“赵将军,我看你找不到对象,是因为你总是不修边幅,留那么长的胡须。”
可没想到,赵尚志认真的告诉他:“祖国都快没有了,还要什么脸?”
没过多久的时间,赵尚志已经拉起了一支六千多人的队伍,这下更是把日本鬼子气得不轻,怎么赵家的部队还越围剿越多了?
1937年,日伪军发动了一个“除赵计划”,他们的计划十分狠毒,用重金收买苏联的少将,并由他向赵尚志传递假消息,诱骗赵军几位领袖进入苏联境内。
赵尚志中计,一行四人被逮捕。
还好,到了1939年,赵尚志本人写的申诉信终于突破层层阻碍,出现在斯大林的桌子上,斯大林本人都非常震惊,在他眼里,赵尚志是重要的东北抗联指挥员,现在竟然被关在自己的监狱中,这成何体统!
他本人更是亲自批示,要求现在就立即释放赵尚志一行人,还要严惩叛徒。
不过,待到赵尚志重新回到这一带,又是一副“重头再来”的场景。
赵尚志并没有气馁,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1942年,赵尚志率部攻打梧桐河警署,一个名叫刘德山的叛徒混在了队伍中,枪响的时候,叛徒在后面打了黑枪。
赵尚志应声倒地,血流不止。
部队也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向后撤退,待到日本军攻占阵地之后,发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赵尚志。
他们将赵尚志带回了总部,仅仅过了八个小时,赵尚志因失血过多牺牲。
那会日本人都有“斩首”的习惯,用以打击我军的抗日热情,他们将赵尚志的头颅用板锯锯了下来,专门送到长春去,而英雄的尸骨,则被日寇丢到了松花江中。
直到2004年,军区政治部的一名作家来到当地的般若寺,询问赵将军头骨的下落。
大家对于这个似乎并不知情,只是有几个僧人汇报说,在前些日子修缮围墙的时候,工人们挖出了一个头颅,作家好像明白了什么,赶紧将这枚头颅找到。
经过多位专家对比,最终确定了,这枚头颅正是源于赵尚志将军。
壮志未酬,却死在宵小之辈手中,这是何等无奈。
头颅被找到,对于赵家后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2008年,辽宁省赵尚志烈士陵园落成,墙壁的后方,则是他在1931年写下的词作《满江红》,透过这首词,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当年意气奋发的赵尚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