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在长城抗战时他就率领29军奋勇抗击日军,手底下的大刀队更是杀的日军闻风丧胆,可谓无人不知。然而,在抗战之前,他却因为曾经下令屠杀五千个手无寸铁的俘虏被称为残忍的恶魔,但是他却丝毫不后悔,还说:“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为您解读背后的故事,新来的朋友点点关注,既可以回顾之前的内容,又不会错过之后的精彩。
从军之路
宋哲元1885年10月出生在山东赵洪都村的一个读书人家庭,父亲学习广博,非常注重宋哲元的教育。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宋哲元从小就刻苦读书。在17岁时,宋哲元开始在教私塾,这一教就是六年,因为学生大多都是贫苦子弟,宋哲元也不收他们的学费,义务为他们教课,乡间的人们都对他非常敬重。
宋哲元当时虽然是在办私塾,但在当时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心中还是十分向往习武去当兵。他在教书之余也喜欢练武,经常看民间流传的武术典籍,时不时舞枪弄棒,武艺非常纯熟。他还召集村里的儿童,用一些小树枝当作武器,摆各种战斗时的阵法,练步伐,学招式,号令非常严明,俨然就是一只小小的军队,可见宋哲元自小就有带兵打仗的天赋,具有异于常人的指挥能力。
1907年,宋哲元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三年之后他从武备学堂毕业,到广东担任中军处委员,不久之后结识冯玉祥,自此跟随冯玉祥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老练的冯玉祥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天赋,一路把他从一个普通的小兵提拔到团长,宋哲元的仕途可谓顺风顺水,节节高升。
1922年,直奉大战中,宋哲元再次表现突出,被提拔为旅长,同时还获得了陆军少将的军衔,被称为“西北军五虎将军”之一,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瞧不起这个书生出身的军人。
剿灭土匪
1927年,宋哲元在参与北伐之后,担任陕西省的主席,然而,在上任之后,他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原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可谓风起云涌,尤其是以陕西为中心的一些地方,匪患十分严重,令当地人民苦不堪言。宋哲元对于这些匪徒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怒,他决心彻底剿灭这些陕甘边境和陕西境内的地方顽匪。
在陕西众多的强盗之中,最为臭名远扬的就是东府大荔的麻振武部和西府凤翔的党玉琨部,这两人鱼肉乡里,无恶不作。尤其是党玉琨,这个强盗头子可以说风头最盛,他原来也是军旅出身,被冯玉祥打败后,他便与部下一众败兵一起逃往陕西,在那里抢劫钱财,扩大势力,还征募了不少流氓强盗,使自己的军队逐渐成为一支强盗军,因为党玉琨曾经在部队中呆过,他深知扩大队伍和壮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为了供给军需,他还丧心病狂地指使部下在陕西边境进行大规模的盗墓活动,把陕西周边的大型古代墓葬都挖了个遍,他把挖出来的秦汉文物卖给外国人换取钱财,既破坏了流传千年的周秦文化,还造成了文物不可挽回的损失,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尽管之前的政府也曾经多次派兵剿灭,但是这帮土匪占山为王,熟悉地形,大荔城和凤翔城又易守难攻,剿匪最终都宣告失败。宋哲元决定先从这两人开刀,啃掉硬骨头,狠狠惩治这帮可恶的土匪。
麻振武的部队长期占据着大荔城,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麻振武苦心经营,强盗军的士兵很多,战斗力也比较强,因此之前的政府军打了整整九个月都没有攻下这座城池,足见这里有多难打。因此宋哲元认为不能只是一味的强攻,而是要智取,他思索一番,制定了一个巧妙的计划。他先是派出主力部队做出强攻的姿态,让士兵们和麻振武的部队展开激烈的拼杀,然后派出小股部队充当奇兵,通过挖地道的方法抵达大荔城内,用棺木放满炸药引爆,把大荔城炸出了一道80米宽的大口子。正在激战的土匪军士兵回头一看,号称固若金汤的大荔城门已经被炸开,连大本营都没了,自然无心恋战,很快,战斗就取得了胜利,土匪头子麻振武眼看大势不妙,慌忙逃窜出城,但是恶有恶报,很快就死在了乱军当中。
解决到麻振武部之后,只剩下西府凤翔的党玉琨部队了。凤翔可不是个小城市,是陕西古代的政治经济中心,易守难攻,人称"卧牛城"。而土匪头子党玉琨不仅是这里的土匪首领,更是整个陕西的土匪首领,这个人原来曾是革命党,因为在战争中受伤,别人都称呼他叫“党拐子”,他盘踞于此地,政治野心非常大,一直厉兵秣马,不断扩张自己的军队,还积极训练士兵,布防极为严密。
宋哲元刚开始时并没有非常重视党玉琨,以为他和其他小土匪一样肯定一触即溃,因此他带领3万士兵以寻常进攻的方式爬城硬攻,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这个“卧牛城”果然像一头拱着角蓄势待发的铁牛,非常难以驯服,党玉琨不仅精通军事理论,而且布防无懈可击,虽然是土匪军,但是战斗力比正规军还强!宋哲元部损失惨重,往往杀敌一百,就要自损一千,战损比实在太过于夸张。
宋哲元立刻下令停止进攻,他非常着急,在指挥部里走来走去,焦急地思考着对策。这时,他手下一个工兵出身的连长提议道,为什么不故技重施,再通过挖地道的方法攻城呢?宋哲元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他先挑选了一处距离城池200多米的民宅开始挖地,向下挖了足足有四丈深,然后朝着城池的方向开挖,挖的地道顶部和两边用坑木支撑以防崩塌。这可是一个大工程,在整整半个月之后,地道终于挖到了城下,随后宋哲元下令,在城下挖出一个房间大小的空间用来摆放火药,这次的火药足足堆了七个棺木,整整重4000公斤!为了配合攻城,宋哲元还调集来了500门野炮、山炮、迫击炮,500挺轻重机,准备在炸药炸响时一起发难。
在准备好之后,宋哲元一声令下,炸弹瞬间爆炸,宋哲元又立刻指挥各路火炮炮击城墙!随着“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卧牛城”的城墙再坚固也变得摇摇欲坠,城墙上出现了宽足足有二十丈的大裂缝,宋哲元一看机会难得,立刻下令部队展开猛攻,和进入城内的部队里应外合,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宋哲元的部队如同下山猛虎,士气高昂,火力强大,而党玉琨的部队则如同待宰的羔羊瑟瑟发抖,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无处藏身。土匪头子党玉琨想要逃跑,但是很快就被乱枪打死。土匪们一看,头领都被打死了,也没有了反抗之心,都纷纷举手投降。
怒杀俘虏
战斗结束后一统计,党玉琨部队战死两千多人,还有五千多人被俘虏。当时对待敌人的俘虏,一般的做法要么思想教育一通之后遣散,要么把这些残兵败将招到自己的麾下,扩充自己的实力,然而,宋哲元的命令却让手下的人大吃一惊!他斩钉截铁地说道:“统统杀掉!一个不留!”震惊的手下立刻劝解宋哲元,说屠杀这么多俘虏,违背了人道精神,可是要被判千古之罪的!宋哲元听后,思索一番,仍然坚定地说道:“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原来,宋哲元深知这些土匪作恶多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放掉无异于放虎归山,让他们继续狼狈为奸,祸害百姓;但是如果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部队,很有可能破坏自己部队的名声。同时,这也是为了给各路土匪“杀鸡儆猴”,给他们足够的震撼,让这些可恶的土匪知道自己剿匪的决心和力度。
很快就到了行刑的日子,地点就在凤翔城东八里的东头关帝庙镀金,这里有一口大枯井,五十多个刽子手用大刀执行砍头的刑罚。一时间,哀嚎遍地,残酷的刑罚场面犹如修罗地狱,不由让人胆寒。在一个青年俘虏行刑之前,一个老人冲出来抱着刽子手的腿大声哭喊,说这个青年是他的儿子,是被党玉琨强行抓去当土匪的,他是冤枉的!连宋哲元手底下的人都看不下去这么残忍的场面,向宋哲元跪倒在地请求绕过这个青年的性命,宋哲元才放过了这个青年,他成为了这次屠杀中的唯一幸存者。
抗战生涯
因为这次屠杀太过于毒辣,宋哲元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为“恶魔”的代言人,根本不把人的生命放在眼里,连手无寸铁的俘虏都不放过,他的声名一直非常不好。直到后来因为在抗击日寇作战中的英勇表现,宋哲元爱国将领的大名才得以传开。
1933年元旦,日军在山海关制造事端,接着用武力将其占领,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1933年3月9日,宋哲元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受命接管长城喜峰口的防务,喜峰口是北平与热河的交通咽喉,如果失守,北平就是日本人砧板上的肉。宋哲元誓死要守护好喜峰口,他在部队开拔前就写下了著名的那句“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鼓励士兵们为国浴血奋战。
宋哲元部的第109旅到达长城后,很快占据了喜峰口与其两侧的各个要点。3月9日,敌军的两个旅团的先遣队兵至喜峰口。10日,日军步兵的增援部队又进攻董家口、铁门关等处。宋哲元以第109旅迎敌,并以37师的两个旅为左右两翼,英勇抗击敌人的入侵,杀伤了大量的日军。在29军主力到达之后,宋哲元决定先发制人,进行夜袭。当时,29军的武器装备相较日本人而言非常落后,很多士兵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这怎么进行夜袭呢?宋哲元沉思之后想到了大刀这个西北军的老武器,在西北军创立之初,因为部队弹药不足,就经常练习大刀这种传统的中国武器,还制定了劈杀敌人的专用刀法,携带起来也很轻便。因此,宋哲元下令组建敢死队,人手一把大刀执行夜袭任务。
3月11日的晚上,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士兵们踏雪前行。月光把寒气凝聚成无形的力量,赐给每一个英雄般的战士。大刀队首先来到了喜峰口的三家子村和前杖子村附近,这里有一支日军的骑兵部队正在酣睡之中。在越过日军哨兵之后,大刀队骤然发难,他们挥舞着大刀,冲入日军营房,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很多鬼子还在睡梦之中就成为了刀下亡魂,惊慌失措的鬼子虽然下令反击,但是在寒光闪闪的大刀面前,反击效果基本没有。一战过后,29军大刀队不仅砍杀了几百个鬼子,还缴获日军大量的火炮和弹药。
日军原本以为29军也会跟东北军一样“不抵抗”,万万没想到29军的反击如此犀利,大刀队的斩首行动更是让日本人感到非常害怕,一提起来就心有余悸,不少日本兵晚上睡觉,脖子上还要戴上一个自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恼羞成怒的日军尽管调集了大批部队进行反扑,还利用飞机、大炮对阵地狂轰滥炸,但是29军始终坚守阵地,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犯和冲锋。然而,尽管收复了很多失地,坚守了长达一个月,但是最终因为日军火力太盛,29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况,到了4月13日,喜峰口守军不得不含泪撤退。
战后,宋哲元将军因战功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和青天白日勋章。此后,他一直坚守在北平地区,和日军对峙了整整4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宋哲元任第1集团军司令,后又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继续同日军进行作战,他为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真正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尽管他曾经做出怒斩五千俘虏的事情,但是在那种土匪横行的日子里,宋哲元作为一部之将,处事不决断残忍也无法震慑宵小之辈,这件事无可厚非。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这期内容的朋友记得点赞评论转发,您的支持是我们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