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在得到德国先进的航空研究技术数据之前,美国陆军航空兵就计划发展4种不同性能的战斗机,第一种即为中程昼间战斗机,要求其同时能够执行对地攻击和轰炸机护航任务。这种飞机需求立即引起了北美公司的兴趣,该公司设计小组紧接着就研制出了NA-134型战斗机,计划用作美国海军舰载喷气式战斗机。
此时,像XP-59A型和XP-80型之类传统平直翼飞机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北美公司又为美国陆军航空兵提供了一种陆基战斗机,即NA-140型。1945年5月18日,北美公司签订了生产3架NA-140型战斗机的合同,美国陆军航空兵将其命名为XP-86型。同时,美国海军又要求生产100架NA-141型战斗机(海军喷气式飞机NA-134型的发展型),但后来减少到30架。1946年11月27日,美国海军FJ-1型“愤怒”式战斗机进行首飞,随后在第51海军战斗机中队服役,1949年退役。
就在XFJ-1原型机的建造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XP-86型和FJ-1型飞机的设计工作也在同时进行。1945年6月,第1架XP-86型样机出厂,随即就得到了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批准。但美中不足的是,据北美公司技术推测,XP-86型飞机的最大海平面飞行时速为924公里(574英里),无法达到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要求。幸运的是,美国此时得到了德国的高速飞行技术资料,尤其是后掠翼设计技术,北美公司还得到一副完整的Me-262型战斗机机翼。在进行了1000多次风洞实验之后,最终证实后掠翼技术是解决XP-86型飞机性能问题的答案。
1945年11月1日,在对XP-86型机身进行重新设计,并对所有的飞行翼面均采用后掠结构之后,这种设计方案最终被美国陆军航空兵接受,并于1946年2月28日获得批准进行生产。1946年12月,美国陆军航空兵签订了33架P-86A生产型的合同。1947年8月8日,首批2架原型机完成交付并进行了首飞,动力系统采用通用电力公司生产的J-47-GE-1型发动机。10天后,F-86A生产型飞机开始交付。
当时,由于苏联封锁柏林,引起东西方关系骤然紧张,这些飞机加紧进行各种试验。1949年初,第一批F-86A型作战型飞机交付第1战斗机大队使用。然而,直到此时,F-86A型战斗机尚未正式命名。为此,第1战斗机大队特意征集公众意见,人们先后提出了78个可供参考的名字,最终只有一个名字脱颖而出,1949年3月4日,北美公司生产的F-86型战斗机被正式命名为“佩刀”。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战争。随着美英两国航空母舰部署到朝鲜海域海军战斗轰炸机的活动也日趋频繁。在美国方面,其对地攻击任务大多由活塞式战机执行,如沃特公司生产的F-4U“海盗”式、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AD“空袭者”式战斗机,以及后来加入的格鲁曼公司生产的F-9F“美洲豹”式喷气式战斗机。“美洲豹”式战斗机的发展可追溯到1946年,当时美国海军和格鲁曼公司签订了生产一种夜间战斗机原型机,命名为XF9F-1型,动力装置采用威斯丁豪斯公司生产的4台J30-WE-20型喷气发动机。不过,当年10月,航空局取消了XF9F-1型的发展计划,而转向研发XF9F-2型昼间战斗机,配置1台罗尔斯-罗伊斯“雁”式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最后,共生产了两架原型机,第一架于1947年11月24日首飞;第二架命名为XF9F-3,1948年8月首飞,配置1台“艾利逊”J33A-8型发动机。
F9F-2型“美洲豹”式战斗机第一批生产型飞机47架,配置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J42-P-6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1949年5月,F9F-2型“美洲豹”式战斗机装备第51海军战斗机联队,取代了FJ-1型“愤怒”式。该型飞机首次从美国海军“福吉谷”号战舰上起飞作战,对平壤附近的空军基地和补给线进行攻击。这次行动中,第51联队的飞行员击落2架雅克-9型战斗机,这是美国海军首次在朝鲜取得战果。后来,麦克唐纳德公司生产的F-2H型“幽灵”式战斗机也加入了“美洲豹”式的行列中来,F-2H型是由早期的FH-1型“鬼怪”式飞机发展而来的。FH-1型的研制始于1943年,该型飞机是第一架舰载喷气式飞机,最初命名为XFD-1型,1945年1月25日进行首飞,配置威斯丁豪斯公司生产的J30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
舰载试验完成后,美国海军订购了100架生产型飞机,但后来削减为60架。1948年5月5日,第17-A战斗机中队装备了16架FH-1型战斗机,成为美国海军第一支舰载喷气式战斗机中队,从美国海军“塞班”号两栖攻击舰起飞执行任务。FH-1型战斗机在一线部队一直服役到1950年7月,最后一支使用该型战机的部队是第122海军陆战队战斗机中队。FH-1型战斗机的后继机型为“幽灵”式战斗轰炸机,其代号XF2D-1的原型机于1947年1月11日进行首飞,动力装置采用1台威斯丁豪斯公司生产的J34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1949年3月,首批生产型F2H-1型战斗机交付第177海军战斗机中队使用。
1951年8月23日,F2H-2型“幽灵”式战斗机首次参战,搭载在“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上的第172战斗机中队的F2H-2型“幽灵”式战斗机对朝鲜西北部目标发动了攻击。
二战前期,英国海军航空兵凭借各种老式武器英勇奋战,但到了战争后期,其使用的航空母舰则和美国的不相上下,个中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英国大多数舰船是根据《租借法案》从美国借来的。早在1944年,美国海军就开始招标生产舰载喷气式战斗机,但在当时,英国海军部并不看好喷气式飞机。1945年,英国皇家海军利用“吸血鬼”式和“流星”式战斗机进行几次甲板着陆试验,海军将军们认为喷气式飞机在航空母舰降落时会因速度过高而影响安全。因此,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海军航空兵重新进行装备时,其舰载机几乎全部是活塞式战斗机,如超马林公司的“海喷火”式、菲利公司的“萤火虫”式和霍克公司的“海怒”式等等。因此,在朝鲜战争初期,英国皇家海军“凯旋”号航母舰载机大队装备的“海喷火”式和“萤火虫”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活塞式战斗机。
“海喷火”式战斗机的最初设计源自于1936年的“喷火”式原型机和皇家空军“喷火”式Mk24型战斗机。“萤火虫”式是在战时开始研制的,于1940年设计成先进的双座型舰载战斗机。1944年7月,FR-1型“萤火虫”式战斗机首次参战,空袭德国“提尔比兹”号战列舰,1945年开始在英国太平洋舰队服役。参加对朝作战的“萤火虫”式战斗机是Mk-IV型,在对地攻击中屡建战功。在朝鲜战争中,“凯旋”号是一搭载“海喷火”式和“萤火虫”式两种飞机的航空母舰,而其他航母舰载机大队则装备“萤火虫”式和“海怒”式Mk-X型战斗机,进行轮番作战。1945年2月21日,“海怒”式原型机进行首次试飞,等到参加太平洋战争之际已经太晚了。在朝鲜,这种飞机的优秀性能得到了验证,它无疑是一款难以对付的强击机。与此同时,英国皇家海军“愤怒”式战斗机早在二战末期就被淘汰了,被大量卖给伊拉克。如果追溯历史的话,“海怒”和“愤怒”式飞机源于1942年空军部所出台的一项需求报告,可以说是“师出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