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bang

为什么皖南事变中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毫发未损并扩充为九个团

bang 2021-09-06 116
为什么皖南事变中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毫发未损并扩充为九个团摘要: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10月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0月初,为加强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革军委新四军分会,...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10月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0月初,为加强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革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任书记,陈毅任副书记。


为什么皖南事变中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毫发未损并扩充为九个团

项英

一、皖南事变前的新四军

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10个团,共计10300余人。

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下辖第一团和第二团。

第一团团长傅秋涛(兼),第二团团长张正坤。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下辖第三团和第四团。

第三团团长黄火星,第四团团长卢胜。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下辖第五团和第六团。

第五团团长饶守坤,第六团团长叶飞。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副司令员(暂缺),参谋长林维先。下辖第七团、第八团、第九团和手枪团。

第七团团长杨克志,第八团团长周骏鸣,第九团团长顾士多,手枪团团长詹化雨。

为什么皖南事变中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毫发未损并扩充为九个团

新四军军部旧址

二、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损失惨重

1938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新四军分会项英书记和陈毅副书记:“目前最有利于部队发展的地区是江苏省境内茅山地区,即以溧阳、溧水为中心,向着宜兴、南京、丹阳、镇江、金坛、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稳固的根据地。”5月4日,中央又致电:“在茅山根据地建立起来后,还应准备分兵一步进入镇江、苏州、吴淞三角地区,并进一步分兵渡江进入江北,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能开展游击战争。”

党中央既然有这样明确的指示,新四军的领导只需按指示开展工作就可,然而新四军的实际领导人是项英(项英是新四军分会书记,军长叶挺为了统战的需要,还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项英有最后的决定权。项英以要在平原水网作战、不易隐蔽、国民党的限制、敌众我寡等不利因素,举棋不定,迟迟不愿按中央的意图行动。

而陈毅却很有战略眼光,他分析后认为,虽然东进困难不少,但由于日军西进,后方空虚,可以从容开展游击战,从而壮大新四军的力量。因此一到皖南,陈毅就派了张郅秀、王培臣及副官曹鸿胜去组织了一只先遣队先行出发苏南去敌后侦查,4月28日,先遣队出发,陈毅率一支队司令部长途相送,一直把先遣队送过青阳、南陵。

5月12日,陈毅率一支队从皖南到苏南,向敌后挺进,创建了茅山根据地,第二年5月他不顾日军的阻碍,亦不顾项英的阻挠,又派了第4团和第6团东进,最后他的一支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发展成了三个纵队九个团。

而项英因为迟疑不决,落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圈套,1941年1月7日,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和所辖六个团九千多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被国民党军七个师八万多人包围,经过几天激烈的战斗,只有二千多人突围出来,叶挺下山谈判被扣,袁国平牺牲,项英、周子昆等被叛徒杀害。

三、新建的新四军


为什么皖南事变中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毫发未损并扩充为九个团

陈毅元帅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1月17日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共中央针锋相对,1月20日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由于叶挺军长被国民党扣押,宣布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重建后的新四军下辖七个师,第一师以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成,是新四军的老底子,粟裕为第一师师长。第二师以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成,也是新四军的老底子,师长为张云逸(兼)。第三师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编成,师长为黄克诚。第四师以八路军第四纵队编成,师长兼政委为彭雪枫。第五师由豫鄂挺进纵队编成,师长兼政委为李先念。第六师由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及江南抗日救国军等合编成,也是新四军的老底子,师长兼政委为谭震林。第七师由活动于安徽的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及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的部队合编而成,师长为张鼎丞。新建后的新四军兵力总计七万多人,抗战胜利后,分别挺进山东和东北,成了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的主力,为最后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