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bang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bang 2021-09-21 131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摘要: 前言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一天,朱德、彭德怀等10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粟裕、徐海东等10名被授...

前言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南海怀仁堂。

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一天,朱德、彭德怀等10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粟裕、徐海东等10名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萧克、李达等5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徐立清等17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解方等800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截止到1966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拥有少将衔及以上军官1604名。

在这些青史留名的解放军将领中,哪一个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自由,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们用鲜血描绘了了中国历史上最威武的雄壮的画卷,用金戈铁马演奏出中国历史上最为气势磅礴的交响。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在这些英雄当中,上将许世友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而他的性格也是在所有解放军将领中是最特殊的。

最特殊的将军

1985年10月22日,开国上将许世友去世,在他的遗体处理方式上中央批准了他生前的遗愿:生前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用土葬的方式葬在母亲旁边。

在许世友的遗体告别仪式上,王震代表邓小平出席,在悼词的结尾王震一连说了七个“特殊”为许世友的一生做了最好的评价:“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他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发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忠”和“孝”两个字几乎贯穿了许世友的一生,为国尽忠,从大别山一路杀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而为母尽孝,背后是一连串无限的感动。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许世友当初差点被卖掉

1906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今河南省新县)乘马岗许家洼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许世友的父亲许存仁,和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一样,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依靠几分薄田维持基本的生计,不至于在连年的战乱中饿死。

许世友的母亲许李氏,也是一位淳朴、忠厚、善良的农村女性,她一共为许存仁生下了四男三女,四个男孩分别取名为许仕德、许仕胜、许仕友、许仕盛。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许世友排行老三,乳名叫三伢子,父亲当初为他起名“仕友”是希望日后他能够多结交一些当官的朋友,找些“靠山”改变家里贫困的命运,不过长大之后的许世友却成为了旧军阀、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死对头。

让许存仁更没有想到的是,日后自己的儿子将会成为共产党部队的高级将领,更没有想到都的是他的儿子真的成为了一名“封疆大吏”,掌管几十万军队的大军区司令。

在许世友两岁那年,要不是母亲的阻拦,许存仁真的就要把他卖给富户。

许世友两岁的时候由于家庭贫困,许世友营养不良,显得又黑又瘦,头大脖子小,小胳膊和腿瘦得如同柴火杆一般,站都站不稳。

母亲许李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是许存仁一家只有三分薄地,再加上连年的征战和灾荒,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家里缺衣少食,度日如年。然而家里就算是一口能吃的东西,许李氏都要省下来给许世友吃。

因此,许李氏连续几天没有吃饭,饿出了浮肿,父亲许存仁也又累又饿一病不起,贫困终于击垮了这家人的心理防线,父亲为了能够吃饱饭,和母亲商量打算将体弱多病的许世友卖掉,换取一点粮食,总比全家人饿死好。

母子连心,许李氏迟迟下不了狠心,她把许世友紧紧地抱在怀里,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在那个寒风呼啸、雪花漫天的冬日里,一个从武汉来的陌生人走进了许家,父亲从那个陌生人手里接过了两斗稻谷,二话不说将嗷嗷待哺的许世友交给了那个陌生人。

正当此时,母亲抹着眼泪不顾一切地喊着许世友的乳名三伢子跑了过来,将三伢子紧紧地抱在自己的怀里,死死地不肯撒手。

那个陌生人其实是是个人贩子,见到这样的情景他也不敢买小许世友了,把稻谷要了回去,脚步匆匆地离开了许存仁的家里。

父亲蹲在地上,一筹莫展,嚎啕大哭起来。

许李氏为了减轻自己丈夫的负担,第二天在一个漫天大雪的冬日早晨背着嗷嗷待哺的许世友前去讨饭度日。

在和母亲的讨饭的那些日子里,野菜、草根,但凡是能够喂饱自己的东西都能吃,甚至有几次许世友差点死掉,后来许李氏回忆道:“我的三伢子小时候就死过好几次了,只是阎王爷觉得可怜没有收他,每次喂点水就又活了过来。”

许李氏将自己的全部心血乃至生命都全部倾注到了许世友身上,而许世友也从小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他最亲的亲人,母亲为他尝到了人生的一切苦难,他要用一生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许世友母亲的“思乡病”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表示着被压迫的亿万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许李氏和许世友的长子许光在许家洼的大喇叭里,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也是兴奋异常,久久沉浸在翻身做主的喜悦之中。

1950年春节过后,许光踏上了北上济南的寻找父亲的路程。

许光从河南新县出发,一路辗转到了山东军区司令部的所在地济南,终于见到了自己多年来朝思暮想的父亲。见到父亲之后,许光从奶奶给他的蓝布包袱里拿出来奶奶给父亲的一封信和为父亲亲手纳的鞋垫递给了许世友。

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许司令,此时捧着母亲给他的家书和鞋垫,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思念母亲的情感,留下了思念的泪水。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往事历历从许世友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

自己小时候在寒风中被母亲背着四处讨饭,母亲总是将要来的吃食先给许世友吃,而母亲经常饿着肚子;

长大之后,由于家庭依旧无法养活一大家子人,许世友带着母亲省吃俭用攒了七个鸡蛋和一副银手镯交给许世友,在一位武僧的带领下上了嵩山少林寺;

八年之后,十六岁的许世友在少林寺学了一身武艺回到了家里,因路见不平,出手打死了当地地主李家的小少爷,又不得不踏上了逃命之路;

出发前,许世友将自己八年习武攒下的二十块大洋交给了母亲,可是出发之后发现,这二十个大洋又在自己的包袱里出现了;

许世友眼含热泪,看着母亲在月光里孤零零的声音,转身离去;

当自己后来当上了农民敢死队的队长之后,面对还乡团的屠刀,母亲带着家里人东躲西藏,历经了无数磨难;

当许世友背着大刀,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母亲,跪在母亲面前流着眼泪说“娘,孩儿不孝,参加革命让您受苦了!”;

开明的许李氏扶起来许世友说:“三伢子,别说这些,共产党是咱们农民的贴心人,帮咱们打跑了白狗子,你参加党,娘高兴!”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许世友说完之后,依依不舍地和母亲分别,一步一回头地朝着深山走去。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往事一幕幕地在脑海中浮现,许世友早已经泪流满面,他说“许光,走。我们回老家,把奶奶接过来,我要让奶奶过上好日子,报答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

一周之后,许世友把老太太从河南老家接到了济南。

许李氏来到济南之后,许世友整日不离开自己的母亲,济南的冬天要比河南老家冷一些,于是他每天亲自为母亲烧火盆,把家里弄得暖暖和和的,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将洗脸水打好,恭恭敬敬的端到母亲面前。

而儿媳妇田普不仅每天给婆婆准备好一日三餐,还带婆婆到济南的成衣铺里为婆婆做了几件衣服。

许世友的家里一家三代,其乐融融,让南征北战多年的许世友第一次得到了如此的温暖。

在许世友和田普悉心的照料下,许李氏反而有点生气。

在正常人心里,儿子从一个将要被饿死从生死线上被拉回来的嗷嗷待哺的小生命,一路成长为领导千军万马的共产的部队的司令,应该是自豪的,骄傲的,在儿子身边生活也应是心安理得的,但是为什么许李氏还要生气呢?

许李氏找到了儿子和儿媳说:“你和小田,都是穷伢子出来干革命的,现在当了共产党的大官了,吃饭、穿衣、过日子,该节省就要节省些,我一个老婆子一天能吃多少,就我来的这几天,穿衣吃饭的钱都够我一个山里人花半年了。”

许世友理解母亲,因为母亲是从苦日子过来的。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在餐桌上,许李氏和儿子儿媳说:“三伢子,小田,我这个老婆子想回山里老家了,儿子我也见过了,在济南这几天吃也不愁,穿也不愁,可是每天你们这样伺候我,耽误你们多少事情啊。而且这济南府每天吵吵闹闹的,不如老家山里清净,你看还是送我回去吧。”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许世友听到母亲的话,把碗放下,睁大了眼睛看着母亲,着急地说:“这里难道不是家么?娘,是俺还是小田没有照顾好您啊,您直接说。”

许李氏听到儿子有些着急,连忙解释说:“三伢子,小田,你们都挺好,是娘生下来就是一辈子受苦的命啊,实在享不了这清福啊!”

许世友拉着母亲的手说:“娘啊,我的娘,您拉扯俺不容易,早年间参加了革命,一直拖累您老人家,儿一天孝心都没有尽过,现在全国解放了,您就不让当儿子的尽尽孝心吗?”

许李氏说:“在家里的菜园子,现在没有人管,还有十几只鸡鸭鹅需要喂,三伢子,俺的回去,家里还有一担棉花还没有纺呢!”

许世友希望母亲多住几天适应适应济南的生活,说什么越不愿意母亲许李氏回老家,可是执拗的许李氏一心就要回到山里。尽管许世友和田普将饭菜端进母亲的房间里,母亲就是吃不下,晚上一夜一夜的不睡觉,坐在床上发呆,没过几天许李氏就病倒了。

许世友看到母亲病倒了,顿时慌乱了起来,找大夫过来看病吃了药之后也不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病床上的母亲执意要死也要死在老家里,万般无奈之下,许世友不得不安排人将老人送回大别山老家。

让许世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根据陪同母亲回家的工作人员反映,老人家一回到老家,第二天病就好了,又给菜园子浇水,又喂鸡喂鸭,喂完了鸡鸭,直接走到了纺车开始纺线,根本看不出来前几天还是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

许世友建国后首次回家,怒斥当地官员

许李氏终于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别山,回到她那熟悉的小屋里,每天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粗布衣衫,整日过着最普通农村人家的生活,养鸡喂鸭,喂猪种菜,自己的儿子尽管是共产党大干部,但是依然选择靠自己的双手,自得其乐的生活着。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母亲回到大别山之后,许世友每天放心不下,一有机会就想回去看看,可是由于军务繁忙,许世友仅仅回去过两次,一直到晚年许世友还在为这件事情内疚不已。

第一次回到家乡探母是1952年。

那个时候大别山区的公路只能通到县里,许世友来到了新县县城之后,和警卫员换了两匹快马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当许世友回头看去,两边全是当年和他一起在大别山区打游击牺牲的战友的时候,他站在烈士的墓前,久久的不愿意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许世友才眼含热泪依依不舍的和昔日的战友们告别。

当许世友在警卫员的陪伴下,趁着蒙蒙的夜色拉着马缓缓地走下山坡,山下面稀疏的油灯表示着许家洼就要到了。

许世友牵着马来到了自家的土屋前,看到自己年过七旬的母亲,在微弱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纳着鞋垫。

几步快走进屋内,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泪如泉涌说:“娘呀,儿不孝,您从济南走后,现在才回来看您。”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许世友在家里刚刚陪了几天老母亲,就接到了部队的紧急电报。

军令如山,在母亲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许世友打包好行囊,跨上骏马踏上归途。

许世友怒斥当地官员

许世友回到新县县城之后,地委和县委的同志专程邀请他吃一顿饭,顺便谈一谈他回到家乡的感受。

许世友回家这几天,看到了家乡一如既往的贫困,村民们无助的目光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于是借此要给当地的干部上一课。于是,一贯不喜欢大操大办的许世友这次反常地接受了他们的邀请。

许世友来到县委招待所,看到地县两级领导已经早已等候多时,许世友二话不说坐到了座位上,听取着县委领导的汇报。

没等到说完,许世友的脸拉了下来:“什么叫大好!你们说大好、大好、就是真的好?我不觉得那么好!连老祖宗都知道国富才能民强,可是现在呢?是民穷财尽!你们说什么大河有水小河满,糊涂!我觉得应该是,小河里有水大河里满,小河里无水大河里干!”

此时,另外一个干部笑脸相迎地说:“许司令,我们是将锅里有,碗里才能有”

听到这里,许世友更加怒不可遏,站起来说:“锅里的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老百姓锅里挖出来的?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被党教育了多年,现在怎么反而学会了自己骗自己呢?”

许世友越说越冲动,然后拍着桌子大声地说道:“你们不要为了自己邀功升官,害了老百姓!”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这个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许世友的话吓得呆站了起来,气氛异常的尴尬。

就在此时,一位干部悄悄地走到许世友的身边小声说:“首长,我们开饭吧”,试图用开席来打破这样尴尬的氛围。

此时,许世友,刚刚坐定下来还在气头上的他突然再次站起来,说:“我不想吃了,我许世友吃不下这顿饭!”说完之后拂袖而去,只留下面面相觑的当地领导。

在返回的路上,许世友一言不发,望着窗外。

他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希望当地的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当地百姓真真正正的谋福利,甩掉穷帽子。

第二次回乡探母,临行前给母亲敬了一个军礼

时间到了1957年,许世友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兼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真正成为老百姓眼中的“封疆大吏”

这年冬天,许世友第二次回到河南老家看望母亲,而此时的许李氏已经七十八岁,许世友知道,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了。

许世友这一次是结束了探访南京军区的国防工地之后,和秘书司机轻车简从一路从安徽来到了河南。一路上汽车行驶在新修好的水泥公路上,许世友十分高兴,时不时地指着窗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给秘书和司机讲,车没过多久就来到了许家洼,路上还说:“这次回来我们不要告诉地方政府”于是带着自己的秘书和司机下了车,朝着自己的家里走去。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许世友回到家里之后,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许世友轻轻地和司机和秘书说:“我这次回来没有告诉老娘,咱们动静小点。”

许世友轻轻推开家门,看到自己的老娘许李氏穿着蓝布上衣,梳着整齐的发髻,一副硬朗的身体,正在喂着家里养的猪。

许世友轻轻走到老太太身边说:“娘,俺回来看你了!”

正在喂猪的许李氏高兴地放下手里的活,打量着自己的儿子,说:“三伢子啊……”刚说完,许李氏的眼泪就要流了出来,许世友连忙伸出双手扶住了年迈的母亲,昔日威风凛凛的上将军,此时也和大孩子一样眼睛里闪着泪花,拉着母亲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母亲赶紧说:“三伢子,这么大的人了,让别人笑话!”

说完松开儿子的手招呼一行人坐下说:“你们和三伢子来咱家,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我先去给大家烧一壶热茶吧。”

许世友连忙站起身说:“娘,你年纪大了,还是我来吧,让他们陪你说说话”

但是倔强的母亲执意要为他们烧水,于是许世友和母亲一起忙活着。

57年许世友回乡探母,路上和秘书说:咱们动静小点,我没告诉老娘

老人的生活依旧很简朴,两间不大的瓦房还是当地政府这几年新修建的,房间里除了一张饭桌,几张凳子,一个柜子和一个不大的床以外,其余几乎什么没有。

许世友回家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遍了全村,村里的人纷纷来到了许家想亲眼看一眼许家洼出来的大将军,许世友见乡亲们如此热情,专门安排自己的司机和秘书从附近的市集上买来一口大肥猪,亲手宰了炖了招待乡亲们。

除此之外,许世友还亲手为自己的老娘做了一碗母亲最喜欢吃的荤汤面。

最后当地政府也知道许世友回家消息,特意来到许家要将一家人接到县里住,被许世友谢绝了,渐渐地到了深夜,许世友拉着母亲的手不离开房间一步,坐在床边伴着点点的油灯,母子俩聊了很久很久。

离别之际,前来送行的乡亲们很多,他们簇拥着许世友和许李氏,许世友用厚实有力的大手,拉着母亲的手,一直走到了村口,一路上许世友眼含热泪一言不发。

到了村口,还是许李氏先开了口:“三伢子,放心地走吧,回去好好地把工作干好”

许世友此时含着泪水说道:“娘,您一定要保重身体,俺回头再来看您老人家!”

说完许世友举起右手,向母亲和送行的乡亲们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母亲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步步地走向远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