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接见六连指战员并合影留念。
一支队二大队岁月纪实
姜在武
回忆在部队的峥嵘岁月,我们总感觉到那是人生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书写人生轰轰烈烈点点滴滴经历的一部分,虽说没有惊天动地之佳作,人人都是无悔人生的,每个人都一样,都为当时祖国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无悔军营,我们无悔那个年代,更无悔于基建工程兵这个光荣的称号。
我们一支队(一师)二大队(二团)是基建工程兵成立最早的部队之一,移防鞍山后我们团的建制是四个区队(营),驻地分别是:一区队开始住三车,后移住柳溪屯,二区队住灵山,三区队住鞍钢西门搅拌站,四区队住柳溪屯发电厂冷却塔东南边,几个连队围着营部而建。另外还有几个直属连队,如汽车连当时住中华北路三冶俱乐部东边,后移住西简易驻防。土方连也住西简易和汽车连隔壁。机械连住立山太平路附近。修理连住铁西八家子,管道连和修理连一个院子,铁道连住鞍钢厂内。四营十六连为吊装连,搅拌站连在鞍钢厂内,另外还有一个卫生队住中华路汽车连旁边。我们二大队没有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原二团大会堂
▲原二团大院
那是一九七八年刚刚入冬,我团司令部管理股把我从汽车连调入团司令部小车班,踏进了团机关大门后院,就走进了小车班所在的住处,刚入职小车班就受到了几位前辈们的热烈欢迎和鼓励。我们团部位于鞍山市“二一九”公园、体育场北面的一公里处,往里走100米即到,远处有一座小山那就是二炮导弹旅的雷达山。团机关大楼靠路边而建,共四层楼,一楼为团后勤处部门所用,二楼为团首长所用,三楼为团司令部部门所用,四楼为团政治处部门所用。团办公大楼的后面是一个大院,院子的左边是锅炉房和浴池,右边是团机关食堂、大会堂,南面是我们小车班的几间车库,北面是一座宿舍小楼,二楼住着小车班、警通排、电影组的人员,一楼是机关军人服务社和机关临时来探亲的几间宿舍。我们小车班在二楼的最西面,往里看,是一览无余的院子全景。我们团小车班算我一共六个人,班长张文述是四川彭州市人,老兵刘长发、康玉是甘肃古浪县人,彭文顺是陕西人,张国生是黑龙江鸡东县人,我是江苏赣榆县人。小车班共有北京吉普车、天津吉普车、嘎斯69(前苏联)吉普车、面包车、客车各一辆。嗄斯69车是我到小车班后开的第一辆车,一年以后刘长发、康玉调走,我就接刘长发开的一号北京吉普车,到1980年又开了日本马自达面包车,这期间小车班又从汽车连调进来三位战友杨继洲、纪新东、周振详,这样就保持了七个人。
▲姜在武在团小车班时先后开过的车
我在团机关五年期间,所接触到和见到的三任团长分别是田福海(1978年,时间很短)、李应孝(1978年至1980年底)、王德赞(1980年底至1982年底);接触到的副团长分别为邱明绅、刘本君、李应孝、王德赞、边玉金、曹益生、范增富。团政委为李文志(1978年至1979年中旬);所接触到的副政委刘锡智、鞠枝强(后升政委);参谋长为边玉金(1980年7月前,后提为副团长)、杨元民(1980年7月至1983年5月);副参谋长曹益生(后提为副团长)、徐宝信。政治处主任孙耀东、唐世金,副主任张元清,其它不详。后勤处处长王文仁,副职不详。起初我所服务的团首长副职的比较多,如邱副团长、刘副团长、李副团长、边参谋长。部门首长:徐副参谋长、曹副参谋长、张元清副主任,王文仁后勤处长。李副团长由副职提升为团长期间,我一直服务于他,他提支队副支队长(副师长)后,我就服务于王德赞团长,直到我调走(基建工程兵三技校)。之前,除服务上述首长外,边副团长用车也比较多,因他从参谋长到副团长一直是分管工程(专业),那时候下营、连主要是工程方面的事比较多,也比较繁琐,一到那里就半天,天天下基层开会,研究进度,质量。时常也加班加点,领导也就经常马不停蹄地跑,各个工地也比较多。如我团所建的鞍山钟表厂、铁西繁荣菜市场、沈阳旅游供应公司、辽宁大厦改造、鞍钢轧钢厂、炼铁炉、四营营部旁边的发电厂、冷却塔等等一些主要工程不但要质量,还要进度。晚上零下几十度,也要做好保温坚持打混凝土。
▲拉混凝土的蹦蹦车
1979年底,根据上级命令,经团首长研究决定6连开赴省会沈阳施工,工地为省旅游供应公司办公楼和家属楼,施工地点在辽宁省政府和省军区旁边,这是一项关乎我们部队声誉的重点工程,团首长决定派六连前往。这是一支敢打硬仗,团结奋进的优秀连队。接此任务后,连队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和誓师大会,会上四排十五班长胡根华代表全连战士向团首长表了决心,连长姜保庆、副连长金荣初、技术员张继恒、陆兴华先后发言。
▲上图为二团六连连长姜保庆,下左为十五班班长胡根华、下右为连通讯员黄国生
按着计划,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一次施工中,由于配电盘意外故障,无法使用振动棒卸料,汽车连6辆砼车不能卸料,只能靠人工刨、铲,确保了施工进度。在干部战士的共同努力下,经百日攻坚,沈阳旅游供应公司办公营业大楼,提前完成砼框架工程,该工程后被辽宁省政府评为全优工程。六连在沈阳施工的精彩表现,受到当时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的接见和好评,并与全连合影留念。六连也被团里授予敢打敢拼硬骨头连,十五班班长胡根华,也荣立了三等功。1985年中央军委,授于74集团军某旅某连为“硬骨头六连”光荣称号,而我团授予二营六连也是“硬骨头六连”的光荣称号,真是太吻合了,六连给我们团增添了无尚荣光和荣耀,全团都为我们六连指战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十五班班长胡根华三等功证书
▲十五班班长胡根华三等功奖章
我记得在建设鞍山钟表厂工地上,有天晚上施工连队加班,边玉金副团长亲自赶赴现场,时值冬日,气温零下几十度,混凝土浇筑任务还要继续,边副团长与连长、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制订施工方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现场指挥,满身水泥浆的边副团长才安然的走出了工地。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那个年代连队的生活、住宿、娱乐各方面条件极其艰苦,市场上也是供给制。住宿的地方没有楼房、没有砖房,都是铁皮房。冬冷夏热,加之御寒、降温设施简陋,战友们用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一个连队一个洗澡间轮流着冲洗。业余文化生活少而单调,有限的支队宣传队下基层慰问演出和团里电影组下来放场电影,自然成了战友们调节工作压力,释放心情的最佳方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战友们顶酷署、战严寒,在高炉上、在铁轨上、在冷却塔顶上、在下水道里、在车间里克服一切苦难,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施工任务,使我们的部队威望在鞍钢、鞍山市领导和市民中有口皆碑,创出了那个年代无愧于时代的“名牌”。二位团长(李应孝与王德赞)常说,现在的苦和累比起战争年代算不了什么,两位首长都是解放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他们家是革命老区胶东的蓬莱,村子不大,光团职以上的干部每村都有几十个。有的永远光荣在祖国的各个战场上了。所以,今天的建设为了祖国的下一代生活的更美好,吃点苦和累算不了什么。我也很钦佩团首长们,他们下连队从来都是同连队战友们工作在工地上,吃在连部上,不搞特殊化。
鞍山市铁东区南北主要道路有四条,从火车站往东数建国路、胜利路、中华路(我们汽车连在此路)、园林路。园林路从北往南依次为:四团团部最北面,体育场以北为二团团部、体育场斜对面为五团团部、再往南距“二一九公园”一公里为师部(一支队)所在地、继续往南右转是解放路一团团部。这个布局一条线,支队“师部”在园林路中间。说也巧了,那几年四个团开一号车的都是我们1976年的兵,一团龙明林(教导队我俩一个班的战友),湖南湘西人;二团是姜在武,江苏赣榆人;四团鲁绪团(后调师小车班),江苏赣榆人,五团王发秋,江苏赣榆人。我们都是1976届汽车营教导队出来的,我们感谢那个年代党的培养,部队的锻炼,我们服务于首长,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无论昨天、今天、明天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到退而不休,教育好下一代,永远跟党走,继续砥砺前行。
▲一支队副支队长李应孝(原二团团长,左为赣榆籍曹宪条(公务员)
▲一支队二大队副团长边玉金,左为赣榆籍曹宪条(公务员)
▲原赣榆县政协考察团一行来鞍山,左一为徐宝信副参谋长、右一为边玉金副团长
▲一支队二大队(团部),此人为原司令部管理股文书李君龙
▲一支队一大队小车班:湖南籍湘西龙明林战友
▲一支队四大队小车班:江苏连云港籍鲁绪团战友
▲一支队五大队小车班:江苏连云港籍王发秋战友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深切地怀念那些逝去的团首长们,祝福所有健在的老首长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为了祖国建设事业,为了部队建设的各项工程,你们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忘我地拼命精神,使这支部队胜利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前线施工的战友们,你们是祖国的建设者、贡献者。现在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幸福美满。这些都离不开我们曾经的首长和战友们,让我们永远在党的领导下,在祖国的怀抱里,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简介:
姜在武:笔名海洲湾畔,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1976年3月1日入伍,主要服役在00012部队司令部小车班,1982年调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校(徐州)小车班,1985年7月1日转业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小车班,1987年7月调连云港市赣榆区政协办公室至退休。退休期间先后在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平台和军旅原创文学发表了近30篇回忆录和文学作品,入选《百度》网十多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