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南疆军区某边防团天文点边防连下士何勇巡逻完回来,急忙来到水房用热水简单地把脸洗了一下,就小跑着往班里赶去。
此时的天文点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室外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
“嘿,急着干啥去呀!”战友王淼哈着热气呼喊着何勇。“报喜去。”何勇一溜烟消失在战友视野里。今天是发手机的日子,他打算告诉家人一个好消息。
何勇和战友们在一线巡逻执勤
何勇和战友们在一线巡逻执勤
4700,5042,5170,三代戍边军人的传承
“爷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今年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了。”班里,何勇右手拿着手机,左手拿着一枚鲜红的党徽,高兴地对着手机里的爷爷汇报着自己的好消息。
“把党徽拿近点,我看看。不错,为你自豪,继续努力,不能骄傲啊……”爷爷将手机凑到眼前,仔细的看了看后,那额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早已眯成一条线。
何勇
何勇,甘肃人,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爷爷何二换,曾服役于西藏305团,团部驻地海拔4700米。父亲何军红,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经常驻守在海拔5042米无名高地。
在家人的影响下,2018年,在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读完大一的何勇参了军,选择了艰苦偏远地区,成为和爷爷、父亲一样的边防军人。“氧气难吸饱,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这就是何勇驻守的地方——海拔5170米的天文点边防连。
天文点边防连极度缺氧,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到平地的45%,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昼夜最大温差近40度,每年冰雪期长达10个月,300多天在刮风……这里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域高原,也被生物学家称作“生命禁区”、被地质学家称作“永冻层”,战士们被称为离天最近的哨兵。
吃你们吃过的苦,走你们走过的路,才算长大
“边疆不好受吧?能不能干了?”父亲何军红在手机那一头打趣着何勇。
“能,怎么不能,你和爷爷都行,我咋就不行。”何勇边笑边向父亲表着决心。谁能想到,这个正在表着决心的小伙子在初上高原时,可吃尽了苦头。
何勇下连那天,当运输车攀爬海拔5000多米的达坂时,连续的回头弯,甩得他差点把胆汁给吐出来。前往连队的几百公里简易公路,一路尘土飞扬,到达目的地后他满身都是灰。
寒风凛冽、高寒缺氧、寸草不生、渺无人迹……何勇一时间想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天文点。他想起了爷爷,一名工兵,曾带领农民工参与西藏日喀则机场、邦达机场建设。累活、脏活爷爷总会抢着干,指甲也会因为营养不良干瘪下去。父亲何军红更是在大雪封山时骑着牦牛翻山越岭去巡逻……“过去条件更苦,爷爷和爸爸都能坚持,我为什么不能?”从骨子里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
父亲何军红在边防一线时和战友的合影
超越是最好的传承。为了赶超父辈,何勇将目标直指巡逻路。连队的巡逻点位平均海拔都在5000多米,巡逻路长年都被大雪覆盖,路有奇峰深涧,遇之险象环生,到达每个巡逻点位都要绕过多道石障,徒步翻过长达500多米且近70度的陡坡。这样的巡逻任务,何勇每次都第一个报名参加。
何勇正在模拟手榴弹实投训练
2019年11月的一次巡逻,需要何勇和战友徒步10公里,在经过一段下坡路时,由于积雪过厚,何勇不慎滑倒,头部差点撞到路旁的石头上。“没事,没事”当战友扶起来时他连忙摆头。就是这样一股不怕苦、不怕死的狠劲儿,何勇一次次把艰难险阻踩在脚下。
“爷爷,爸,中秋节了,祝你们节日快乐!”何勇庄重地给爷爷和父亲敬了一个军礼。
“后悔吗?本该是你和家人团圆欢聚的中秋佳节。”记者问。
“不后悔”。行走在绿色军营,何勇常常想起临走时,父亲的那句“干出成绩,爸相信你!”坚守初心,不忘来路。身为“边三代”,只有守好这片热土,才不辜负先辈们为这片美丽山河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潇湘晨报记者王茶茶 通讯员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