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一天,北京军事博物馆里来了一群普通的游客,一位老人和他的家人正在四处游览。而当他们走到三楼的抗美援朝展馆时,沧桑且一贯沉默的老人,忽然驻足不前。良久之后,他像一个孩子似的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这位老人名叫金珍彪,是湘西人。二十多年前,他自愿前往朝鲜战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进行了正面较量。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创造了单兵击杀165人的记录,荣获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三楼的抗美援朝展馆,从左手边进去,第一挺机枪就是我的”。金珍彪不会忘记那杆陪他穿过枪林弹雨的伙伴,他甚至能识别出机枪枪身上的伤痕。
而在成为志愿军英雄之前,金珍彪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湘西土匪。
湘西,一个神秘而令人沉醉的地方,有人说,那是中国最后的桃源乡。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描绘了湘西的美丽风貌,那里有着清澈的河流,深翠逼人的竹篁林,百年不倒的吊脚楼沿河而立,小巧的渡船随流飘荡……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复杂,该地与世隔绝,民风淳朴。
虽然风景秀丽,但是毕竟穷山恶水出刁民,少有中原汉化影响,当地人民在淳朴的同时也非常彪悍。该地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人员混杂,而由于少数民族众多,当地民族矛盾也异常显著。
劳作在当地的穷苦百姓主要以农耕持家,但当地山多地少、气候波诡云谲,本就农事不易,就更别提大小官员的勾结腐败、层层剥削。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百姓连保证温饱都成了奢求。于是乎“土匪”成了当地最常见到的一种职业,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甚至在年轻时期都当过土匪。
湘西出土匪,而且当地土匪有几大特点。一是难以剿灭,中国古代自宋朝起,各代政权都对湘匪束手无策。湘西多山,当官兵跋山涉水来剿匪时,土匪们往往依靠地利展开防御,穿插迂回,难以捉到踪迹。
二是源源不断,所谓土匪其实很多是脱身于农民,当地农民越吃不饱饭,土匪的队伍就越发壮大。
三是以军为匪,很多土匪也来源于当地的军队,比如有名的凤凰“竿军”,这是自清代中期至民国一直活跃在湘西的苗族雇佣军,他们彪悍勇猛,作战勇猛素有“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之说。清朝灭亡后,世代当兵吃粮的湘西“竿军”们,很多都沦为土匪,湘西土匪因此壮大。
土匪们虽然抢家劫舍,恶事做尽,但总归是中国人。他们性情刚烈,对待外来侵略者即使牺牲自己也要打跑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湘西人甚至是土匪加入了抵抗侵略者的战斗。
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主要由湘西凤凰军组建成的128师奉命在战场外围阻击敌军。128师仅靠5000士兵以及低劣的武器和日军多个师团展开防守战,在七天的血战里,日军只前进了11公里,而多达3000的湘西人死在了战场上,而即便是恶贯满盈的巨匪张平,同样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反动派宋希濂收编了以张平为首的土匪,土匪军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第十一师,张平则成了少将。到了建国后,大势已去的国民党留给土匪们武器装备,成立了多支反动武装,最有名的莫过于“湘鄂川黔反共救国军”,另外还有几个土匪军团,总共拉起来乌泱乌泱10万人。
匪患猖狂,大大危害到人民的生活,不得不除。1949年9月,解放军第38军、47军、46军136师、38军114师陆续进入湘西,决心彻底清剿匪患。1950年2月,湘西军区发出了《剿匪政治动员令》,开始全面剿匪。
“黑脑壳”(当地荤话,意即土匪)虽然彪悍骁勇,但并未能够挡住解放军的正规部队。土匪们自知难以打败解放军,便施展传统艺能,在山间分散逃遁,解放军也难以扩大战果。后来经过总结经验,解放军们着重进攻中心区土匪,在战斗之余开展政治攻势,最终在此后两年间,击败歼灭了新晃姚大榜、芷江杨玉清、古丈张平、八面山师兴周等名动一时的“大匪”。到1951年2月,解放军歼匪九万余人,肆虐数百年湘西匪患基本肃清。
与此同时,湘西新建立的各级中共政权,开始着手处置3万余名被俘的土匪们。在这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手上还算干净,又积极投诚,所以没有被判死罪,只是聚集在一起进行劳动改造,而金珍彪就是其中的一员。某一天,看守所的长官找到金珍彪,告诉他朝鲜要打仗了,问他愿不愿意去那里当兵,戴罪立功。金珍彪急于摆脱自己罪恶的土匪身份,立马就同意了。
而像金珍彪一样为了洗净罪恶而前往异国他乡的土匪,还有很多。包括电影《英雄儿女》主角的原型——宋德清。他们一同加入了志愿军47军,跟随军长曹里怀踏上了前往朝鲜的道路。而令人悲叹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死于这场宛若朝圣的救赎之战。
对于金珍彪来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仗就是老秃山战役,老秃山是志愿军通往汉城的要塞。1952年6月以来,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当地展开了激烈且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志愿军曾经五次攻下这个战略要地,但均被美军夺回。1953年3月,志愿军47军第141师423团奉命再次攻击老秃山,金珍彪就在这支部队中。
而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是联合国军中的精锐部队,包括哥伦比亚营的一个加强连、美7师20个排以及两个搜索班甚至还有一个坦克连。敌军为了挡住志愿军的进攻,在狭窄的阵地上布置了近两百个碉堡,形成了数个密集的交叉火力网。没人能够否认,这里将爆发一场恶战。
1953年3月23日晚,志愿军发起冲锋。作为423团3连机枪手的金珍彪,非常英勇,冲锋在前,和队友们一道攻占了多个暗堡。3连一路挺进,竟然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把红旗插到了老秃山山顶。
猛烈的攻击让美国人感到震惊,但他们号称是美军精锐,很快就反应过来,立刻发起了数轮猛烈的反攻,志愿军众人奋力还击。战场的残酷让金珍彪始料未及,不到一会儿工夫,“组长、班长,还有红旗手、弹药手都已经牺牲了”。
金珍彪悲痛欲绝,他看到了身旁还活着的营长郝中云。两人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宁愿战死不愿退缩。他们便相互支撑,身背机枪奋力扫射。敌人在他们的扫射下又被打死了十几个人,美军也疯狂了,他们随即派战机投下十几枚燃烧弹,本就负伤的金珍彪又被烧伤,身上的大腿、臀部烧出了许多血口子,焦黑又流脓。他抱着自己的机枪滚落到深沟之中,直到第二天,才被战友们发现。
而更令人们熟知的宋德清,更是在这场战役中抱着爆破筒冲向敌人阵地,炸死了几十个敌人。
湘西汉子们的铮铮铁骨令人动容,而在此战中金珍彪是杀敌最多的志愿军,在老秃山攻坚战中歼敌165人,因此获得了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据统计,在朝鲜战场上,这一万名“土匪”部队中有一百多人立功或提拔,而这一万人中十之有九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1954年,湘西“土匪”士兵们回乡复员。大部分回家务农,也有如金珍彪一样立下大功的人在部队留任做事。但是,这些经历了血战和炮火的士兵仍然没有完成他们的救赎,因为他们曾经是土匪。
他们没有想到,从清朝以来风光了几百年的湘西土匪忽然变成人人喊打的臭老鼠。这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事,而对这帮老兵而言,尽管他们九死一生、历尽艰苦,却仍然无法洗净人们心中的成见。
新晃土匪蒲昭义,在战场上受伤导致后脑勺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凹坑。但当他带着数枚军功章回乡后,却无一人问起他的脑后伤究竟是怎样造成的,“丑陋”的脑袋和“土匪”的过往让他被乡亲们排挤,最后孤独终老。
战斗英雄金珍彪,回乡后担任了地方部队的连长,之后又担任了桂林步兵学校军事教官。但就在几年之后,部队收到了当地某位老秀才的举报信,信上写道金珍彪匪性不改,在回乡路上强奸姑娘等等。这样的赤裸裸的诬陷,对于他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
学校立即召开批斗大会,金珍彪被开除党籍、成了强奸犯,他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身份:一个土匪。
被勒令回乡劳改的他被乡亲邻里抓去批斗,被批斗多次后,金珍彪不忍受辱,他逃到了湘西大山之中,在几年中过着野蛮人的生活。但最终他被乡邻发现抓住,又被众人批斗。甚至有一次,看管他的某位民兵把一把斧头砍进了他的肺部,金珍彪又差点性命不保。
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而金珍彪也终于恢复了伤残军人的身份,但他的党籍依然未被恢复。从2008年开始,年事已高的金珍彪先后三次申请再次入党,但均石沉大海,无人问津。
直到2019年,当地市领导得知了金珍彪的情况。本着不让英雄流泪的原则,市委派出调查小组,经过考察最终得出让金珍彪同志重新入党的建议。这位湘西土匪长达半个世纪的曲折故事,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湘西土匪中很多人都是被逼上梁山,他们是旧时代的产物。不过不少人仍有疑问:那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湘西汉子,究竟是“英雄”还是“土匪”?
或许,他们既是英雄,也是土匪,但无论何人都不能否定他们的伟大,此事无需旁人多言,战场上的累累坟冢和箱子里的老旧军功章已然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