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突发令全球紧张的重大危机,而当时的中国空军焦灼地发现,即使已经批量引进俄罗斯苏-27SK战斗机,但整支空军在危机中的表现依然乏善可陈。除了苏-27SK的引进数量不多之外,中国空军当时缺乏先进的空地打击力量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危机告一段落之后,中国空军马上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促成了国内从俄罗斯引进100架苏-30MKK战斗机,并最终提出“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转型思路,而歼-16本质是就是这种战略转型的结晶。
在1996年末,刚刚经历危机的中国空军,就与俄罗斯在航空领域进行了两项重要合作。第一项,1996年12月,时任俄罗斯副总理的波雷纳科夫访问中国,与中国正式签订转让苏-27生产线的协议,计划在接下来的15年里,由俄罗斯提供零部件,支持中国组装生产200架苏-27战斗机,也就是后来的国产歼-11战斗机。第二项,由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研发资金,在苏-30原型机的基础上,发展一款强化对地、对海打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这就是著名的苏-30MKK战斗机。当时,苏霍伊设计局就对外表示,正在进行一种新型双座战斗机的研发,还特意强调与当时为印度研制的苏-30MKI 完全不同。这条消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这其实是苏-30MKK第一次对外界表明自己的存在。
到了1999年3月,第一架苏-30MKK原型机成功首飞,同年8月15日,时任俄罗斯空军司令阿纳托利·科尔鲁科夫上将对外界表示,中国已经向俄罗斯购买了成“打”的苏-30MKK,这是外界第一次了解到苏-30MKK的真实信息。由于当时中国对苏-30MKK的需求异常旺盛,货款支付得非常痛快,因此,俄罗斯在2000年12月就交付了第一批10架苏-30MKK,中国空军分两次订购的76架苏-30MKK在2002年底就全部交付完毕。随后,对苏-30MKK性能非常眼馋的中国海军航空兵也在2003年1月订购了24架,这批经过改进加强对海攻击能力的新型号被称为苏-30MK2,并全部在2005年之前交付完毕,这100架具备优秀多用途能力的苏-30MKK,给中国空军带来了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中国空军的发展道路。
在整个苏-30MKK项目中,100架战斗机共耗资约35亿美元,单价约3500万美元,这个价格在当时的国际战斗机市场上是比较便宜的。但随后俄罗斯继续发展的苏-30MK3,却在仅仅加强对空作战能力的情况下,单价暴涨到5000万美元。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航空工业在经过10多年的努力之后,已经基本摆脱了苏联刚刚解体时的困境,不愿意再平价出售战斗机。而对于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5000万美元的单价是难以承受的,最终在2007年放弃了继续引进苏-30MKK的计划。而俄罗斯这种坐地起价的做法,也使得空军深刻认识到从国外引进先进战斗机的弊端,从而坚定了自力更生的想法。而为了降低自主研发中存在的巨大技术风险,国内先选择了一个平台进行简单改进以验证思路,这个平台就是歼轰-7。
在设计之初,歼轰-7原本是想同时满足海军和空军的对海、对地攻击需求,但由于当时国内的导航及雷达设备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空军的需求,实际上早期只有海军订购,毕竟海军对于雷达性能的要求比空军要弱不少。但当中国空军准备验证新思路时,国内并没有其他平台可以选择,因此,在看到海军歼轰-7取得成功后,空军最终对歼轰-7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改进后的歼轰-7A于2008年开始批量进入中国空军服役。歼轰-7A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大规模使用各型精确制导武器,在机体设计改动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升级航电设备和机载武器,其作战效能比歼轰-7提升了近五倍。最重要的是,歼轰-7A是完全国产的机型,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进行生产和改进,其生产成本也远低于外购的苏-30MKK,尝到了甜头的空军,迅速将目光盯上了更加优秀的平台——歼-11。
准确地说,进入空军视野的是歼-11B的双座教练型歼-11BS。虽然现代战斗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对飞行员的操纵压力有所降低,但在进行复杂的对地攻击时,双座战斗机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实际上,苏-30MKK也是俄罗斯在苏-27的双座教练型基础上发展而来,而国内最终在歼-11BS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歼-16。2011年,网络媒体开始出现1601号原型机首飞的传闻。2016年,国内媒体披露了带有0207编号的新型双座战斗机照片,表明歼-16已经进入空军服役。但直到2017年7月30日的朱日和大阅兵,五架歼-16首次公开亮相,才真正确定歼-16的身份,并迅速引爆了舆论。
就在当时,历经多次改进的歼轰-7A已基本满足对地、对海攻击需求,倘若中国空军仍然是一支醉心防守的空军,那么后续出现的应该是从歼-11B衍生出的歼-11D制空战斗机。毕竟歼-16再号称“空地两全”,能同时进行对空和对海、对地作战,其双座设计也依然是更倾向于对海、对地攻击。因此,歼-16的成规模出现,在当时至少意味两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一,在当时肯定已经有比歼-11D更加先进的对空战斗机。也就是说,歼-20的发展应该非常顺利,否则空军至少会留下歼-11D作为备份,这对于在当时仍然看不清歼-20动向的国人来说,无异是一剂强心针。第二,歼-11D也好,歼-20也罢,制空战斗机的本质是进可攻、退可守。只有歼-16这种专注对海、对地的多用途战斗机大规模服役,才能确定中国空军向进攻型空军转型,意味着中国空军真正具备了向外进攻的物质基础,这是中国空军甚至是中国数十年来梦寐以求的改变。
在大国空战中,防守往往是比较简单的,但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发生的多起战事都证明,单纯防守必然无法满足大国需求。只有具备保持进攻态势的能力,才是中国空军真正能够保障国家安全的有效战略。然而,真正的攻势战略又谈何容易。要知道,力量传递永远随着距离延伸而衰减,对1000千米外的目标和500千米外的目标进行打击,难度呈指数上升。达到一定规模的大航程、大载弹量重型战斗机,是一支进攻型空军必备的基础,曾经对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强大打击能力流口水的中国空军,终于在歼-16身上得到了满足。而歼-16唯一被诟病的问题,大概就是其俄罗斯血统了。
由于自主研发的歼-20隐身战斗机获得巨大成功,使得国内一直对于歼-16这种不是纯国产的战斗机有些轻微排斥,再加上歼-16设计单位此前在歼-11B项目上的表现并不完美,因此歼-16屡屡被打上仿制战机的标签,认为完全是在引进的苏-30MKK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国内自主发展的余地不大,没有多少值得吹嘘的特点。客观地来说,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
歼-16的整体设计思想确实是从苏-30MKK承袭而来,毕竟中国空军已经长期接受苏-30MKK的洗礼,但在具体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歼-16大量使用了国内自主发展的技术。在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机翼、进气道内壁等部位大量使用复合材料,使得歼-16的空重成功控制在16.5吨左右,相比之下,苏-30MKK的空重为17.7吨,节省出来的重量明显提升了歼-16的载弹量和空战性能。此外,歼16取消了苏-30MKK的空速管,换装了国产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机翼下的外挂点从苏-30MKK的3个增加到4个,垂直尾翼的翼尖也从平直梯形改为斜切式。除了气动布局相似之外,整个机身80%的结构都进行了改进,超过90%的子系统进行了更新,两者已经完全是不同的型号。
甚至在国内向来表现不佳的航空发动机领域,歼-16使用的涡扇-10也有相当不错的成绩。据国内官方报道称,涡扇-10A在2012年前后开始批量生产,目前装备数量已经超过400台,是歼-11B、歼-11BS、歼-16的主力发动机。在8年多来、数万小时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涡扇-10A从未因自身设计和性能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整体技术性能已经完全稳定,可以充分发挥歼-16的优秀设计潜力。而在2016年初,官方媒体曾报道称,采用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的增推型涡扇-10B已经完成研制,预计会应用在歼-16的后期生产之中,必将使歼-16如虎添翼。
最重要的是,国内此前已经在歼-11项目上投入了海量资源,生产线和后勤保障设施也已完备,大规模生产歼-16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都会相对降低,较之是否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虚名,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促使中国空军大规模装备歼-16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在短短几年内,歼-16就迅速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大规模服役,目前的生产数量已经超过200架,并且仍然处于高速生产之中,从侧面证实了海空军对于歼-16性能颇为肯定。
无论是国内此前提出的“空天一体,攻防兼备”长期战略,还是官方对于中国空军已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定义,歼-16作为目前国内最强大的对海、对地打击力量,始终都是中国空军对外进攻的重要基石。与歼-10C旗鼓相当的规模,更大的航程,更强的对地打击能力,更大的载弹量以及相似的对空作战能力,使得歼-16在中国空军中的地位,确实要比歼-10C略高一筹的,将其排在中国空军三巨头中的第二位,自然顺理成章。
时光荏苒,转眼间苏-30MKK已进入中国空军已超20年,在那段时间艰难挑起大梁的苏-30MKK,如今也垂然老矣。而国内在这段时间中,也仅仅对苏-30MKK进行有限的技术升级,毕竟这款大量使用俄罗斯设备的战斗机,如今已不太能适应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而最终继承苏-30MKK作战思路,且性能更加强大的歼-16,终将会接过苏-30MKK的接力棒,在中国空军的各项军事部署中展露自己的锋芒。歼-11这款对中国空军造成巨大影响的机型,也为自己并不完美的一生,迎来一个相当不错的结局。毕竟战斗中的对手可不会探出头来问一句:歼-16,你别忘了自己还有俄罗斯血统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