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bang

只要不死就能熬出头,说说西北军老实人刘汝明的军旅生涯

bang 2021-09-26 202
只要不死就能熬出头,说说西北军老实人刘汝明的军旅生涯摘要: 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051912年,当时的北洋军新成立的左路备补军参加点验的时候,一名小兵得到了统领(旅长)陆建章的注意,陆建章上下打量了这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小兵后,对(管带)营长冯玉...

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05

1912年,当时的北洋军新成立的左路备补军参加点验的时候,一名小兵得到了统领(旅长)陆建章的注意,陆建章上下打量了这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小兵后,对(管带)营长冯玉祥骂道:这个小孩子,什么能当仆长(班长)?

这个班长嘛,当过兵的同志们也都了解,兵头将尾,是战士们的第一任军事老师,承担专门管理和训练士兵岗位职责。

这时候营长老冯急忙过来解释说:“这小子是念过书的,他识字。”

陆建章看来还是比较看重文化人,知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所以他什么都没说,点点头就走了。

当时谁都不会想到,日后这个识字的小子,就是日后西北军硕果仅存的代表之一,集团军上将司令刘汝明。

只要不死就能熬出头,说说西北军老实人刘汝明的军旅生涯

懂事的老实人初入部队

纵观西北军的发展历史,有如下一个特点:封建气息特别的严重,晋升门路相当地狭窄。

因为老冯手底下的军官都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当初他当营长的时候,这些军官就在自己手底下混,随着老冯职务的变化,这些军官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而后以这些人为裙带,逐渐形成了封建气息极其浓厚的西北军军阀体系。

这些军官,日后被称为“西北军五虎将”也好,“十三太保”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读书有文化。

真以为当时石友三是大老粗嘛,晋军将领商震可是他的小学老师,韩复榘和张宗昌是一个段位的选手吗?也不是,韩复榘出身读书家庭,是有文化底蕴的。

所以除了能够看出来那个时候的文盲率居高不下外,像刘汝明这样识字的小兵当然也就有了块敲门砖一下子磕开了自己军旅生涯的大门。

当时的刘汝明其实军事素质很差劲,一个小孩嘛,会干啥,白天跟着长官练,晚上自己学,就这么把自己在1913年8月练成了排长,为啥他成排长了?左路备补军扩编成两个警卫团,老冯成了团长,就这么个过程,再往后,这两个警卫团改成第7师14旅老冯高升为旅长,后来改成第16混成旅,刘汝明又提了,连长。

从这里能够看出来,这些西北军的将领的命运,前期和老冯是紧紧连在一起,老冯不光是衣食父母,还是他们“正道的光”,老冯一灭,所有人立马点燃自己成了满天星。

从军队职务上,老冯和这些基层军官中间的职务距离并不大,所以他手底下这些马仔掌握的基层部队从层级上和感情上都和他保持相当近的距离,打仗也是很勇猛。

这时候的刘汝明没打过仗,但是练兵不错,这个刘汝明也不差,至少在当时还是能跟上节奏的,不然老冯每次一高升,他也不能就在原地踏步。有一说一,西北军的将领们拿出来一个都是练兵好手,就拿张自忠来说,他的部队在1929年军事委员的全国军队风纪考察为全国第一,而且练兵凶猛,人送外号“张扒皮”。

只要不死就能熬出头,说说西北军老实人刘汝明的军旅生涯

在1916年发生的护国讨袁的战争中,作为北洋军阀势力的刘汝明就和蔡锷的护国军干了一下,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战斗,其实这个战斗吧,也就那么回事,双方都在比比划划,因为啥呢,老冯倒戈了,直接转向护国军,把枪口对准袁世凯,这种事当然是不能是袁世凯容忍的,老冯直接被免职。

当然了,免职是不可能真正免职的,老冯这个操作基本上是保留了自己的第16混成旅,军阀嘛,保存实力第一位,临走时候他说我过两天就出山,结果呢,平时沉闷的刘汝明却哭得是梨花带雨,到底是年轻,觉得老冯不回来了,没人带了,于是他给大家发一点纪念物。

刘汝明就把老冯身上穿的马褂给脱下来了,撕成布条分给同行人,颇有点见布条如见老冯的意思,这个就让老冯非常的感动:我就是演戏罢了,你咋还真哭上了呢?

从这个事就能看出来,刘汝明的特点:聪明,重情义,讲义气,带点小固执。

就因为这个特点,在1917年6月新旅长支持张勋复辟的时候,刘汝明被选为代表,前往天津请冯玉祥出山重新执掌第16混成旅,这就更加拉近他和老冯的距离,可以看出来,青年时代的刘汝明大部分时间其实战功很一般,就是会做人,还是老实人那种,这种人谁用了都放心。

人老实,会办事,又自学日语有文化,在1917年的10月任旅部的少校副官,还管着旅部刚刚成立的手枪队,从基层到机关,这种人事运作哪怕到现在都非常重要,一般领导都把这种人来当嫡系培养的,基层机关经验全都要有,拿出去就能独当一面。结果肯定是在旅部镀了一层金之后又回到了部队,先是任团附,之后这个职务肯定很多人都能猜出来:新任部队主官了,营长。

固执、老实、从来不投降

那镀金前刘汝明都在干嘛呢?干的都是营附,没有掌控部队。

刘汝明这人虽然老实,但他是金牛座,保守,安稳,固执,自作主张,其实这个毛病对于军阀来说是大忌,也是特点,鞍前马后、唯命是从等成语是最适合军阀的,另外军阀还要懂厚黑,什么是厚黑,脸皮厚,心要黑,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是刘汝明那个时候还没蜕变,依然是老实人,自己父亲去世了请假奔丧,老冯没给,这种事刘汝明当然是不能惯老冯毛病,你封建大家长又怎么样,直接自己就给跑了,这事就把老冯气够呛,派人连夜把刘汝明给抓回来了,先打了军棍然后关了禁闭,然后请刘汝明吃饭,给个蜜枣,让他回家奔丧。

瞅瞅这事办的,多封建啊,而且啊,老冯的家法还挺严格,比如,打韩复榘,把他给打毛了。

这种事刘汝明干了不是一件,比如1920年7月部队从南京调西安,刘汝明带着一营新兵停在汉口,老冯治军严厉是绝对的,这帮新兵还没扒皮,没有受过旧军阀的毒打,纪律也不怎么样,所以就不让上岸。

7月的武汉是啥天气,我想武汉的朋友更有发言权,反正这帮新兵在船上蒸桑拿蒸的都脱水了,刘汝明就让士兵轮流上岸透气,随即老冯大发雷霆,说他军纪败坏。

刘汝明直接不给老冯面子:要不你去试试啊,哪有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蒸桑拿的。

这下老冯真是脑袋上有个雷震子,直接把刘汝明撤职,过后才恢复职务。老实人还是挺心地善良。

这个阶段的老冯刚刚崭露头角,后来直奉大战,北京政变让他彻底是成了一方诸侯,部队随即扩编,手底下十三太保就跟着升值,那时候老冯要是开的是公司,真得买他的股票,不过买完了得在1930年之前都抛出去,稳赚。

只要不死就能熬出头,说说西北军老实人刘汝明的军旅生涯

刘汝明同样身家地位涨了不少,到1923年就是警卫旅的旅长了,这个番号就能看出来,老刘是老冯的贴心人,总在老冯身边转,所以日后刘汝明能够成为西北军残渣里最大的那颗渣子之一,也是有原因的,聪明嘛,会办事,情商一定非常的高。

当然了,情商高,还得会打仗啊,刘汝明行么?

答案是可以的,前期军阀混战刘汝明的表现还是蛮不错的,至少在老冯去苏联期间他手底下的那个师在南口地区能和直奉联军狠狠地干一下,还把三个旅的奉军给打服了,直接投降,当时吴佩孚和少帅都上线了,还是打不动,虽然当时老冯国民军的北京地盘丢了,但是其他阵线还是没问题的。

这时候老冯在苏联给刘汝明发了一份电报,大意是你再坚持坚持,我马上回来了,到时候咱们响应北伐,再次入主中原。

刘汝明说没问题,我还能守得住,但是大哥你啥时候回来啊。

老冯说不知道呢。

那时候的奉军装备相当的精良,手底下还有法国坦克,从白俄的捷克军团那里拿过来的,就这么日本大炮和法国坦克这么一冲,刘汝明终于顶不住了,从5月打到8月,伤亡惨重,一个师15000人打到不足6000,终于撤退。

不过老冯的评价还是挺高的:“刘汝明果敢坚毅,为一杰出将才。”

这个时候的西北军有人动小九九,就韩石哼哈二将,看老冯不回来,西北军其他人也资历不够,镇不住部队,韩复榘就劝刘汝明,投靠山西阎长官吧,在哪不是打工。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刘汝明直接把老韩给撅了,那个意思是说,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不能变节。翻译过来就是你韩复榘人品不行。

石友三也劝他,再往西就大戈壁了,我带你去耍,刘汝明更看不上石友三,话不投机,直接分道扬镳。其实看到这里,能够看出来刘汝明心还是很正的,老实人嘛,干吗要总跳槽,颇有我和西北军共存亡的意思。

不知道老冯回来后,刘汝明看见石友三跪在老冯面前哭的时候是个什么心情,想想就刺激。

所以在1926年老冯五原誓师相应北伐以后,刘汝明作为第10师师长还是扩编了一个独立旅,而石友三呢,部队被牢牢控制在老冯的手里,谁是老实人,这一手操作就能看得出来。后来连陈诚都说:刘汝明心地善良,人称“刘善人”。

刘汝明的战场当时在陕西,那个时候西安被镇嵩军围困的很惨,杨虎城都要在城里吃人了,索性刘汝明及时杀到,这下才让杨虎城松了一口气。由于在陕西打的出色,到了1927年刘汝明就升任军长了,手里有两个师,在陕西收拾各类小军阀,作为陕西省主席的西北军大将宋哲元表示非常的满意,但是,还是不够凶狠,你怎么这么善良,学学我吧,砍俘虏。

北伐战争让西北军实力极为扩充,其实从整个北伐战争中刘汝明的表现来看,他在西北军中打硬仗是排不上号的,在前线的时间也不长,他出陕西是1927年9月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中原地区西北军前线吃紧吗,这才率部进入最前线。

刘汝明的职务一直特别有意思,在北伐后,西北军改编,他又当回了师长,不久就去南京任职,后来老冯和老蒋闹别扭,他又回到了西北军中,任总部特务师的师长,看出来什么情况了吗?

刘汝明的任职经历,始终是在相当核心的部门任职,足见老冯对他是多么信任。所以说,他是老冯的贴心人,有多贴心?1930年中原大战的时候,他作为第五路军总指挥,带着三个军镇守西北军的老巢西安,也是在最后西北军进攻陇海路的受挫的时候,刘汝明才准备加入战场。

其实刘汝明这时候根本就不想去,为啥,因为手底下当时已经没多少部队了,都被陆续调空了,我一光杆司令去了没啥用,甘陕是老家啊,可是老冯这时候已经准备梭哈了,连甘肃青海的孙连仲都给调到河南了,这时候手里有老冯股票的,赶紧扔出去,不然再过两天就要市值蒸发的没了。

老冯说你听我的,去河南,刘汝明无奈只好上路了,结果去了就被老蒋给包围了,老蒋还把劝降信用飞机投下去,老蒋嘛,拉拢人相当有一套,劝降信里就给画大饼,说你投降我,还让你当路军总指挥。

要么说刘汝明是老实加固执呢,他不像孙连仲一样情商那么高,孙连仲的特色我前面讲了,战争不是打打杀杀,战争是人情世故,刘汝明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忠厚加固执。

他说:我投军十八年,冯先生一手将自己从一个小卒提拔成总指挥,恩重如山。背冯投蒋, 不仁不义。

在最后老冯手里的股票变成垃圾股的时候,还有人劝他投降,他还是说:“别人投不投,我们不要管,只要你我不投就行 了。”继续带着部队向北突围。

而最后他已经在极度困难的时候,在同盟会元老邵力子劝他投降的时候,他还是表示:“宁作断头将军,不作投降将军。”很难想象,当时作为教育家的邵力子还能和他有瓜葛,主要是行伍出身的刘汝明很重视部队教育,在执行军纪方面比较西北军其他将领的话也比较宽松。

北渡黄河后,他得知老冯已通电下野,这才没有了办法,于是去山西找到了宋哲元,最后被少帅给收编了。事情到这里,就已经是29军起家的故事了。

抗战出师不利,虽然坚决但是战绩平庸

第29军的故事我在宋哲元章节讲了,这里就不细说了,刘汝明抗日坚决,在1936年,宋哲元把察哈尔省的主席交到了刘汝明的手里。

其实刘汝明这个时候还是有点在温柔乡里被蒙蔽了双眼,有了地盘也就不想动了,第29军当时的将领除了冯师长治安,其他将领其实都有点和日本人暧昧,毕竟有了平津地盘,他们还是觉得谈判比较好,所以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刘汝明的部队对日军也不是很积极,这个毛病当时是第29军最大的毛病,以至于所有人仓皇撤出平津的时候,第29军伤亡惨重。

只要不死就能熬出头,说说西北军老实人刘汝明的军旅生涯

所以当时《大公报》的记者范长江报道了蒋军丢失张家口的经过,刘汝明对此大为恼火,耿耿于怀,而且,舆论快要把刘汝明骂死了,各种弹劾案满天飞,说他贻误战机,当时张师长自忠是撤职查办,刘汝明是撤职留任,戴罪立功。(小贴士:范长江,当时在中国是相当有咖位的记者,在1938年4月台儿庄战事结束后,他进入台儿庄战场,拍下了许多现在抗战神文的素材照片。)

在抗战初期第29军是全国最大的军,宋哲元作为平津的大员、陆军二级上将却只是一个军长,刘汝明呢只是一个师长,所以在1937年9月的时候,第29军变成了第1集团军,他任68军的军长,从此开始了他一人作为杂牌军将领单打独斗的生涯。

杂牌军将领真的是不好混,像孙连仲这样投靠老蒋变成中央军旁系部队都过的苦哈哈,刘汝明更是显得有些难受,这时候的刘汝明练就了一身"不死终会出头"的本事,抗日期间表现中规中矩,要说卖力是可以,但不是一流,不过抗战前期那几年也确实打过机场硬仗,也不和日本人勾勾搭搭,1940年在河南地区最后连补充都没有了,只能和日本人打游击战。

其实这时候的刘汝明混得挺不好的,他谁都没有投靠,1943年才升任集团军总司令,这个进步就着实有点慢,不是战区司令长官,不是省主席,不过这个时候,西北军大将里,能够有军权的,真没有几个人了。

不过后来他还是成了老蒋的弟子,1944年8月去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学习,只是呢,军衔没晋升,他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是去世以后追赠的,上将军衔是集团军总司令的战时军衔,铨叙上将军衔他一直没有。

解放战争中令人头疼的头号大混子

刘汝明固执,他对老冯有感情,所以一直忠于老冯,后来被老蒋收编后,他还是很听老蒋的话的,但是他和老蒋的嫡系关系不好,一边夸老蒋,一边骂顾百顺这些嫡系。

刘汝明老实人的性格让他一直在混,一边混,一边扩充实力,前期他被解放军打怕了,所以就明目张胆地混,老实人也有小心计啊,混难道不是心计么,尤其解放战争后期他都在结结实实地混,而且对老蒋明着厚黑。

1948年10月中旬,刘汝明作为绥靖区主任带兵集结在商丘地区,与驻砺山地区的蒋军邱清泉兵团靠拢了。他到了商丘,就不想走了,不想走也没办法,所以就发牢骚:“这荷泽到开封以至商丘广大的产麦区,一望无际,壮丁无数,无缘无故地便放弃了,不知道是哪个小子岀的屎主意?搞什么会战! 会战一失利,全局就完了。多危险!嫩小子。”

不关心政治,就想着自己,当了一辈子杂牌军,作为非野战兵团的绥靖区主任终于手底下有53个县了,这么一走,他就受不了了。


所以他混的最明显的就是淮海战役了,当时他为第8兵团司令,奉命解救黄维,反正我老哥一个,就是混口饭吃,兵没了,谁还能看得起我呢。这一点当时真的理解不通,他一个杂牌军将领,莫非真觉得自己能够守住自己地盘么。

只要不死就能熬出头,说说西北军老实人刘汝明的军旅生涯

这个时候,刘汝明已经已经完全蜕变了,老蒋他是一边维护一边不听命令,我党这头他更是不搭理,还把劝降的原西北军大将孙良诚送给了老蒋,孙良诚这人真的挺有意思的,抗战期间投靠日本人不说,最后又投靠老蒋,解放战争投降我军,但是却被刘汝明绑架送到南京了,上海战役被俘,后来死在狱中了,不过这事是孙良诚投诚后就后悔了,和刘汝明俩人在唱双簧,完事孙良诚又去南京任职了。

有意思的是,刘汝明这个时候还在想着扩充自己的实力,他和顾祝同说要扩兵,说缺8个团,顾祝同说征兵困难,那刘汝明说那我就地抓壮丁,混编制吗,不混兵。

刘汝明的部下就这么回忆的:

“我的那些老粗们真是笑话,某次在合肥的一个村镇上,乡公所及绅士们宴请我们的团、营长,以示慰劳。可是他们饱餐一顿以后,突然把大门 一关,当场竟将所有老少夫役、文书、兵丁等,全部抓走了,弄得鬼哭嚎。在旁的老年绅士则瞠目结舌,莫知所措。”

事后刘汝明还是比较善良,把壮丁又全都放了。

不过刘汝明这时候已经相当固执了,再说他老实人,已经很不适用了,能够看出来他其实没有什么政治头脑,虽说不死终会出头,但是蒋军这个时候已经快完了,一路就是跑,当上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兼第8兵团司令后还在跑,就很矛盾。

纵使老蒋无人可用想用他的时候,也拦不住,当时老蒋是用尽一切手段来稳住刘汝明,你只要不投降,怎样都行,说完了就去亲切慰问刘汝明家人。

而在长江防线被突破后,刘汝明跑的更快了,这时候他应经没有什么退路,到了漳州之后,他两次飞赴台湾,向老蒋表忠心,被任命为闽粤边区“剿共”总司令。 老蒋也亲自到厦门视察刘汝明的防御阵地,召集团长以上军官训话,请师长以上军官吃饭。饭后,老蒋又单独召见了刘汝明,要他协助汤恩伯守好漳州、厦门,刘汝明说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漳州、厦门。刘汝明的兵团部及其所属部队全部被歼灭。

只要不死就能熬出头,说说西北军老实人刘汝明的军旅生涯

他和弟弟刘汝珍带领少数人员去了台湾。不久,离开了军界,1975 年4月,因病在台湾去世。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