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bang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bang 2021-09-26 172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摘要: 1947年5月5日上午9时左右,在南京中山陵发生了一次震动全国的“哭陵”事件。数百名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形成一个方阵,缓缓走向中山陵,准备借此举动来诉说心中的委屈,发泄不满。通常来说...

1947年5月5日上午9时左右,在南京中山陵发生了一次震动全国的“哭陵”事件。

数百名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形成一个方阵,缓缓走向中山陵,准备借此举动来诉说心中的委屈,发泄不满。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通常来说,军队高级将领都是在战争中有所成就的领导者,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集体“哭陵”的举动难免有失身份。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将领丢掉身份一起到中山陵恸哭的?

他们的举动是在“讨伐”什么人?

这数百名国军高级将领“哭陵”又是要诉说何种委屈呢?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哭陵”前奏—国民党“过河拆桥”,编余军官无以为生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的形势暂时得到缓和,军队也有了喘息的机会。

此时,有人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希望他以“抗战结束”的名义瓦解掉那些非嫡系的军阀部队,并借机发展嫡系部队的作战力量,提高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实力,为日后的战争做准备。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大规模组建了军队和军官队伍,但是这些部队大多数都是由地方军阀组成。

蒋介石嫡系部队和这些军阀部队之间的矛盾很深,嫡系部队经常仗势欺人,对这些地方军阀颐指气使,不肯相互帮助,因此,国民党军队内部问题重重。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蒋介石深知这样的弊端,但是由于深受军阀割据的影响,他极其不信任这些军阀队伍,甚至不惜牺牲这些军阀的利益,想尽办法来打压他们。

蒋介石的做法引起了军阀部队的强烈不满,他们开始阳奉阴违,甚至在蒋介石嫡系队伍危在旦夕时,这些军阀部队拒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从而造成国民党军队多次在战争中惨败。

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独裁统治,稳坐至高无上的位置,蒋介石选择了听取这一建议,准备借“抗战结束”瓦解这些地方军阀的队伍。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很多人自幼进入部队,除了打仗之外,很难有所长。

对于这些军队,蒋介石采用了“要兵不要官的”办法,撤销非嫡系军队的番号,将士兵并入国民党中央军。

就这样,大批非嫡系军队的军官将领就作为编余人员闲置了下来。

其实,蒋介石的做法并不意外。

国民党军队内部的问题就是源于军队将领之间的矛盾,如果留下这些军官,不光嫡系部队和这些军阀部队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这些部队还可能随时倒戈,威胁到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地位。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而留下那些士兵并将其并入国民党中央军,那么他们就能在嫡系将领的带领下,始终与国民党军队统一战线。

在编余闲置下来的军官中,有很多都是因战争负伤或致残的将领,他们大多年轻时就为国民党效力,作战经验丰富,并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蒋介石此次“过河拆桥”式的做法,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编余闲置的军官离开部队后,基本都无以为生。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很多人自幼进入部队,除了打仗之外,很难有所长。

而此时让他们离开部队,另谋生路,无疑是将他们逼向了一条绝路。

对于一些因为战争而不幸残疾的军官,离开部队之后待遇下降,这使他们维持生计更加艰难。

曾有一名当时的编余少将回忆说,他当时能够领到法币40万余元,但是当时战后百废待兴,物价也跟着飞涨,理一次发就要花费一万五千元,这样的物价、这点收入又怎能养得起一家人?

当时在编余闲置的军官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此处无人要,延安去报到”。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而这样的话也给了国民党一个警醒。

考虑到当时的复杂情况,蒋介石把各个战区被摘除兵权的编余军官集中起来,送往中央训练团培训,等到有合适的机会,再将他们送去农林、交通、邮电等部门工作。

但是,事情却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

这几百名军官大多都是带兵打仗多年的将领,年龄大、资历高,有的积劳成疾,有的负伤致残,安置转业十分困难,很难分配出去。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但后来也成为了编余闲置人员,没了生活来源。

编余军官张清泉在警校受训结束后,却迟迟没有得到安置,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实在难以为继。

于是,他的妻子便劝说丈夫将自己卖掉,以换取银两过活。

无奈之下,他便将妻子卖给了一名商贩,这才得到了一点微薄的收入。

在当时的编余将领中,还有位叫奚泽的中将,早年曾变卖家产捐献数万银元支援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也跟随部队多年,官至集团军参谋长。

但后来也成为了编余闲置人员,没了生活来源。

他的妻子因不堪生活的压力,便投江自尽了,而奚泽碍于面子,也不愿提及此事。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还有一位名叫陈天民的将官,他是一名陆军少将,原来任一百九十师副师长,曾在抗战期间多次立功。

陈天民家里人口很多,有五个孩子,最小的还不满周岁。

因为此次整编,陈天民也被划为了编余人员,一家人顿时断了生活来源,靠借贷度日。

之后,他又不幸患上肺癌,既没钱吃饭,又没钱看病,最后不堪贫困和病痛的折磨,在家中吞药自尽。

他死后,家里无钱安葬,最后同胞们凑了凑钱才为其料理完后事。

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深刻地描绘出了编余将官们的窘状:

“一朝得胜、两袖清风、三餐不继、四壁萧然、五内如焚、六亲不顾、七体不全、八载徒劳。”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哭陵”—数百名军官聚集中山陵,哭诉心中委屈

1947年2月,中央训练团在南京的全体编余将领与重庆、西安的分团代表秘密开会,商量应该怎么办。

一时间,群情激奋,声泪俱下,纷纷哭诉心中的委屈和不满。

这时,有一位叫黄鹤的中将提议,古戏中有“哭祖陵”以示不屈的故事,便建议大家共同约定一日,前往总理(孙中山先生)的陵前,向他老人家哭诉苦衷。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这一提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于是他们便着手开始安排“哭陵”的事宜。

1947年5月5日上午,这些将官们各自从家中出发,并结伴到中山陵集合。

他们统一着装并佩戴上将级勋章,按照秩序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方阵,准备前往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坐像前诉说心中苦楚。

黄鹤带领大家前往孙中山先生的灵堂,读完祭言后,数百将官放声大哭。

中将奚泽在高喊“打倒贪官污吏”后,晕倒在中山陵前。

此次“哭陵”,秩序井然,安排有序,为的只是向孙中山先生表明自己的委屈和心愿,并无其他越界行为,将领们觉得当局也没有什么理由能够为难他们。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哭陵”事件震动了全国,引起了外界广泛的关注。

然而,蒋介石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指责这些军官是目无王法,还扬言要逮捕一批人,并杀掉几个以警戒其他人。

后来,考虑到这样处置必然会扰乱军心,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蒋介石迫于无奈只能设法给予这些编余军官适当的安置。

他将编余军官的安置工作交给了陈诚,陈诚赶紧召集众人共同商讨如何安置这批编余军官。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经过商讨之后,国民党内部决定采取以下几项办法。

首先,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下的军官,决定将他们改为文职,分配到地方上任职;

年龄在40岁以下的,安排他们进入陆军大学深造学习;

年龄在40—45岁的,则将转业到交通、工商、警察等部门工作。

其次,对于年老体衰、疾病难愈不能任职的,发放遣散费,让他们回家乡安享晚年,沿途安排政府负责这些军官的安全问题。

就这样,这批军官得到了相应的安置,中山陵“哭陵”事件也就不了了之。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虽然说蒋介石并没有固执己见,严厉处置这些“哭陵”的将官,但是这件事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些将官们的遭遇不仅给国民党中央军的士兵们敲响了警钟,还给国民党军队内部出了一道难题。

对于士兵来说,看到这些年轻时为国民党浴血奋战,年老时却被抛开不管的将领们,他们需要思考这样“过河拆桥”的政府是否值得他们为其效力?

对于国民党军队自身来说,他们日后又当如何维护军心?

国民党政府“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行为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可以说,这种做法是国民党政府的“老传统”。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哭陵”事件虽然荒唐,但并非偶然,实际上都是这些军官屡遭国民党政府的不公平待遇所致。

而对于一些为国民党立过赫赫战功的将领,蒋介石也是丝毫不顾往日功劳和感情果断将其杀害。

如此种种,无一不表明了国民党内部的黑暗和腐朽,这也是后来解放战争时期有很多国军投诚的主要原因。

“不看功劳与战绩,只看嫡系非嫡系”是蒋介石的治军原则。

不论是瓦解地方军阀部队,还是丢弃编余将领,蒋介石的做法始终都是为了维护他的专制统治。

1947年,数百国民党将军集体到中山陵“哭陵”诉何委屈?

“哭陵”事件虽然荒唐,但并非偶然,实际上都是这些军官屡遭国民党政府的不公平待遇所致。

他们年轻时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从未退缩,很多人还都因战争而负伤、致残,但是等到年老时,却被国民党政府抛弃。

没有了生活来源的他们,艰难度日,难以维持生计,有的还因此妻离子散。

面对这种“卸磨杀驴”式的忘恩负义行为,他们只能采取行动表达委屈和不满。

直至今日,中山陵“哭陵”事件还时常被人们提起,大部分人不仅痛斥国民党政府的无耻行为,还对这数百位将官的遭遇深表同情。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