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以反恐和伊拉克拒绝交出生化武器为借口,铲除一切反美势力的战争,其根本就是美国维护霸权地位战争。
北京时间2003年3月18日上午九时,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沃克·布什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伊拉克事件已经到了最后做出决定的时刻,并对萨达姆发出最后48小时通牒,声称美方在联合国安理会已通过十几项决议,委派数百位武器核查人员接触伊拉克武装但没有得到良好回报。
北京时间3月20日,美英联军直接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其理由为伊拉克政府藏有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在暗中支持恐怖分子行动,而实际上,这场战争始终是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非法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性质该如何定义?美英两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真相还需要沿着历史的轨迹进行朔源。
饱受争议的战争原因
实际上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布什就已正式向恐怖分子宣战,但与此同时,将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多个国家列为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其用意难以言明。
美国主战派人员普遍认为开战的理由是萨达姆政府拥有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且伊拉克当局存在“践踏人权”的行为,其“罪行”具体包括用酷刑对待国民,以及人类历史首次将化学武器大规模投放在本国民众造成5000人死亡10000人受伤的后果等等。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表示战争的主要目的有四个方面:一是铲除萨达姆独裁政权,建立民主自由政权;二是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剿灭恐怖分子;三是为伊拉克国民提供人道援助;四是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自然资源。
而包括美国本土人士在内的众多舆论认为其发动战争的原因并不单纯,美国前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发行的回忆录中写到“进攻伊拉克是为了石油资源”,针对于此,美国防部长盖茨回应“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就有过类似说法,因此我绝不相信这一点”,令人意外的是,格林斯潘随即立刻联络华盛顿邮报,试图澄清其书中言论被误解了,石油资源并不是开战动机,转而明确表示铲除萨达姆政权是必然要进行的举措。
但真相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2011年2月15日,当年坦言向美国及德国透露伊拉克藏有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变节者”终于表示:“一切都是被编造的谎言”。实际上早在战争爆发前,萨达姆就明确表示并没有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声称所有相关武器已被联合国销毁;战争结束后,美国经过大范围搜索也并未找到萨达姆政权窝藏武器的明显证据,反而以武器已被萨达姆政权销毁为由结束了战争。
扑朔迷离的调查过程
布什在3月18日的电视讲话中反复提到伊拉克政府窝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多次暗示美方派出的调查团队没有收到“良好”的回应,这也使得该问题成为美方发动战争的主要借口,而实际上联合国及美方所谓的调查小组都曾取得过哪些实质进展呢?
2003年1月27日,联合国监核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针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给出了第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伊拉克方面对于调查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配合态度,并主动提供了过去四年内研发新导弹及生化武器的进展与相关信息,这首先说明了布什所强调的没有得到“良好的回报”与事实有所偏差。
2003年2月14日的第二份调查报告显示,调查小组对在伊300多处可疑地点进行了突击检查,没有发现伊方任何针对调查做出事先准备的举动,这也直接证实了当时的伊拉克政府对于联合国的介入调查是始终配合的。
2003年3月7日,联合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第三份调查报告称“伊拉克确实存在销毁违禁武器的举动,核查工作正在进行并可能产生结果”但调查历时三个月并未发现任何能够证明伊拉克恢复核武器计划的证据。
以上三份调查报告均为联合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调查人员出具,也就是说在布什3月18日发出最后通牒之前,国际社会对萨达姆政权的调查工作并未取得明显的指向性证据,而布什仅以“调查没有取得良好的回报”为由直接单方面发动军事行动,不乏存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嫌疑。
03年夏季,美国直接派出成员数达1000余人的“伊拉克调查小组”在伊进行武器调查取证,该小组成员包括大量武器专家、翻译及其他各领域专家,由美籍联合国核查官戴维·凯担任第一任负责人,同年十月,凯在中期调查报告中表示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迹象,次年1月,凯突然辞去职务并称“在伊拉克问题上,我们几乎都错了”,随后由迪尔费尔接替了凯的职位继续领导调查小组。
2004年10月6日,迪尔费尔提交了调查小组的最终调查报告,该份报告认定,伊拉克自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即没有再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由于联合国方面十几年来对伊拉克政府的制裁,伊方的武器制造能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受到了极大削弱,至此联合国方面及美国政府对伊拉克开展的长达18个月的武器调查无疾而终,迪尔费尔先后出具了长达1000余页的调查报告以及94页的附录,附录原文中这样写道“经过18个多月的努力,我们已经尽力调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审问有关囚犯……从目前看来,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调查已经动用一切可能手段”。
遗留下的惨痛战争代价
从直观的数据上来看,美方付出了4491名军人的死亡代价,伤残者高达47541人,同时付出了7630亿美元的巨额军费开支,其数目已显著超过了朝鲜和越南战争的军费支出;而伊方军人死亡人数约7600-10800人,死亡武装分子高达26544人,更让人倍感惨痛的是,战争造成了约100万平民死于战火,480万难民无家可归且面临生存困境,无数家庭就此毁于一旦,战争给美伊双方都造成了绝无法挽回的沉重代价。
但更重要的是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本土民众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动荡,布什政府在长达18个月的调查工作中没有找到任何有关萨达姆政权“窝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实质证据,但这一点并没有让美当局感到羞愧,因为他们又提出了另一块“遮羞布”,即所谓的美国布什政府承诺要把伊拉克建成中东地区民主自治的典范,承诺要给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带来自由和安全。然而实际上呢?
自萨达姆政权倒台后,由于伊拉克国内再无强势的统治势力,国内不停地爆发反美武装袭击,同时教派之间的争斗也上升到武装暴力冲突阶段,国内民众的“安全”自此完全成为笑话;同时连续曝光而使世人皆知的“虐囚”事件也使得当初承诺的“自由”成为谎言。
面对伊拉克国内的整体混乱,美国终于顶不住压力,2009年2月,奥巴马上任不久后就宣布了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只留下3.5-5万人负责支持伊拉克政府的日常军事行动,而这部分留守部队也终在2011年全部撤回美国本土。最终留给伊拉克国家和人民的,只有满地的废墟、荒芜的土地、燃烧过的焦土和随时摇摇欲坠的动乱社会。
在中东格局方面,原本两派均衡的伊朗-伊拉克“两伊格局”伴随着萨达姆的垮台彻底失衡,伊朗自此失去平衡的羁绊,从而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原本势力并不足以引人注目的“基地”组织也趁势发展起来并成为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毒瘤”。
美国《时代》周刊资深记者Joe Klein在奥巴马宣布停战撤军之后这样评价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至今没有赢家,以后也不会有”。美国不一定是战争的赢家,但伊拉克却是这场战争中不折不扣地“输家”。常年的战乱以及国际经济制裁使得这个原本依靠石油推动发展的国家立即陷入被动,连年的财政赤字,不断增长的社会失业率使得国内民众难以看到复兴的希望,目前的伊拉克社会总体失业率高达15%,青年失业率高达24%,大量的青年没有工作,从而为恐怖分子的势力渗透提供了合适的温床。总而言之,饱受摧残的本土国民生活难以保障,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无法力挽狂澜,伊拉克的重建工作可谓举步维艰。
美伊战争真正原因的讨论
2002年夏季,美国防部向布什政府和国会递交了《国防报告》,报告中明确表示将中东地区列为未来美国重点“保护”的地区之一,自9·11事件爆发后,布什政府又借助遏制恐怖主义的借口,将中东地区上升为更重要的战略目标,实际上为实现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核心目标,中东地区位于欧亚中心,又极富石油资源,自然会成为布什政府重点关注的“战略要地”。伊拉克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其探明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二,对美国当局来说,对伊采取行动或许是一举摆脱沙特日益增长的世界原油话语权困境的绝佳机会。
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此前对德国杂志《明镜》发表谈话,谈话内容中表示对伊战争之前,短期内美国面临的一个较大困境就是“沙特人会随时增加或削减原油的产量”,这也就意味着在当时沙特对于国际油价的涨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伊拉克战争可以让美国把“石油武器”从中东国家抢过来,如果存在了亲美的伊拉克新政权,沙特、伊朗和利比亚对于世界油价的控制力度将被极大削弱,其本人认为这不仅关系到美国对石油的依赖,更关系到世界对石油的依赖。然而实际上控制伊拉克,就可以在伊斯兰地区扶持美国利益的“维护者”,进而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
国际社会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争议的非法战争,它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与海湾战争不同,海湾战争是得到了联合国授权之后的军事行动,虽然打击的对象同样是萨达姆政权,但战争的性质有本质区别。
关于生化武器的使用,实际上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就已经使用,当时的美国政府在完全知情的前提下仍然保持对伊拉克的支持,甚至为伊拉克研制生化武器提供相应便利,布什所提出的生化武器造成5000人死亡的事实发生于1988年,当时该事件也并未影响到美伊两国关系的迅速发展,而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萨达姆明确表示相关武器已被联合国销毁,反复声明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在调查未果的前提下单方面发动战争,直至战争结束后也并未发现任何对该问题的直接指控证据。
美国声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实际上真正出兵的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波兰四国,丹麦政府宣布了对伊拉克的宣战并派遣两艘军舰进行支援,日本等国提供了相应的后勤支援。
但这场战争受到了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阿拉伯联盟、以及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我国曾明确表示对待伊拉克问题应该从政治角度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并谴责直接参与的国家应停止有关军事行动;奥地利等国家认为对伊军事行动未经安理会授权,违反了国际法;联合国前秘书长特罗斯·加利认为该军事行动已经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对其参战国家的行为提出严正谴责;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等国家禁止美英等国联军飞越领空,土耳其严正禁止了美国借道其领土进攻伊拉克北部地区,沙特则严格禁止美军导弹飞过领空区域;除此之外,全球普遍的反战情绪最终导致了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
尽管奥巴马在上任时对伊拉克战争作出辩护,认为“历史会评判当初进入伊拉克的决定”,并表示“今天的伊拉克已经有能力自治”,但终究无法改变非法战争的事实,同时无法改变的,还有战争带给人类的无法逆转的苦难,以及暴力和冲突留给人民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