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伪满洲”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极为显著的文章----《于天放逃跑,满洲失去了一大半》。于天放从日本特高课成功越狱的消息一时间轰动了东北,直到今天,黑龙江的记者都说:“在黑龙江,没有人不知道于天放。”日本人对他咬牙切齿,东北人民在心中暗暗解气。
为了再次抓捕于天放,日伪警察厅放出了一份高额悬赏令: 知道于天放行踪的,赏白布一百匹、胶鞋一百双、劳作服三十套、满币十万元。
于天放究竟是何许人也?他都做了什么事?让日本人如此怒火冲天大动干戈。
于天放原名于九公,他出生于黑龙江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是一个聪明又顽皮的孩子,能爬树掏鸟蛋,也能考第一名。
1924年8月,他顺利考进黑龙江第一工科职业学校。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于天放在大城市接触了进步思想,对于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的景象,他愤怒不已。
1927年9月20日,为了抵抗日本出兵山东,齐齐哈尔各界有志之士举行示威游行,于天放也不例外,他与其他同学也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中,他们包围了日本驻扎在齐齐哈尔的领事馆,向日方施压。
日本人根本不把学生运动放在眼里,他们派兵镇压甚至开枪打伤多人,于天放等人也被逮捕入狱,后来迫于社会压力,被放了出来。但是,学校却开除了他们的学籍。
1928年,于天放自学考取清华大学经济系,当时的清华北大是无数革命者的摇篮,许多进步书刊先进思想都从这里发向全国的。
于天放这样一个优秀青年,进入清华更加如鱼得水,他在这里结识了志同道合之人,1931年5月,在同学张甲洲的介绍下,于天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于天放和张甲洲等5位同学毅然终止学业返回东北,投身抗日救国的运动中,他们组织了抗日武装巴彦游击队。
这支游击队不一般,成员个个都是高材生,他们打仗时讲方法懂策略,常常把日伪军打得团团转。不久,巴彦游击队改编为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
1937年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国全面抗日的序幕。于天放的江北独立师被改编成抗联第11军,于天放担任11军1师政治部主任。
虽然抗联队伍骁勇善战,但是遭不住敌人在人数和装备的碾压,敌人经常发动大扫荡,敌机常常追着他们轰炸。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和减少不必要的伤亡,1941年12月,抗联军主力跨境去苏联进行休整,而于天放却留在了东北继续指挥战斗。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日军已成为强弩之末,我军愈战愈勇。为了配合大反攻,我党把于天放派往安庆、绥棱等地区组织百姓抗日,发展抗日组织,壮大抗日队伍。
同年12月,于天放像往常一样乔装去绥棱搜集情报,没曾想,队伍中竟然出现了叛徒,他的行踪暴露了,被日军抓到了监狱。原来日军早已对外重金悬赏他的人头,队伍中有人经不住5万大洋的诱惑,叛变了。
于天放被抓进安庆县监狱之后,由于他是抗联的头头,很快就被重兵押送转移到了特高课。
说起特高课,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这个机构在不少谍战剧里都出现过,是日军的一个间谍特务机构,进了这个地方的人基本没有活着出来的,里面的各种酷刑令人发指,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地方。
为了避免“犯人”悄悄的记路线,于天放在上车前就被蒙上了双眼,汽车在路上七拐八绕,到地方的时候他听见外面响起了汽笛声,因此他推断,附近有铁路。
这所监狱封闭的极其森严,整座监狱的牢房只有5个,关押的都是有利用价值的“重犯”。三道铁门层层把守,晚上还有专门的看守睡在这里,没有人在外面接应,孤身一人从这里逃走,难于上青天。这是于天放对这个地方的初步了解。
刚到这里的前几天,日本人每天对他嘘寒问暖,好吃好喝的招待。警察厅厅长中村甚至亲自到监狱为他准备饭菜,希望于天放能被劝降,说出抗联部队的进攻路线。
于天放来者不拒,日本人愿意招待,他就吃,反正在打仗的时候也吃不上。每次等他吃饱喝足了,日本人就会问他抗联的事,他每次都只有一句话:“我是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特派员,其他的我一概不知!”
久而久之,日本人的耐心被消磨殆尽,露出了残暴的本性。
他们开始对于天放用刑,打板子、抽鞭子、灌凉水、烧红的烙铁等,还有惨无人道的电刑。没过几天,于天放就把监狱里的酷刑尝了个遍。但是关于我军的机密他没有说出一个字。
相反,他还对着敌人冷嘲热讽,他说:“不要白费力气了,我说了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直接把我枪毙吧!”他还说:“小日本,我们中国人迟早把你们赶回老家!”
面对于天放这个硬骨头,日本人也无可奈何了,再用刑也毫无意义,他意志力太坚定了,铁骨铮铮。看管的士兵把于天放扔回了监狱,等待着上级处死他的命令。
于天放意识到,自己必须得跑,要是不跑必死无疑,跑了还有一线生机。于是越狱计划在他脑子里开始酝酿。他需要万无一失,需要充分准备。他至少需要明确4点:越狱的时间,自己的位置,怎么逃出去,该往哪逃。
越狱的时间很快就确定下来了,开春之后。他入狱的时候正值严冬,树都是光秃秃的,地里的庄稼还没长出来,一览无余,没有遮挡物,这个时候万万不可逃,很容易被再次抓到,所以定在开春之后,草木繁茂之时,方便躲藏。
接下来该确定自己身在何处了,来的时候他推断出可能在铁路附近,但仅有这一个线索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是老天都想助他一臂之力,4月份时,他等到了一个机会,天气逐渐回暖,冰雪融化,外面呼啸的大风突然吹开了监狱的一扇窗户。
于天放见状赶紧朝窗户外望去,他看见了一座灰色的二层小楼,窗户是半圆形的,两个窗户之间还有白色的石灰线。这座建筑在当时非常罕见,如果能够知道具体的名字就能确定位置了。
于是他趁着某天夜里,与旁边的狱友交流,正好这个狱友是本地人,一听于天放的形容,马上辨认出这座建筑是实业银行。
据判断,他们所在的监狱就在火车站北边,实业银行的对面,并且监狱的东面是一条大街,西面则是通往黑河的铁路,只要越过铁路基本就没有人居住了。逃跑的方向也确定了:一路向西。
马上他面临了一件棘手的事,他需要一件武器,最起码可以将一名看守一击毙命的武器。被关在这里的“囚犯”在进来之前,都经过了严密的搜身,别说正常的武器了,就连裤腰带之类的危险物品也一律被没收。
这让他有些犯难,即将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敌人,而自己手无寸铁,他日思夜想,处处留心,终于让他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他的牢房与隔壁的牢房中间镶嵌了一个火炉,可以让两座牢房同时取暖,火炉下方有一个用来掏灰的小铁门,只有巴掌大小。
于天放看见这个小铁门眼前一亮,他尝试着把他取下来,没想到轻而易举就得手了,大概有半斤重,只要用力击打头部,足以要了敌人的命,他心中暗自说:好,就它了。
掂量完之后于天放就把小铁们放回了原处,免得被巡逻的士兵看出异样,等到要越狱的那天再把它拿下来。
接下来他就要观察三道大门钥匙的位置,和牢房的交班情况。他观察出来牢房的钥匙一般都在监房的办公桌上,晚上是牢房守卫最薄弱的时候,看守一般都比较懒散,甚至有时候只有一个人在监房里睡觉。
尤其是,有一个班的看守石丸兼正和津村政夫警惕性很差,要是在他俩看守期间越狱,成功的可能性会很大。
转眼间到了5月,德国战败,日本在国际战场上大势已去。看守于天放的士兵也垂头丧气,他在看守间的谈话中得知“希特勒战败”了。
于天放稍加思索就分析出了前因后果,想来日本离战败也不远了,推断到这里,他猛然惊醒,必须尽快走了,不然就走不掉了。
6月初,日本警务厅厅长找到于天放,给了他一张小兴安岭的地图,希望于天放能在地图上画出苏联出兵的进攻路线。
于天放一看有地图可以参考逃跑路线,马上就假意答应帮他画。但是他又说,自己进监狱时日已久,又经历了电刑,大脑有些迟钝,有些记不清了,画图需要时间,希望可以将地图带回牢房,想起一点就画一点。
敌人见他这么配合,还以为他想通了,马上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于天放天天都看那张地图,把大大小小的道路和地名都记了下来。
7月上旬,日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他们将每个牢房都用黑布蒙了起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怕不是要对他们进行屠杀了。于天放意识到逃跑事不宜迟了,再拖下去就完蛋了。
就在于天放准备实施计划时,隔壁突然来了个新的“犯人”。这个“犯人”给他带来的信息佐证了于天放的猜想是正确的。
这名“犯人”是抗联二路军的赵忠良,他给于天放介绍了外面的形势,德国战败,苏联马上就会出兵,抗联主力也要回来了。
于天放问他外面的草多高了,赵忠良说,青草和庄稼能盖住人了。越狱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与赵忠良商量,时间定在11日晚上9点放风的时候,那天是石丸兼政看守。
计划越狱的日子到了,二人在牢房等待着日落,等待着9点一到出去放风,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9点都过了,看守却迟迟未到,二人心中十分焦灼。
他们在紧张不安中等到了凌晨1点,喝得醉醺醺的石丸兼政来了,原来他喝酒去了,二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石丸兼政来到牢房前,问有没有人要去方便的,于天放赶紧举起了手,从厕所出来出来,他对石丸说,牢房太暗了,自己还要给厅长画地图,明天就得画好,得借监房的桌子一用。石丸一听是厅长的事情,马上就答应了。
就在这时,赵忠良也要求上厕所,当石丸转身打开牢门时,于天放拿出小铁门对他当头一击,位置有些偏,石丸没有立马毙命,反而转身朝于天放扑了过来,赵忠良见状赶紧冲了出来,三个人扭作一团。
石丸想喊人支援,他张开嘴,却发不出声音,因为于天放的手插进了他的嘴里。赵忠良捡起小铁门对着石丸的头一顿猛敲,不一会,石丸就咽气了。他俩从石丸的口袋里拿起钥匙就跑,成功的逃出了监狱的大门。
为了减小目标,二人决定分开跑,在北面的铁路桥会合。在逃跑的途中,于天放得知了赵忠良被汉奸发现,惨遭杀害的消息。
他既悲痛又谨慎,一路朝着西边跑,白天躲起来,晚上接着跑。在老百姓的掩护下,他躲避了一个月,挺到了日本投降的这一天。
新中国建立后,于天放受邀参加国庆典礼,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握着他的手说:“天放,抓不到;今天,见到了。大智大勇,民族英雄!”
于天放在狱中还留下了一首诗:
“中日世仇不共天,十载抗战破万难。行动失慎遭逮捕,中国男儿入劳监。威迫利诱逼降策,救亡信念铁石坚。囹圄铁窗寒冬度,草木葱茏虎归山。”
于天放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监狱里机智筹谋,完全担得起“大智大勇,民族英雄”这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