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bang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bang 2021-09-28 178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摘要: 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一直被视为两国友谊的象征,当前共有100余架“枭龙”和70余架美制F-16战斗机,一起组成了巴基斯坦空军的绝对核心。前段时间,媒体还爆料称阿根廷打算用6....

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一直被视为两国友谊的象征,当前共有100余架“枭龙”和70余架美制F-16战斗机,一起组成了巴基斯坦空军的绝对核心。前段时间,媒体还爆料称阿根廷打算用6.6亿美元购买12架“枭龙”,这一消息还曾引发了一阵热议。实际上,围绕“枭龙”战机的前世今生,确实有很多故事,许多资料都简单介绍其是在歼-7基础上联合研发而来。不过,作为一款研制时间长达18年的战斗机,“枭龙”战斗机诞生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比起当年成飞研发歼-10的难度也不遑多让。而“枭龙”最终能大获成功,与中国航空工业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分不开的,当然,最终的收获也是空前的。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斗机

1981年,约旦为了帮助战争中的伊拉克获得战斗机,花费2.4亿美元与中国签订了购买80歼-7的合同,其中前20架是经过简单升级的歼-7B,后60架则是加装英美航电设备、能发射空空导弹的歼-7M。最终由于歼-7M性能非常出色,不仅在出口之后成功进入中国空军服役,还引起了巴基斯坦空军的注意。1983年,当时的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亲自率队考察歼-7M,第二年6月,中国派遣一架歼-7M与一架歼-7ⅡA前往巴基斯坦,进行了快速起降、编队飞行和空中打靶等多项试验,巴基斯坦空军对歼-7M的性能比较满意,于1984年10月正式提出购买一型在歼-7M基础上改进的战斗机。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歼-7M原型机

由于当时成都飞机设计所(611所)的任务比较繁重,因此,这项改进任务实际上交给了成都飞机制造厂(123厂)下辖的设计所来完成。在经历了约半年的设计之后,中方向巴基斯坦提交了名为歼-7CP的方案。方案延用了歼-7M的机翼和中、后段机体,并参照歼-8Ⅱ重新设计了机头和两侧进气道,整体设计类似于单发布局的小型化歼-8Ⅱ。由于歼-7M的机体直径较小,前段机身长度有限,而改进后的歼-7CP两侧矩形进气道宽度较大,使得整架飞机的气动和配平存在明显问题。再加上发动机推力不足,因此,歼-7CP的飞行性能甚至无法与当时的米格-21MF相比,也就无法获得巴基斯坦空军的认可。

有鉴于此,巴基斯坦在1985年6月邀请美国格鲁曼公司加入,与中国联手在歼-7M的基础上,为巴基斯坦开发一款战斗机,项目代号“佩刀Ⅱ”。巴基斯坦空军当时的预计采购数量为150架,单价600万美元。巴方对该项目提出了四项经典指标,也就是更强劲发动机、更先进航电设备、更大作战半径和能够匹敌印度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而这也被视为“枭龙”战斗机的真正起点。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当时国内装备的歼-7机群

在1985年夏末,“佩刀Ⅱ”项目正式启动。巴基斯坦提供了200万美元研发资金,美国格鲁曼公司提供150万美元,中国提供50万美元。但在项目开展之后,中美两方很快就意识到项目存在巨大问题。由于巴基斯坦坚持使用美制APG-159多普勒雷达和一系列先进航电设备,使得战斗机的前机身重量大大增加,机动性出现明显下降,必须对机翼进行修改,才有可能达到匹敌米格-29的程度。但机翼修改是一个很消耗时间和资源的任务,一旦开展,不仅花费的时间会超出巴基斯坦的要求,成本也不可能在600万美元之下。因此,中方多次就这一矛盾向巴基斯坦进行了解释,但巴基斯坦始终坚持自己的要求。就在国内一筹莫展之际,传来了巴基斯坦与美国谈判购买第二批F-16战斗机的消息,这也使得中国明白了“佩刀Ⅱ”项目的真正意义。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巴基斯坦空军的F-16A

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米格-29的价格大致1500万到1800万美元之间,若想以6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匹敌米格-29的战斗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巴基斯坦在项目中提出堪比F-16A性能的苛刻要求,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指望“佩刀Ⅱ”项目真正能够成功,整个“佩刀Ⅱ”项目其实是巴基斯坦购买F-16时,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从结果来看,巴基斯坦的策略非常成功,仅仅付出200万美元研发资金的“佩刀Ⅱ”项目,至少为其在购买F-16时省下了2亿美元。而节省下来的这笔钱马上被巴基斯坦用于向中国购买歼7P(经过简单改进的歼-7M),以便与F-16形成高低搭配。可以说,在整个“佩刀Ⅱ”项目中,巴基斯坦大获成功。中国虽然付出了50万美元的研发资金,但积累了相应研发经验,更获得了巴基斯坦价值数亿美元的订单,也是收获远远大于付出。唯一亏损的,就是被巴基斯坦150架订单吸引入局,最终一无所获的美国格鲁曼公司。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巴基斯坦装备的歼-7

1988年,巴基斯坦在与美国谈妥F-16战斗机的军购后,正式退出“佩刀Ⅱ”项目。按道理来说,这个失去买家的项目应该就此终结,但中方在与美国格鲁曼公司合作时,意识到整个项目确实有着很不错的前景,可以有效替换其他国家装备的早期米格-21以及美制F-5等二代战斗机,乐观估计能有超过1000架的广阔市场,而且在失去巴基斯坦的参与之后,“不能改动机翼”的限制也不复存在。因此,中方与美国格鲁曼公司在“佩刀Ⅱ”机头和机身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将歼-7的三角翼改为类似F-16的切尖三角翼,翼尖可以挂载美制“麻雀”空空导弹,机翼前缘也带有半展开的可动翼面,后缘襟翼和外侧副翼则与歼-7E非常接近,机翼升力性能相比“佩刀Ⅱ”有了很大提高,武器载荷和外挂条件也有明显改善。这时候继续叫“佩刀Ⅱ”已经不太合适,因此项目改称“超七”,寓意“超级歼-7”。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超七”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F-16

就在双方打算将“超七”推向国际市场时,中美蜜月期在1989年终结,美国再度对中国进行军事禁运,格鲁曼公司几经犹豫之下,最终在1990年彻底放弃“超七”项目,使得在“佩刀Ⅱ”无疾而终之后,“超七”也遭遇重挫。从理论上来说,当时国内是无法独自完成整个“超七”项目的,在美国格鲁曼公司退出之后,“超七”应该就此终结,然而恰巧巴基斯坦此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使得“超七”项目重新看到了希望。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超七”原本打算替换的米格-21

在1990年6月,由于巴基斯坦与印度在核武器领域展开竞争,美国对巴基斯坦实施了军事禁运,已经为巴基斯坦生产的28架F-16全部被扣留,甚至连巴基斯坦支付的6.85亿美元购买资金也被冻结。在这个变故之后,国内意识到,“超七”完全可以作为F-16的替代机型进入巴基斯坦空军。因此,中国拉拢了当时生计颇为艰难的米格设计局,在“超七”身上搭载一台俄制RD-33(改进型RD-93)发动机,以替代美国格鲁曼公司退出后无法获得的F-404发动机。最终,这个修改后的初步方案在1993年交付巴基斯坦,但未曾料到的是,巴基斯坦拒绝了“超七”方案。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美制F-404发动机

在当时的巴基斯坦看来,“超七”仅完成了初始设计,距离真正成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并且当时中国并没有设计第三代战斗机的经验,技术实力比较薄弱,很难让巴基斯坦放心。此外,“超七”的价格相比于“佩刀Ⅱ”已经直线上升,超出了当时巴基斯坦空军的购买能力。因此,“超七”在1993年走到了整个项目最困难,也可以说是崩溃的边缘。原定的买家确定不会有订单,自身的技术力量又不足,在本身经济就困难的情况下,还需要向米格设计局提供资金。从表面上来看,面临三重困境的“超七”项目应该就此终结。然而,或许是认为“超七”项目还犹有可为,也或许是想锻炼自身的设计队伍,国内最终还是以坚韧的意志,艰难地将“超七”维持了下来。从1993年到1998年,设计单位持之以恒地对整个“超七”项目进行完善,并最终达到可以生产验证机的阶段。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中国在同一时期引进的苏-27SK战斗机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在拒绝“超七”之后,虽然又从中国购买了一批歼-7PG,在国际上也搜集了不少法制幻影Ⅲ/Ⅳ,作为二代战斗机的补充。但无论是向美国索要F-16以及向法国购买幻影-2000、向俄罗斯购买苏-27SK等项目,都由于种种原因而失败。巴基斯坦空军始终依靠美国在80年代初提供的那40架F-16战斗机苦苦维持。相比之下,印度已经在1996年与俄罗斯签署协议,合作开发苏-30MKI重型战斗机。因此,巴基斯坦空军的压力大大增加,最终又将目光投回了“超七”项目。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枭龙”战斗机快速迭代性能越来越强

在这个时候,局势已经出现了很大转变。首先,“超七”的初始设计已经全部完成,理论上的技术风险已经很低。其次,中国先后完成了歼轰-7和和歼-10战斗机的研制,整体技术水平也能够得到保证。最后,当时经济明显好转的中国,愿意向巴基斯坦提供贷款,以用于巴基斯坦分摊的设计经费和8架早期型号的制造费用。因此,巴基斯坦最终在1998年与中国签订协议,在“超七”的基础上合作研发新型战斗机,并随后获得了中国官方正式的“FC-1”代号,这才是真正的“枭龙”战斗机。事实上,这也是自1985年“佩刀Ⅱ”项目开展以来,巴基斯坦第一次真心实意推进这个合作项目。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歼-10证明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

由于在1998年前后,一直负责“超七”项目的原132厂设计所与611设计所合并,而611所在歼-10首飞之后,也能抽出相当的技术力量支援“FC-1”项目,因此,整个项目的进展得比较快。2003年“枭龙”首飞成功,并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价格获得了巴基斯坦空军的认可。2009年,巴基斯坦正式与中国签订协议,以9亿美元价格购买42架“枭龙”战斗机。

时至今日,“枭龙”战斗机已经发展到最新的block3型号,并搭载了由中国提供的KLJ-7A有源相控制雷达和先进航电设备、武器装备,在同样是中国提供的四架ZDK-03预警机支援下,已经具备了于印度空军一战的实力。曾经在“佩刀Ⅱ”项目中,作为引诱美国格鲁曼公司入局的150架战斗机虚构采购计划,最终却在“枭龙”身上得以实现。而对中国航空工业而言,“枭龙”战斗机项目的成功,并不仅仅代表着向巴基斯坦出口时获得的利润,更重要的在于,为自身的高端产品找到了一个承担风险的国家。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枭龙”block3原型机

国际战斗机市场竞争向来非常激烈,不仅有美俄这些传统巨鳄,也有法国、瑞典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国家,甚至还有韩国这些动作不断、试图加入的新秀。而国际买家面对如此之多的选择时,除了战斗机本身的性能之外,战斗机的使用经验及口碑也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米格-29战斗机在上世纪80年代出口了多个国家,然而,由于其在海湾战争等一系列事件中表现不佳,因此销售成绩每况愈下。2019年印巴空战后,印度官方媒体屡屡宣称用俄制战机击落了巴基斯坦装备的美制F-16战斗机,引得美国大发雷霆,表示如果印度继续“污蔑”F-16,又不能拿出具体证据,那么将会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利。这都是战斗机口碑影响出口的直接体现,因为战争本来就是检验一款武器的最好机会。而对中国战斗机而言,在“枭龙”之前连进入战争检验的机会都没有。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艰难出口到印度的米格-29K

中国既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动辄使用武力,也不像俄罗斯有苏联遗留下来的庞大市场。虽然理论上能够凭借较低价格获得买家的青睐,然而,最多也不过省下几亿或者十几亿美元,但一旦战败,损失的就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因此,很少有国家会在这种事关生死的事情上掉以轻心。为什么中国航空工业的先进战斗机在国际上出口受阻,只有“歼-7”这种解决有无的低性能战斗机频频获得订单?这就是根本原因。

3次濒临失败,历时18年成功的枭龙战机,外销成功为FC-31出口打样

珠海航展上的FC-31隐身战斗机

而如今,在巴基斯坦大批购买“枭龙”的引领下,缅甸、尼日利亚已经先后购买 “枭龙”,如果阿根廷购买12架“枭龙”的订单能够确认,那么就代表“枭龙”的出口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国内是在歼-10的基础上完成先进战斗机的自主开发,并最终诞生了歼-20的话。那么,“枭龙”战机实际上就是为以后的FC-31隐身战斗机(歼-31)的出口奠定基础。中国航空工业曾经垂涎三尺,却又望尘莫及的先进战斗机批量出口的愿望,也许在未来的十年中就将真正实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