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面临无数抉择,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一个普通人,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而毛主席却常常要在几分钟或几天之内做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重要决定。即便如此,熟悉毛主席的人应该知道,他自诩一生中面临的最艰难的决定并不算多,但抗美援朝就是一个。
站在今天,回首往事,我们很难想象和体悟到毛主席当年面对的复杂局势和艰难局面,即便对他深入研究,十分了解,也只如隔靴搔痒一般,毕竟不需要真正面对他所面对的一切。姑且不论古今中外空前绝后,至少在近现代中国,没有任何人曾经面对过那么复杂的局面和那么巨大的压力,这个判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土地革命年代,毛主席要单枪匹马面对土地革命问题,党内思想路线斗争问题,党外围追堵截问题,土匪问题,根据地问题,游击战问题,要带着数万将士翻雪山、过草地,要在前堵后追的艰难局面下,把红军带出来。抗日战争年代,一部《论持久战》,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背后,是毛主席四十多岁就逐渐后退的发际线,是毛主席的日思夜想和殚精竭虑。
解放战争年代,毛主席常常要同时在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战场之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坐镇中军,遥领荆襄,同时指挥几百万大军作战。哪位要说,那些战斗都有各级将领指挥,无需毛主席亲力亲为,那么不妨读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只有最后责任人的压力才是最大的,他要为全军负最后的责任。
毛主席一生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但抗美援朝这一决策还是成为他一生中少有的最艰难的决策之一。要使一个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美国一决雌雄,要领导一个工农业总产值一百亿美元,钢产量六十万吨的国家,对抗工农业总产值二千八百亿美元,钢产量八千七百七十二万吨的国家,谈何容易!然而正如彭德怀和聂荣臻所言,美国人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不打的办法在哪里?
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五日前后,毛泽东和中央决心排除一切困难抗美援朝。决定既已做出,怎么打就成为关键。毛泽东等人详细研究了当时战局,得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从当时的战场局势看,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自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阻截之后,已经山呼海啸、势不可挡了。
从部署看,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日志愿军入朝前后,联合国军分为东西两线向朝鲜半岛北部突进。东线以南朝鲜首都师(七千人左右)、南朝鲜第三师(七千人左右)和美军第十军(三万人左右)为主力,兵力总数约为四万四千人。西线以南朝鲜第一、六、七、八师(各约一万人),和美军骑兵第一师,美军第二、二十四、二十五师、英国第二十七旅为主力,总兵力约五万人,东西两线兵力总数近十万人。
东线部队主要部署在元山、文川、咸兴、兴凤里,前军进至黄草岭一带;西线部队主要部署在沙里院、黄州、平壤、顺川、肃川、安州,前军进至云山和温井一带。十万军队几乎遍布朝鲜半岛北部,只是东路军和西路军之间尚未打通,隔着宁远、熙川、前川等地,相距不过八十公里左右。
根据这一部署,麦克阿瑟下达了进一步作战指令:两线军队继续向北移动大约五十公里,随后相向进军,打通东西间隔,再集中兵力进军中朝边境和苏朝边境。许多人认为麦克阿瑟这一战术过于冒进,实际并非如此。从政治和战略看,当时麦克阿瑟的唯一使命就是将占领全部朝鲜半岛变成既成事实,从而抢占事实和舆论高地,抢在任何想干涉朝鲜半岛事务的力量前面(比如苏联)。
从军事方面看,人民军已经溃不成军,根本没有必要谨慎推进。平心而论,以麦克阿瑟的性格,在这种战局之下,还能耐住性子打通东西两线部队,而不是各自直奔鸭绿江边,实在匪夷所思(极有可能是杜鲁门在约束他,不过这是笔者推测,没有证据)。只是他和杜鲁门都低估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决心和能力,针对联合国军近乎疯狂的行军速度,毛主席迅速做出决断:
利用敌人东西对进的时机,志愿军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果敌军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如果平壤美军、元山南朝鲜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弱之一路。六个月内,如果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我军也不打平壤、元山。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人具有压倒优势条件之后,再攻平壤、元山。这就是说,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一百零五页。
这个判断总结就是:以守为主,打阵地战。可见,毛泽东在面对新敌人、新战场、新战局时,秉持着稳扎稳打,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然而,彭德怀入朝之后,美军突然改变了用兵策略,面对美军这次突然改变,身经百战的彭德怀也开始有些犹豫不定起来。
中国历史学者很少站在当时美国的角度看待朝鲜战争,实际不仅仅是毛泽东等最高决策者担负着巨大压力,美国内部以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势力集团为主的斗争也十分惨烈,这一斗争直接影响着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所有决策和战局进展。前文说过,毛泽东决心在志愿军进入朝鲜之初至少六个月内打阵地战这一决策,是根据联合国军在战场之上的行动做出的。而联合国军的行动,主要是美国国内斗争和政策的结果。例如,一九五零年十月一日前后,美国的朝鲜战争战略目标被清晰地界定为:
采取一切必要步骤,迫使北朝鲜人退回到三八线以北去,恢复那里的和平,恢复原来的疆界。——《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四百零五页。
对于这一政策,麦克阿瑟基本没有表示反对,鉴于当时美国面对的现实,这是唯一现实的决策,所以就有了上文所述的军队部署和进军计划,毛泽东和彭德怀等人也根据美军行动拟定了防御作战的方针。然而,十月二十日前后,当美国人发现北朝鲜军已经溃不成军,一击就破之时,国内政策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比如,当时麦克阿瑟认为: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把北朝鲜人赶回三八线以北,而且是要消灭他们,并进而统一朝鲜。
——《漫长的斗争——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约翰·托兰著,第八十三页。
此时,美国的野心不再是越过三八线,打垮人民军,而是占领全朝鲜,消灭人民军了。麦克阿瑟这一决策,杜鲁门虽然知道,但是并不支持。他认为在战争全局明朗之前,应该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在他委托美国国务院起草的《关于美军越过三八线的美国政策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越过三八线或者占领朝鲜全境,要考虑到苏联的反应,要在不至于引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前提下纳入决策范围。
不过,对于杜鲁门的反对意见,麦克阿瑟向来不屑一顾,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旋即先斩后奏,直接取消了原先确定的东西两路大军互相打通的战略决策,改为两路大军分别加速突进,要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朝鲜北部边境线。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朝鲜半岛上的联合国军立刻进入新的常态。
从十月二十四日开始,位于东线的美国第十军(除第七师外)、南朝鲜首都师和第三师突然改变了之前向西部小白山、甘德里、社仓里的进军计划,转而向朝鲜北部和东北部的长津方向飞速前进。其它部队也是如此,比如,美国第十军第七师、陆战第一师由之前的向小汉岱方向前进,改为直扑朝鲜最北部的惠山一带。
西路方面,美国第八集团军、第一军骑兵第一师、空降一八七团和南朝鲜第二军,分别从平壤和温井地区向北突进,意在三到五日之内抵达鸭绿江边。同时,由于联合国军机械化程度很高,所以推进速度极快。例如,在当时美军机械化部队的主要战斗力量中,像M24霞飞轻型坦克、M41沃克·布尔多哥轻型坦克、M4A3E8中型坦克、M26潘兴中型坦克、M45中型坦克、M46中型坦克和LVT系列履带式登陆车,都有很高的机动速度和在复杂地形地貌下保持快速机动的能力。
当时美军的推进速度已经匪夷所思,几乎到了不吃不喝,不休不睡的地步。《美国陆军手册》中的步兵、炮兵和装甲兵协同作战原则指出,三个兵种协同行军期间,务必遵循装甲兵在前,步兵在中,炮兵在后的行军原则,然而,当时一些美军部队和南朝鲜军部队,竟然让炮兵在最前方开路,装甲兵随后,步兵早已不见踪影。美军能够出现这样的行军队形,说明在麦克阿瑟心理,是赌定了中国和苏联不会派出军队入朝作战的。
前文说过,美军突然转变整个进军战略,让初入朝鲜的彭德怀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和犹豫不定。这一心态,在他的原话里分明可见,十月二十四日,彭德怀在召集军级干部开会时愤怒地说:
不知道美国人又有什么阴谋!我要是杜鲁门就撤麦克阿瑟的职!分兵冒进,两翼分隔,这打的什么仗!——《决战朝鲜》上册,第一百六十九页。
彭德怀的愤怒中明显透出他的些许不安。进入朝鲜之前,他和毛泽东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地研究着入朝作战方略,好不容易得出一个全面方案。结果大军还没全部入朝,美军部署全部打乱,这让彭德怀犹豫了起来。然而这时候,领袖和统帅的不同显现出来了。彭德怀面对美军犹豫不定,毛主席却大喜过望。毛泽东超凡绝伦的军事战略思维,果真和任何人想得都不一样。
面对美军陡转的进军方式,毛泽东立刻发现这是麦克阿瑟犯下的一个巨大错误,和志愿军的天赐良机。在彭德怀犹豫不决之时,毛泽东分别在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两点三十分、凌晨三点三十分和二十三日连续给彭德怀和邓华发去三封急电:
第一封:美伪(美军和南朝鲜军)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此次是歼灭伪军三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
第二封:现在是争取战机的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
第三封:敌进甚急,捕捉战机最关紧要。两三天内敌(军)即可能发觉是我军而有所处置,此时如我尚无统一全军动作的处置,即将丧失战机。
从这三封急电中,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极快的反应速度、极强的判断能力、极其缜密的全局思维能力和极大的胆识魄力。前文说过,之前稳扎稳打的作战计划是毛泽东等人长期思考权衡的结果,任何人都有思维惯性,彭德怀也不例外,但毛泽东却能根据战场局势,在一天之内就全盘推翻之前的全部作战计划,同时拟定新的作战计划并且不断督促前线立即执行,如果没有极大的勇气,此时就会犹豫,如果只有勇气没有智慧,此时就会不知如何改变战术,只有二者兼备,才能做到这一点。
毛泽东的三封急电,不但带给包括彭德怀在内的全军将领底气和信心,也镇住了全军,使得军心进一步坚固。每每到了关键时刻,毛泽东总是能够谋定后动、总揽全局,要么看得比所有人远,要么算得比所有人准。不难想象,如果面对美军进军战略的突变,志愿军依然死守防御战打法不放,必将错过首战歼敌的战机。
而彭德怀,也没有让毛泽东失望。连续接到毛泽东三封急电后,他与邓华根据战场一线的切身体会,得出了和毛泽东同样的看法:必须立即改变打法,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彭德怀行动极为果断,下定决心之后,下达指令:
东顶西打,四十二军立刻飞兵抢占黄草岭,阻击美国第十军、南朝鲜第一军北进,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准备围歼西线冒进突前的南朝鲜第六、第七、第八三个师。——《决战朝鲜》
十月二十五日,第一次战役打响了,第十三兵团四个军严格执行了彭德怀的指示,除了梁兴初有些贻误战机以外,其它部队完美地执行了围歼冒进敌军的任务,仅仅用了十三日,就歼敌一万五千多人,顺利地打开局面,给全军士气以极大地鼓舞,而这一切,归根结底还要归功于毛泽东如臻化境的军事战略思维指导。
毛泽东这一临机决断最惊心动魄和伟大之处,在于对稍纵即逝的战机捕捉的时机和精准度,以及鬼斧神工般的对战略全局的直觉和整体把握能力。这些方面,其它任何战略家都很难望其项背。只要我们稍微深入感受和思考,就会发现毛主席对现实的把控能力和直觉能力简直匪夷所思。
首先,志愿军入朝之前,毛泽东能够知悉的所有情报,基本都来自金日成,换句话说:毛主席的所有决策,都要建立在没有第一手资料和情报的前提之下。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八日,朝鲜人民军打到汉城之时,毛主席曾和金日成通电,特意强调希望金日成将战局中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转达给他,共同分享战况。熟悉金日成的读者应该知道,他并不会将全部事实和盘托出,即便在志愿军入朝作战期间,也是如此,所以,毛主席能够得到的资料其实不会太多。
因为如此,在最初确立志愿军入朝打阵地战期间,才会耗费巨大的精力。然而,这边志愿军还在进入朝鲜的路上,那边毛主席就能通过少得可怜的一些情报,从直觉方面全体把握住战局真相和敌军内心的真实活动,料定美军是分兵冒进而非有诈,这绝非常人所能为。还是之前那句陈述,我们今天分析毛主席的用兵之道只是隔靴搔痒,如果把任何个人放在他当年所要面对的那些无穷复杂的局面之下,估计不用五分钟,就会崩溃。
其次,毛泽东非常深刻地洞察到志愿军入朝第一战的重要性和政治意义。志愿军入朝之初虽然士气高昂,但即将面对几乎从未交过战的空前强大的对手美军,如果毫无担心和压力就实属荒谬绝伦了。初战,正是信心确立的最佳时机,正是摸清敌军战斗实力的最好机会,谁能赢下初战,谁就必然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和主动,谁也就必然对对手的真实实力有一个更加现实的估计。正因为此,毛泽东才格外看重入朝第一仗。他在十月二十三日电告彭德怀:
此战(第一战)如果是一个大胜仗,则敌人将被迫重新部署,立即处于被动地位;如果这次突然性的作战胜利不大,使我不得不于阵前撤退,则形式将改为于敌有利。——《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一百零七和一百零八页。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将第一战拔高到了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幸运的是,彭德怀和几十万将士打出了军魂,打出了军威,一战挫败了麦克阿瑟狂妄的北进计划,为抗美援朝打出了一个好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