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高地,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主峰以南1公里处。1984年4月28日凌晨,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发起收复老山地区的进攻作战。其中执行穿插的1营的任务之一,就是夺取1072高地,形成对外正面,阻击越军增援。作战发起之后,由于越军炮火猛烈,1营伤亡较大,未能在28日当天攻占1072高地。第二天中午14时许,配属118团战斗的120团4连攻占了1072高地。
越军在1072高地担任防御的部队,是第二军区313师122团2营7连的一个排。下面,就是这个排侥幸逃生的士兵黄文平,对于高地失守经过的回忆。
在1400高地(这是越军地图标注的高程,和我军地图不同),我们一个排抗击着中国军队的一个山地营。中国军队散开成战斗队形之后,不断利用地形接近防御前沿,但是被数次击退。我们排装备的4挺轻机枪,枪管都打红了。战斗很激烈,包括炊事员在内,都上到阵地前沿给机枪手装弹。看到阵地遭到攻击,后方也派出了增援部队,但是走到半路就遭遇了中国军队的密集火力。很显然,对方事先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采取多处设伏的办法对我们的增援部队实施阻击。
一整天,山头上到处都是枪炮声,尘土飞扬,硝烟四起。中国军队对高地附近地区进行地毯式的炮击。在1400高地阵地左侧,中国军队部署了一个82迫击炮阵地, 可能是部队之间互相失去联系的缘故,中国军队还在运动中就被自己炮兵误伤,有的人跑到了我们的战壕里躲避,但是没有办法立足。跟在中国军队后面的是民兵,负责前送弹药和后送伤员,由于这些民兵没有经过充分的训练,有些人先是进入了雷场,跑出雷场后又被迫击炮火力杀伤。这次战斗对于中国军队来说,伤亡是比较大的。
为了解决战斗,中国军队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在以往的战斗中,我们还没有碰到过此种武器,因此不少士兵感到害怕和动摇。面对烈焰的严重威胁,我们决定用狙击步枪专门消灭中国军队的火焰喷射兵,但是这种战法的实施效果不怎么好,因为中国士兵都学习过使用火焰喷射器,很多人都会用。尽管如此,中国军队也未能于28日当天占领高地。在阵地前沿,受伤的中国士兵较多,民兵也被打乱了,缺人少弹,已明显处于下风,枪声也因此沉寂下来。我们抓紧时间吃东西和休息。
由于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茶叶坡,前沿分队与后面部队的联络完全被隔绝,步谈机被打坏了,有线电话线路也被切断,我们的伤亡也在增大。在第一天的战斗里,中国军队对1400高地实施了炮击,在接近战壕时使用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经过一天的鏖战,我们的一些重伤员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这个时候,从1509高地(即老山主峰)逃回来的4名士兵报告说,阵地已经失守了。看样子,中国军队没有停手的意思,还准备继续往下打。下午,起了大雾,排里决定利用浓雾派一个3人小组到后方去报告情况。
小组沿着山脊艰难地往南边前进,在接近1100高地(即968高地)的时候遭到了猛烈的射击,他们担心是自己人起了误会,于是没有还击。由于连续遭到扫射,小组只好又退回到1400高地。此时排长已经阵亡,由一名班长接替指挥,弹药已经所剩无几。班长和剩下的几个人商量后,决定把阵亡士兵的遗体掩埋在战壕里,然后再想办法撤走。在夜间,要带着伤员撤离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撤到1150高地上临时守一下。第二天,一名被火焰喷射器烧伤的士兵,因为鼻子起泡,没有办法呼吸,在昏迷中痛苦的呻吟,也正是这呻吟声,使得前来接应的友军发现了我们。
313师炮兵457团的老兵杜进能回忆说,他所在的炮兵部队在此次战斗中,给每人发了1支冲锋枪,部队要求每个炮位必须保留3枚手榴弹,一旦中国军队冲过来,就用这3枚手榴弹把火炮的炮管炸坏,炮兵就用冲锋枪继续战斗,保卫自己的阵地。中国军队采用了炮兵大规模炮击和步兵小规模试探攻击相结合的作战方式。在经过两天的攻击之后,中国军队攻占了预定目标。4月30日上午,中国军队用远程大炮炮击越军运送兵力和弹药的交通线,步兵守卫已经夺占的阵地。到中午的时候,恢复了平静,双方部队好像筋疲力尽,但是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目的。
整个1509 高地地区,躺着许多阵亡的越军士兵遗体,后面是越军设置在清水谷地的无坐力炮阵地和37高射炮阵地,这里的泥土被翻了过来,而清水三岔路口的石头也被炸成白花花的一片。这是1979年之后,两国军队之间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越军丢掉了1509高地,部队在人员和装备上都受到损失,在清水三岔路口的防御区域被缩小,通往边境的道路全部被中国军队控制。对于越军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附近越军的后勤保障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军队可以用火力控制从1509高地到清水谷地这一片区域,给越军的行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313 师丢掉1509高地以后,师长阮雄良大校被撤职,调到河宣省军事指挥部担任参谋长,师长一职由杜清池大校接替。在中国军队的压迫下,313师和168炮旅不得不撤退到清水河以南组织防御。中国军队还攻占了那拉地区的几十个高地,形成一个深入越南境内2.5公里的突出部。这里山高林密,南面有清水河流过,要通过这里,必须经过东面的泸江(我军称之为盘龙江)河谷开阔地。因此,这里的地形对于中国军队的防御十分有利。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