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我收拾利索了,就要把我拉出去毙了吧?”
“你想什么呢?要枪毙你还把你带这儿来干吗?”
“我是国军,你们连敌人也救啊?”
“在我这,只有病人,没有敌人,谁受伤了都要救。而且我们首长说了,只要你们迷途知返,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照样可以是我们的同志、我们的战友、我们的亲人啊。”
上面这段对话,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大决战》第35集,发生在一名受伤的国军士兵和解放军护士之间。显而易见,这名国军士兵不了解我军的俘虏政策。其实,早在红军时期,我军就制定了“不虐待俘虏”的政策,并将之写进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场上,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手,歼灭了55.5万国军。其中,俘虏了320355人。那么,这32万国军当了俘虏后,下落如何?
一是绝大部分被俘国军就地参加了解放军。
所有参加淮海战役的国军将领都会感觉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国军这边的士兵越打越少,而解放军则越打越多?难道解放军没有伤亡?就算没有伤亡,也不会越打越多啊?
其实,不管是华东野战军还是中原野战军,在淮海战役里都产生了很大的伤亡。在战役爆发之前,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计约63万人参战。整场战役打下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共计伤亡约13.6万人,还剩下约50万人。可是,淮海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总兵力都大幅度上升,中原野战军达到近30万人,华东野战军约50万人,共计80余万人。
这多出来的几十万人,就是由被俘国军转化而来。
从红军时代开始,我军就注重教育转化俘虏,将俘虏变成自己人。在教育转化中,我军通过诉苦、讨论等方式,让俘虏认识到旧社会剥削压迫的黑暗和残酷,主动加入我军。正如《解放日报》一篇报道所言:“在举行了这种诉苦大会的地方,成千成万的俘虏兵打开了眼睛,他们立即就觉悟到一系列的问题,立即就自动要求加入我军,与帝国主义者拼命。”
在淮海战役中,由于战争的残酷,我军出现大量伤亡,急需补充力量。许多国军上午被俘,中午开展诉苦,下午他们就加入解放军,调转枪口冲向国军堡垒。
中原野战军在打双堆集时,许多部队严重减员。第6纵队的不少连只剩下10几个人。双堆集打下来后,第6纵队抓了四五千俘虏,让团长、营长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几千名俘虏一下子就分完了。第6纵队又变得兵强马壮起来。
二是一部分官兵被释放回家。
如果俘虏不愿意加入解放军,怎么办?那就发放路费,释放回家。
这一类俘虏主要以基层军官为主。他们是“老油条”了,不容易被教育改造,不如将他们释放回家。
在淮海战争时期,中原野战军6纵17旅49团迫击炮连指导员许秋桂被抽调到纵队政治部,担任俘虏大队大队长,负责处理释放俘虏的问题。据他回忆,当大部分俘虏转化为解放军后,剩余的俘虏就被集中起来,由纵队政治部主任来给他们讲解俘虏政策:“我们解放军这次打了大胜仗,国民党军打了个大败仗,他们把你们丢在这里,也不管你们了。到了我们这里,你们放心,我们是优待俘虏的。你们现在就可以揭发,你们被俘后,有没有解放军搜腰包,打骂你们的?如果有,我们会立即勒令退还给你们,打骂过人的,还要道歉。”
如果这些俘虏被释放后,没有回家,而是跑回国军怎么办?纵队政治部主任接着敲警钟:“我们现在就把你们放回去,你们回去以后,就不要再给国民党当兵卖命了,不要给国民党当炮灰了。你们名单就在我们这里存档,如果以后再被我们抓住,那时就决不客气了。”最后,纵队政治部主任当场念名单,念一个人的名字,就释放一个人。他们凭借路条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回到家里。
其实,那时候战事繁忙,根本就没有什么“存档”,这只是在震慑他们。当然,这些被释放的俘虏心里非常清楚,参加国军没有什么前途,迟早要完,所以绝大多数老老实实地回家。
不过,也有极少数俘虏会回到国军阵营。在下次战役爆发后,他们往往会带着一群士兵“呼啦啦”地向我军投诚,成为战场上一道别开生面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