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那时的老蒋一心只想“剿共”,对日军实行不抵抗政策,他让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不抵抗日军的进攻,于是日本仅花了四个月时间就轻松地攻占了东北三省大片地区,并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补给,为当时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自攻占了东北三省后,又相继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华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都相继沦陷了,此外日军又从上海登陆中国,在相继占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后,日本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对整个南京手无寸铁的人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屠城。
就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中国的一半土地都相继沦陷了,我军再想从敌人手里抢回丢掉的失地非常之艰难。所以我军以陕西等地作为根据地,一步步逼退敌人,抗战胜利这才能早点到来。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攻打过我国很多省市,但却为何不攻打陕西?
许多人认为日军之所以没攻占陕西,是因为陕西省是非产粮大省,日军一般只攻占中国的中心城市,比如省会,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这样更有价值和意义,符合日本军队“以战养战”。
但其实是你的认知错误,陕西省也是日军非常想占领的省份之一,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地位应该是仅次于重庆的,毕竟当时的八路军的根据地中心就在陕西延安,能够打入陕西,就直接威胁延安,日军难道会不想吗?
而且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大批的军校在陕西。其中“抗日红军大学”是最出名的,我党把它当做之前的黄埔军校,大量的军事骨干从中脱颖而出。还有很多军队中的干部都来自这个学校
换言之,假如日军占据陕西,就会对这两个军校直接摧毁,这会严重影响后面抗日战争的进行。所以,日军是非常想攻占下陕西的。
首先,日本自身的问题,侵华时期的日本整体军事水平比中国高,但日本自身再怎么发达,都有先天因素制约它,那就是国家领土很小,会导致人口与物质资源匮乏。他们明白自身的弊端,一直“以战养战”,这显然是不稳定的,为避免战线拉得太长,补给跟不上,给自己造成太多的压力,一般的战术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比如朝鲜全境被日军所占领,日军很长时间在朝鲜休整,之后采用渗透的方法慢慢进入东北三省,1932年,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占据了东北全境。
为了维系统治,在东北扶持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一个傀儡的伪满洲国。日军为了弥补自身军力的不足,打着伪满洲国旗帜的幌子,大肆培植伪军,更重要的是,日本还继承了老张家留下的军工产业,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好的军工生产体系。
日本把中国东北三省当做自己的大后方,等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计划想侵占华北及南方地区省会,整个的推进过程也非常顺利和迅速,使得他们的自信心更加爆棚,但随着战争的持续,日军也暴露了诸多的问题。
中国那些工业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是日本在战争初期的战斗进攻的重点目标,而这些城市普遍都是我国的沿海城市,所以日本将主要的军事力量分布在了中国南部及东部,东北部。
日本占领的中国一半地区已大量耗费了军力,而随着中国的抗日武装联盟的打响,各地游击队又在四处活动着,骚扰着日军,所以需要派更多的兵力来阵守这些地方。随着日军所占领中国领土的面积不断地扩充,其可用兵力数量也越来越少,日军想打陕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日军已经把有限的军事力量重点放在攻占中国的那些更具价值的地区。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的西边就是陕西,山西的西南边是重庆和延安,在地理位置上山西也算是陕西的一个门户,日军从东北方向进攻的陕西的话必须以山西为依托。虽然日军很早就占据了山西这个地方,但这个地方还是让日军感觉头疼。因为这里还驻扎着两支部队,一支是由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的八路军部队,再一支就是阎锡山的晋绥军。面对日本入侵的时候,两方的军队就会为了民族利益,友好相处一致对外,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
在山西战场上,我共产党的八路军擅长在日军敌后建立根据地,小规模的游击战突袭歼灭敌军。而阎锡山率领的几十万的晋绥军负责正面战场歼灭日本鬼子。两支军队分别从两边边夹击日军,最终在山西境内还发生了两场著名的战役——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
一个山西境内的两支军队都把日军搞得压力巨大。一个山西都搞不定!他们哪还有心思去攻打陕西呢?
日军虽然在山西境内开展了多次扫荡,但越是扫荡越激发了山西人民的抗日杀敌的决心。据不完全统计,山西人民都奋勇参军为抗日战争输入了大量的兵源,在当时的全国参军人数排名里数一数二。在我共产党的领导下,山西境内的敌后武工队,民兵组织加起来有十万多人。长期的战争导致日军经济实力不济,我军却越战越勇,长此以往,日军当然是打不进来了。
其次陕西有着天然的地理条件,当时的陕西比较落后,日子虽然过得比较苦,但却有着极其易守难攻的地貌。
日军军队优势点突出在机械化作战程度比较高,武器装备比较精良,所以在东北,华北平原地带可以迅速地推动战线,但是日军越往西走,山路丘陵越多,自然机械化车队可以行驶的道路就越少,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压根无用武之地,更有一些杀伤力比较大的武器发挥不了它相应的作用,只能荒废在家。
日军越向西走,我军的武器装备越接近他们的武器装备,当我八路军借助“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面对日军进攻的时候,就相当于阿富汗战争中的阿富汗士兵,利用地理优势战胜了强大的美国军队,结束了20年的阿富汗战争。
日军从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日军先后20多次试探性攻入陕西,我军都是借助有利地形和黄河天险奋力抵抗,日军并没有尝到什么甜头。虽然当时日军攻占了我国陕北府谷一带数小时,但我军在日军占领数小时后又重新夺回了失地。
日本鬼子为何多次吃败战?
日军哪里来的勇气再进攻陕西呢?
陆地上机械化部队进攻受阻,无法在陕西战场派上用场。日军就想另辟蹊径在空中找点方法攻入陕西。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军派了大量轰炸机多次大面积的轰炸陕西,在当时的陕西地界中被轰炸的最多的那要数延安了。那时候日本为了逼迫重庆国民政府投降,对重庆的轰炸次数应该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第一。有时候甚至是轰炸机轰炸持续一年。
虽然整个延安城被敌军炸成了残垣断壁,街上到处横尸遍野 ,流离失所景象处处都在,但依旧没有影响到延安的人民的生活。因为在党的领导下,人们对这些轰炸做了相应的对策,很快适应了空袭,他们借助山地优势,都住进了窑洞,避免了损失。
在我八路军和国民党军这两股抗日力量面前,日军先后派大军久攻不下,后又派日空军空袭数次也没能攻下陕西,日军如果选择攻占下延安和重庆,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驻守已攻占下的其他重要的城市。由于日军的后勤运输和补给的不足,再加上兵力有限,所以在根本上不利于日军作战部署的进行,他们也只好选择放弃攻打陕西。
陕西省就像四川,重庆等省市一样,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中华大地保留了革命的火种,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星星之火这才变成中国最后的一场熊熊大火,顺利的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