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前不久,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老旧小区彭一小区的居民们开始搬迁。当天,从家具妥当抬上车,到车辆走哪条路不堵,凌晨4点就起来忙活的须炳荣,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每个细节。
跑前跑后的老须汗流浃背,仍不忘和搬离的街坊一一道别。彭浦新村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说,看到老须的样子,就不难理解这个体量最大、改造最难的小区,为何仅用一年半就顺利完成了2100多户居民的改造签约。
17年前,彭浦新村开始推进旧改,从区里退休的须炳荣到街道旧改办帮忙。旧改牵涉千家万户,是一件磨破嘴、跑断腿的苦差事。问他为啥总能把工作做通,他笑言“都是街坊给情面”。街坊们却说,因为老须心里有杆温暖的秤。
彭一小区居民于老伯一直独自使用一个杂间,改造时想将其算入他的新房面积。“多几平方米而已,不给我就不签。”于老伯态度很坚决,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老须不接话茬,而是拿出旧档案资料:“杂间是大家的,不能算作你一个人的。”看着眼前的资料,于老伯自觉理亏。老须坦言,该讲的原则必须坚持,只要秉公在理,就不怕做不通工作。
在政策执行上“刚到底”的老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体贴入微。考虑到年老、残疾、重病及低收入群体外出找过渡房困难,他帮着联系房产中介找房源。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把准秤砣的老须,既不让个别人多吃多占,也不让群众的利益缺斤短两。改造项目承诺租赁住户每户普遍增加两平方米的室内面积,但有些户型歪七扭八,着实让设计师苦恼。老须一户户跑、一间间量,把彭一小区282个户型归并出94个,提供给设计师、反馈给居民。
要想让群众信你、服你,必须摆正心中那杆秤。干工作时既要讲原则、守规矩,又要有担当、讲情怀。让街坊们踏踏实实地搬走,再高高兴兴地回迁,是老须从事这项工作的最终目标。
(作者为本报上海分社记者)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4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