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抗日名将,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军队,在与日寇作战中,他们都是一样的一往无前,将生死置之度外,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不过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原有的国民党将领指挥能力和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本的抗日悍将却连战连败,只有这三位国军将领可以勉强成为解放军的对手,这三位国军将领是谁?他们与解放军对战时表现如何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或被高估的几位国民党将领
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有800万大军,还有超过千名将领,这人中,要么是科班出身,要么就是有过丰富的作战经验,再加上部队中配备了大量性能优良的武器装备,表面上占尽了优势,可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却被解放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之前的很多比较优秀的将领打的一塌糊涂,而在超过千名的国军将领中就没有一位能作为解放军对手的吗?
有人可能会提到张灵甫,解放战争期间他带领蒋介石的“御林军”整编74师在山东、江苏一带的正面战场和我军作战,曾经在淮安和涟水等战役中取得过明显优势,他算不算解放军的对手呢?
以他最后一战孟良崮战役为例,张灵甫以为有着美械部队整编74师的加成,在作战中不可一世,根本没有注意战局,他的轻视态度最终导致了这支部队被全歼的命运,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解放军击毙,对于解放军来说,或许他的这支队伍给战斗带来了一点困难,但也仅仅是因为队伍的装备精良,与张灵甫本人关系不大。
整编74师的原人事处处长也曾评价张灵甫平时附庸风雅做些文人的事,战斗中又没什么谋略,只知道像武夫一样往前冲,在这位人事部长看来,张灵甫的能力也就是营长、团长的水平,根本当不来师长、军长。连蒋介石都在孟良崮战役后评价,如果张灵甫有个旅长、团长的水平都不至于被解放军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将将其团灭了,由此可见张灵甫实在算不上是解放军的对手。
另一位被捧上天的国军将领就是薛岳,他的作战能力是在抗日战争中经过生与死的洗礼和验证的,他打的万家岭大捷至今都被人称颂,本人也被人看作是战神一般的存在,长沙会战中薛岳独创的天炉战法歼灭了十多万日军,创下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单个将领歼敌数量最多的记录。
解放战争时期,薛岳因为此前表现,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直接将他安到了绥靖公署长官的位置,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位曾经的战神,在面对解放军时竟然如此的“不能打”,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将手里的部队全部“送走”,两个整编师,外加一个纵队,被解放军部队全歼,薛岳本人也被蒋介石投闲置散,再没有出来作战的机会。
另一个就是孙立人,他的勋章头衔一大堆,本人还登过外国杂志和报道,很给蒋介石长脸,不过他的主要战场是在外线的缅甸,取得了仁安羌大捷,还救了数千英军和国际友人。不过这位有着“东方隆美尔”之称的国军将领,回到国内战场时,显得有些不够看,不是战绩不好,而是根本没有作战的机会,解放战争之初曾被调往东北,没几天就得罪了杜聿明,随后又和廖耀湘生出了矛盾,大战当前,将领不合是大忌,蒋介石只得将他调离战场,做训练新兵的轻松工作。
三位国军将领或是解放军难得的对手
比起这三位在解放战争中被高估的国军将领,在解放战争中有没有实力强大,或多或少对我军造成困扰的将领呢?或许以下这三位称得上是解放军的对手。
第一位 傅作义
傅作义本是阎锡山这位老军阀的下属,单从这个出身来看,其实就很不得蒋介石喜欢,要不是因为傅作义实力摆在那,又兵强马壮,很有自立为王的潜质,也轮不到他做华北的剿总司令。解放战争前期,傅作义为华北野战军作战带来不小的困难,多次让解放军吃了亏,尤其是在张家口一战中,傅作义将自己的实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取得了张家口这个华北重要城镇,还顺便从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手中捞到了不小的好处。
1946年夏秋之际,我军在大同、集宁一带对阎锡山的国民党部队发起了合围之战,解放军部队一路所向披靡,先攻克集宁,后又打到了大同城下,蒋介石眼见解放军即将打开通往连接西北的战略要地,急忙给北京的傅作义发电,要求其对阎锡山紧急支援,一番博弈后,傅作义带领5万精锐前去支援。
当时的解放军几乎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攻打大同上,傅作义正是利用了这个时机,先是用计将守备稍差的集宁拿下,随后又和大同地区的阎锡山部形成合围反包之势,解放军部队只得撤退。
随后,傅作义又将眼光放在了张家口,这里是解放军的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又是连接关内外的交通枢纽,傅作义故技重施,用疑兵之计,将华北野战军的注意力放在了东线战场,放松了对张家口的守卫,傅作义抓住机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直接拿下了张家口,以自己的7万战力对华北野战军的20万兵力,取得了作战的胜利。
解放战争三年多的时间里,华北野战军和傅作义部多次交手,在他手中吃了不小的亏,影响了华野军的作战能力的发挥,可以说,傅作义是我军在华北地区最难缠的对手,直到1949年,傅作义被解放军围困在北京城下,这才迷途知返,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第二位 黄百韬
黄百韬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他是奉系军阀头目张宗昌麾下的一名干将,随着张宗昌向蒋介石投诚,这才来到国军部队,前期因其这种特殊身份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
实际上黄百韬的实力不容低估,这位杂牌将领能一步步走到蒋介石的身边,成为蒋介石心中的国军高级将领,自身没有过硬的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张宗昌在得到了陈诚和蒋介石的青眼后开始平步青云,解放战争之前就是整编25师的师长了。
解放战争时期,黄百韬兵团装备的是日系军械,不管是战力还是装备都远不及整编74师,不过整编25师就硬是比整编74师强出来那么一节,差距就是在将领身上,黄百韬和张灵甫不同,他虽然是杂牌出身,可战斗能力和指挥能力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在与解放军战斗的过程中,进攻和防守都很优秀,战术上也很见章法。
在江苏地区和华东野战军作战时,也有明显的优势,率部先后拿下了高邮、宝应、盐城等地。随即又转向了胶东战场,攻克了高密、莱阳、烟台等重要城镇。国民党淮海战役的失败,综合来看其实跟黄百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主要是当时的总指挥刘峙的战略眼光一般,昏招频出,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黄百韬军团被围困在碾庄一带,华野军与其进行了半个月左右的周旋作战,才最终全歼黄百韬的第7军团,不过华野军也有不小的伤亡,纵观整个解放战争,华野军的战力是值得肯定的,从来都是所向披靡,也就是在黄百韬这里才吃了亏,足见黄百韬的能力不俗,是个不小的对手。
第三位 胡琏
胡琏可以说是粟裕大将一生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遗憾之一,在和胡琏的作战中,总是给人一种无数下手的感觉,打又打不退,抓又抓不到,连毛主席都评价胡琏“狡如兔,猛如虎”。如果说粟裕大将是解放军中的常胜将军,那么胡琏就是国民党的常胜将军,战无不胜的粟裕大将在解放战争期间,也就是在胡琏手中连吃了几个亏。
胡琏在淞沪会战中就有突出表现,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国民党初期呈现出节节败退的状态。日军在选择淞沪会战登录口时,首站就选在了罗店,当时负责守卫这里的就是胡琏,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团长,日军不断地用飞机和大炮轰炸罗店阵地,为了阻挡日本人攻势,胡琏想尽了办法,甚至动用了敢死队,几天的时间里,先后击退日军发起的十几次猛烈进攻,为国民党争取了宝贵时间。
解放战争时期,南麻之战胡琏曾让粟裕大将吃了大亏。当时的胡琏国民党第11师师长,接连大捷的粟裕大将决定乘胜追击,攻占胡琏11所在地的南麻地区,胡琏事先在南麻方圆五公里的范围内,大量修建梅花形子母堡,以每个地堡为一个根据点,每个只留守两三个士兵。当粟裕粟裕大将发起对南麻地区进攻时,面对胡琏修建的子母堡,粟裕无计可施,解放军需要下很大的工夫才能攻下一个堡垒,可即便攻破了堡垒,也没什么战果,两三个敌人,却要花上大力气去打,看起看来都有点得不偿失,最终只能强攻。
淮海战役期间,胡琏和黄维军团属于一个军队系统,面对解放军的强势,国民党军队逐渐被包围,最终在双堆集一带,黄维被俘,胡琏侥幸逃脱,没有抓住胡琏成为了华东野战军和粟裕大将的遗憾,也正是与胡琏的数次交手,才看出此人在作战上确实难缠,堪称解放军难得的对手。
解放军的强大毋庸置疑,国民党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上,在失尽民心后,面临战斗力强大的解放军部队,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