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拥有最广袤土地的省份,新疆凭借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备受人们的向往。我党能顺利解放新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名叫做陶崎岳的国民党将领。正是他的悬崖勒马,让新疆在鲜花掌声的拥簇下成功回归祖国怀抱。然而陶崎岳的起义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有3位将领坚决反对,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陶崎岳的选择
在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国内形势日渐明朗。蒋介石的政权趋于崩溃,李宗仁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为了保护国民党的“火种”,李宗仁向时任新疆政府主席及警备总司的陶崎岳下令领兵参加内战,但却被陶崎岳婉言推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拒绝参与国内战争,在三大战役如火如荼展开时,蒋介石的命令也被他拒绝执行。
原来,陶崎岳本就对我党方针政策十分认同,抗战时期也十分支持我党提出的联合抗日的主张。在有志之士的推动下,陶崎岳对我党更是倾慕。在他新疆就任时,就释放了很多我党被捕的同志,为我党作出杰出贡献。
蒋介石政权垮台后不久,陶崎岳收到了和平使者邓力群带来希望解放新疆的密信。在几番劝谏与会谈后,陶崎岳决心弃暗投明,开始为和平解放新疆计划筹备。
虽然陶崎岳身居高位,但他并不算是蒋介石的亲信。派一个非亲非故的人镇守边疆,可想而知,陶崎岳身边布满了蒋介石的眼线。况且新疆地广人稀,不同民族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想法,起义谈何容易。尽管困难重重,但陶崎岳下定了决心,誓要解放新疆同胞。
和平解放新疆
和平解放的第一步,就是广泛宣扬共产党的政策。在多方努力下,新疆的同胞们对于我党怀有殷切的希望,这让陶崎岳起义的信心饱受鼓舞。
第二步,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蒋介石安插在陶崎岳身边的眼线清除。他们是和平解放最大的阻碍。陶崎岳本想先下手为强,但不曾想,两次拒绝参战和兰州西宁支援被劝阻后,以马呈祥为首的眼线们早已察觉出陶崎岳的异样,认为他身边一定有人蛊惑,便决定以兵谏稳定军心。
1949年9月19日晚上,马呈祥、叶城、罗恕三人组织部队准备“拨乱反正”。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陶崎岳单枪匹马找到他们的所在,对三名将领进行苦口婆心的劝导。陶崎岳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分析利弊,终于劝降了他们。马呈祥等人也被护送出境,和平解放新疆的所有不稳定因素终于全部被克服。
1949年9月25日,陶崎岳代表数十万国民党将士宣布起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新疆由此完成和平解放。
两方将领的结局
建国后陶崎岳也被我党重用,担任司令员带领部队深入边疆,为新疆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陶崎岳被授予上将军衔,更是在90岁高龄时加入我党。最终于1988年病逝长沙,享年97岁。至于三名出逃的将领,他们共同抵达印度后,三人就各奔前程。
马呈祥的人际关系十分复杂。虽然是流亡海外,但因为马家军的旧部有很多都在中东附近流离。在马呈祥到达沙特后,生活过得也算风生水起。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免也燃起些许思乡之情。几番思索后1950年8月,马呈祥了回到台湾。
虽然他没有完成蒋介石交给他的任务,但这并没有成为他继续在军中任职的障碍。凭借早已位居高位的战友,他顺利当上了澎湖防卫部的副司令,从此被闲置在角落碌碌无为。
叶成和罗恕没有马呈祥那样优越的条件,躲避了风头后便硬着头皮返回台湾。叶成毕竟是蒋介石的心腹,回台后蒋介石也并没有难为他。他将叶成安排进军事大学深造,毕业后就在部队中任职。1954年叶成被降职为国防部的军事顾问,虽然仍是主管军事,但实权已被剥离,从此在一个闲职上度过余生。
相比于前两位,罗恕就有些悲惨。同样回到台湾任职,但他的任职生涯也如同雨中浮萍起落无定。曾经风光稳定的日子早已成旧梦。不仅如此,刚过中年后罗恕便疾病缠身,于1969年9月25日病逝。不知是否是命运的安排,罗恕病逝的那天正是新疆和平解放的二十周年纪念日。
结语
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解放的号角在中国大地宛转悠扬。陶崎岳将军理性的爱国情怀让国家和人民少了太多的痛苦,其贡献也值得人民纪念和缅怀。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