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它所带来的后果,是无数美好家庭的破裂,众多亲人的阴阳相隔。但战争的爆发是无法避免的,当这一噩梦到来的时候,作为军人就应该冲锋向前,用自己坚毅的身躯去阻挡敌人的侵犯,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
1950年,中国大地肆虐十余载的战火终于熄灭了,全国人民沉溺于久违的和平时代。当中国人民拼尽全力搞生产抓建设的时候,鸭绿江对岸战火四起,甚至威胁到祖国边境的安全。为了中朝两国的共同利益,10月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援助朝鲜人民军,无所畏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战争初期就取得不错的进展,但也付出惨重的代价,其中刚刚抵达朝鲜的毛岸英就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这片热土上,虽然此消息很快以电报的形式传到国内,但鉴于主席的身体有恙,等了一个月后,周总理才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这一噩耗转达给主席,主席听后沉默良久,最后轻叹道:“战争总是要有伤亡嘛”。
经历坎坷的人生
岸英是主席的长子,在他的脑海里,对父亲的印象只有幼时一些模糊的记忆。他隐约记得曾经忙忙碌碌的父亲突然有一天就再也看不见了,他不知道父亲去了哪里,问询妈妈,母亲开慧也没有说清楚。时间长了他不再追问了,因为只要妈妈在身边就好。
但这个要求在他八岁那年也成了奢望,有一天许久未见的母亲突然回家来看他和弟弟们,但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一些人进入家门将他和妈妈带走了,后来他走出了牢房,却再也没有见过母亲开慧。
这些年他和两个弟弟在家乡遭受过敌人的监视,在上海曾流浪街头,直到来到遥远的莫斯科,生活才稳定下来,后来贺子珍妈妈也来了和他们作伴,让他们身边又有了很多关爱,有了家的温馨。
1946年,长大成人、完成学业的毛岸英终于回到了祖国,十余年后的父子相聚,感人的场面令在场人无不落泪,不久他听从父亲的建议,投入到土改工作中。通过工作的实践,他真正了解广大人民的可爱真实之处,也对自己的民族和祖国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而数年经历收获最大的是,他遇到自己最爱的人,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双方家长的祝福下,幸福的走到了一起。新婚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因为工作的需要,他们只能将对对方的关爱寄托在心里,周末相聚时的互相倾诉,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第一个报名的志愿军战士
1950年10月的一天晚上,毛岸英思虑好久终于将压在心里好长时间的一个想法告诉了父亲,他要报名参加志愿军,在父亲的支持和帮助下,他成了彭老总口中的“第一个报名志愿军的战士”。
心愿的达成让他欣喜不已,内心深处也有一次愧疚,因为他不能将真相告诉深爱自己的妻子。碰巧这两天刘思齐因患上阑尾炎住进医院,正在准备手术。出发前,他一直陪在妻子的身边照顾他,两人聊了很多,但对于自己将要去的地方,岸英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他要去安排去一个远的地方工作,离别前嘱咐了妻子一些话。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离别竟成了永别。
来到朝鲜的毛岸英成为彭老总的机要秘书,同时担任俄语翻译。在司令部里,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几乎没有人会过多留意这个年轻的秘书,但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他为人挺不错,是一个性格和蔼,与大家打成一片的年轻人。
虽然岸英的工作地点是位于后方的司令部,但也并不是安全的地方,作为志愿军的指挥系统,成为联合国空军袭击的重点目标,对方一直在寻找这里的精准方位。11月24日,司令部收到消息,敌人将要对这里展开空袭,听到这个消息,岸英曾多次嘱咐大家,这两天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毛岸英牺牲了
第二天中午,彭老总正在防空洞召开军事会议,此时几架敌机飞速冲来,在司令部周围的上空,倾泻了很多炸弹,也有凝固燃烧弹。好在彭老总没有在司令部,大家暂时放下心来,但此人有人想到,毛秘书还和几个人在司令部整理文件,迅速燃起的大火将司令部团团包围,大家的心顿时沉甸甸的。
后来在几具烧焦的遗体中,通过岸英手上戴着的一块苏联手表,才认出分辨出来。所有人痛哭起来,曾经熟悉要好的战友,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因为战争环境的特殊性,现将毛岸英几位同志的遗体,装进棺材埋在牺牲地的附近。岸英的突然牺牲,对彭老总打击很大,一个多月前,主席将岸英交给了他,仅仅过了34天,就阴阳相隔,他如何向主席交代。
有人向他请示是否将此事上报,彭老总说:“岸英同志的牺牲早晚要上报,就不要拖了,今天就上报吧”。首先看到这份电报的是周总理,大略看了几眼,他已经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到底要不要立刻告诉主席,他一时也没了主席,与少奇主席商量后,决定暂时缓一缓,毕竟此时主席的身体状态不太好。
一个月后主席才知道了这个消息,等他心态稳定后,在征询岸英遗体的安葬问题。主席只是说:“他虽然是我的儿子,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志愿军战士,不光是他,还有很多家庭的儿子都牺牲在那里,就让他留在朝鲜吧”。
最终在周总理建议下,决定将岸英遗体葬于朝鲜平安南道的烈士陵园,但迁移烈士遗体时遇到了一个小问题,岸英遗体埋葬地附近的一个朝鲜老妇人拒绝志愿军迁移岸英的遗体,她说里面葬的是她的儿子,也是她的恩人,她要和自己的家人守护他一辈子。
原来之前岸英曾在一次战火中救下了朝鲜老妇人和她的几个家人,不过老妇人听说这里埋葬的竟是中国领袖毛主席的儿子后,就再也不阻拦了,烈士应该有他应有的去处。
虽然那场战火已经停息了近七十年,但那些为此捐躯的志愿军战士永远是中朝两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一直沉眠于朝鲜的岸英烈士,和他一起相伴的志愿军烈士们,他们的英雄事迹会代代相传,也成为中朝友谊永存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