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对台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底线清晰的,台湾省不能独立为主权国家是根本目标,而在此基础上很多事情都可以谈。反“台独”一直是中国大陆的基本点,这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而中国政治文明也是基于历史之上的,如果台湾独立就意味着中国的政权丧失了历史正当性,并且在主权国家体系中失去了领土,这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不过很多人因为对岸的倒行逆施感到愤怒,并反过来认为中国大陆对台湾省政策的底线过低,让“台独”势力有很大的挑衅空间。不过应该说,这种较低的底线有着不少好处,很多人忽视了这点。
首先,较低的底线反而符合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的历史原则,是两个有共同的民族主义立场的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较低的底线也意味着,继承了孙中山发动的国民革命衣钵的中国共产党与系出同源的中国国民党之间是有共同政治立场的,因此无论两岸权力结构如何变迁、实际措施如何对抗,始终都有“统一”这一正当的政治选项而没有“台独”的正当空间。事实上即便是对岸“宪法”框架下,“台独”也是“违宪”的。历史正当性始终存在,这点对于军事态势不重要但对于政治态势以及未来的治理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中国符合历史、法理原则的原因。
其次,较低的政策底线反而是可信的。如果底线超越了特定时空下的能力,那么底线就变得不可相信并且可以随意突破,这就让底线没有价值。基于第一点的正当性来源,那么反“台独”的威慑就自然而然是非常可信的,即便是如蔡当局这样的铁杆“独派”不管嘴上说什么内心是非常明确实质性“台独”就只有战争一条路,因此不论是李登辉、陈水扁还是蔡英文,他们都做不到实现“台独”的目标。这就是威慑可信的结果。
再次,较低的政策底线有助于两岸的互动,并且有助于大陆在需要的时候从台湾省汲取一定的要素。在改革开放初期,台资也是中国大陆吸引资本的重要来源,同时台资企业也带来了技术、管理模式等诸多新鲜要素,这些都促进了中国大陆的发展,当然台商也大赚不少。现在,中国大陆产业升级后,对于台资的需求就减少,但台湾在半导体、服务业上还有领先于大陆的地方,台湾省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大陆借鉴,并且两岸都在全球市场中,事实上相互配合赚欧美市场的钱。较低的底线,让这种合作变为可能。
最后,较低的底线避免了在中国大陆贫弱的时候不得不面对强敌的严重局面,这可能导致民族复兴的中断。很现实的情况是,如果1996年的台海危机导致了中国不得不武力统一,那么以当时的解放军落后的技术水平要面对一场现代化登陆战争将会损失惨重,而在解放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美国可以低成本介入并让中国大陆的统一变为泡影,甚至导致后面一系列不可控的问题出现,这是最严重的情况。现在中国大陆的军事能力已经可以有效降低自身在统一作战中的损失预期,并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损失预期,这样的局面反而让美国开始认真考虑战略撤退的问题。
所以低底线并不是没有好处,而提高底线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民间随便说说不要紧,但官方做出调整都必须基于严密的战略思考和判断,审慎自然是必要的。
当然,有一些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中最为危险的是“台独”势力挟洋自重,这导致的是低底线所维持的民族复兴格局变得更为不确定,其附带的政治代价正在抬高,反而可能会出现低底线导致高损失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陆方面直接将“台独”列为民族复兴的隐患。这其实已经是很严厉地警告了,因为民族复兴作为历史道义和人民的希望,是必须完成的目标。
同时,台湾省的议价能力也在下降,在经济上的重要性已经较为有限,如果美国要控制半导体产业并从台湾省手中抽走,台湾省就基本上没有在经济上“维持现状”的必要性。要掌握新经济增长点,台湾省目前“以武谋独”、挟洋自重的紧张态势绝不是布置美国主导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好去处。加上台湾省目前跟随美国战略的路线可以说自降身段地把自身在台湾问题里的权重下调,台湾省怎么看都没有前途。
无论怎么看,两岸关系紧张哪怕是单独对台湾省几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要论“卖台”,民进党算是最劣质却又最高调的“卖台集团”。说台湾当局失智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他们最终将成为历史的跳梁小丑。